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發表一下個人淺見,也請各位先見包含一下,如果覺得是無稽之談也請一笑置之.
經濟促成的是基於流通,而政府施行徵收奢侈稅,其實是有礙流通,減緩經濟的成長而已
對於長期的發展,其實有礙而無益.
小弟覺得台灣的不動產市場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流通
土地是一個有限的資源,而許多部份的土地資源被少數的人所掌控,而導致無法流通.
一般普通人只能夠去爭取剩下少數的地產,造成一個賣方掌控的失衡市場,瞞天喊價,這才是房地產價格標飆高的主因.
台北很多投機客,名下可能都有數百筆房地產,中咖一點的可能幾十筆,而小咖投機客可能也有好幾筆.
奢侈稅上路後,手上有房產者,或者是現金充裕者,可以選擇不要去清出手上的物產,而改以出租來製造現金流,這樣反而更加的不流通.
而且奢侈稅不只是讓投資客買賣房子的條件提高,最重要的,這也同時會提高一般小家庭購屋的負擔.
對於無辜的一般小家庭,為什麼也要承受奢侈稅的懲罰?
我個人覺得,所謂的"投機客"與一般買房自用的人,最大的差別就是名下房地產的總數.
一個中咖或大咖的投機客手上的房地產,很可能可以解決好幾百個家庭,近千人居住的問題.
為什麼會有這種"中大咖"的投機客的存在,其實就是政府稅率制度所造成的.
與其抽奢侈稅,小弟覺得應該在每年的年度地價稅制上做改變.
好比說一組家庭/配偶的自用房子免稅,第2間抽1%,第3間抽2%,第4間抽3%....依此類推
在這樣的稅制之下,一個人擁有數十筆,數百筆房地產的投機行為還有可能會存在嗎?
當這些房地產大咖的錢不再是固定在不動產上面,轉到其他的地方投資與流通,這樣對整體經濟應該不是一件壞事吧.
雖然小弟覺得這才是長久穩定房價,並減少貧富懸殊的方案,不過以現在的政治體系以及政治人物的牽絆,做做夢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