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當時房價已經漲兩年..............張金鶚持續提醒民眾房市已過熱
結果:他所謂的高點...現在看起來是起漲點
2009年1月,經歷金融海嘯...........張金鶚認為房市將陷入5~7年盤整期,現在進場還太早
結果:同年3月開始房市反彈,目前房價比金融海嘯發生前還高
2010/07/05.....................張金鶚:房價將軟著陸 下修5~10%
結果:變成上修5~10%
2010/12月底.......................空頭司令認輸! 張金鶚:明年房價續漲
結果:他說繼續漲,果然就高點來了,奢侈稅
2010/3/25........................張金鶚:大台北房價將跌3~4成
結果:??????
=================================
結論: 其實張大師真的準,(當成反指標,神準),年初他喊明年繼續漲,我就覺得該跌了....
看看多少人手上的相機是CANON不是明碁?
看看多少人手上的手機是IPHONE不是ASUS?
與其要喊台灣創造品牌不如先教導國人要愛國貨
上市櫃公司那家不是在幫國外品牌代工?因為連島內都不愛用自己品牌,不代工如何存活?
要廠商作品牌是要他們倒閉,有如要害一個人就勸他去開公司
為什麼有上市櫃電子公司要投資房地產?
為什麼沒有上市地產公司要轉行投資電子業?
因為明確知道那裏有錢賺.....那裏是去找賠錢.......
企金不收,先收消金是錯的,燒錢研發企業平白損失還被雨天收傘
建商不打,先算帳投資客跟一般民眾是錯的,幾個月後就有人會上來發文他的無妄之災
事情不是不能作,但順序要對,錯誤的手法不值得令人興奮,只是多了場看人倒霉的笑話劇
相當期待一波倒閉潮,動盪才能出商機,財富重分配才有機會創造出另一批成功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