我是個中年人了,手底下的工程師有天跟我閒聊,很洋洋得意的說,我的發卡銀行打電話來跟我說要提高我的信用額度到30萬,我反問他,你現在有用循環利息嗎?他說有,我再問,為什麼會動用到循環利息?他說每個月有那麼多的開銷,跟朋友吃飯,置裝,唱歌,跑PA....我一個月4萬多的薪水哪夠用...
我笑著說,銀行給你擴張信用的權利,你倒是把它當作義務了...
同理,政策擴張你的信用,不是要你買你買不起的,如果你覺得自己只有能力買600萬的房子,即便可以貸款30年,你還是要看600萬的房子,不是改去看800萬的...
我們常常批評著政策爛,但是卻也有人最後摸摸鼻子買單,這讓我又想到一句玩笑話,嘴巴說不要,身體倒是挺老實的

近年來,我覺得最有成效的群眾運動就是抵制ETC通道,只為了一句"嫌貴,就不要買!!",群眾的力量讓這個吃相難看的財團在這件事上灰頭土臉,開始推出一些促銷政策...
我想說的是,合理審視自己的還款能力,選擇有能力負擔的地區及住宅,而不是接受房仲或代銷的話術,誤以為自己真能負擔更高的房價,才是我們購屋的基準法則...
政府給了30年的信用擴張權,你不一定要把他當義務。
如果覺得政策爛,就不要使用這30年的貸款權,都沒人用,房價要怎麼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