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市場主要的需求有三類族群
1. 首購自住客(因為結婚阿,或是工作…需要買房子)
2. 換屋族(因為家庭成員增減、工作需要、提升生活品質…等)
3. 投機客(以短進短出賺取價差)
4. 投資客(基於資產配置、或以長期房產增值目的、又或以收取租金為主)
奢侈稅的影響
1. 投機客會退出房地產市場
2. 真正換屋及首購的族群將會成為市場的主力
3. 投資客影響應該不大(投資客應該是找好的物件或是租金報酬率高的為主,如果有利可圖,還是會買)
短期的影響(2011年3月到7月)房價快速下滑
2010-2011年初,房市非常熱絡,房價高漲,投機客眾多,基於奢侈稅開徵的議題,將會有逃命波,因為投機客大部分市融資操作,以槓桿的方式提高獲利率。
中期影響(2011年7月~2012年)
因為奢侈稅開徵,而且價格已經下跌一波,對於未出清的投機客而言,稅是課定了,因此價格可能回穩。此時要觀察租金報酬率,還有房貸利率,如果跌得夠深,價格就會有機會止穩。
長期影響
1.在需求面而言
由於投機客退出,加上台灣人口的生育率下降,需求肯定是下降的。
2.在供給面而言
近幾年來,大台北地區蓋一堆房子,內湖區、板橋、林口、三峽、新莊、文山區等,供給面似乎不虞匱乏。
分析
供給過剩加上需求減少,除了特定極佳的地點(交通、學區)還有管理良好建造品質優良的社區價格仍有支撐外,其餘一些不佳的地段環境或是公寓,可能就要降價求售了。
後語
其實投機客也不是那麼可惡的,對於想賣房子的人,不也是有機會賣到好價錢,只是高房價對於普羅大眾而言,的確一生財務支出的最重要的不利因素。
如果只是豪宅在漲,我想民怨也不會如此高漲,就是因為很多奇怪的亂象出現了,例如一堆公寓裡面,蓋一棟指標性的大樓,喊出天價,接連也影響了公寓的價格,這種操作手法,大家也買單,這就很難說是建商太可惡還是民眾太...了。
總之市場機制失靈,政府跳出來管一管也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