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試圖以供需理論分析打房效應,歡迎批評指教

打房了
賣方(不論是不是投資客)
1.降價求售(這種人比較少)---------價格下跌,需求增加,然後價格再度上升。(維持原價)
2.2年後再出售-------供給減少,房價上升,導致需求減少,房價下跌。(維持原價)
3.加價15%再出售-----價格上揚,需求減少,價格再度下降(維持原價)

買方(不論投資客或自住型)
投資客不再買房(降低風險)、自住型暫時觀望(預期下跌)-------需求大幅降低,供給減少(這時的「供給減少量」應該較「需求減少量」為低),房價應該會降低,但是幅度不大,但是長期來說,因為房價下降,需求增加,房價應該還是回維持平穩(原價)。

我要強調的是,市場的價格都是由供需決定的,任何政府的黑手干預,短期或許會影響價格,但是長期來說,其價格還是會由供需決定。
2011-03-13 23:06 發佈
我同意你的看法,不過,這適用台北
中南部會跌。
我看不到那隻"看不見的手";
但是卻看到很多隻"看得見的手".
我猜.....那隻"看不見的手"應該已經被很多隻"看得見的手"給打殘廢了....


win0106 wrote:
我要強調的是,市場的價格都是由供需決定的,任何政府的黑手干預,短期或許會影響價格,但是長期來說,其價格還是會由供需決定。..(恕刪)

傻孩子, 目前各國政府的主流凱因斯學派, 就是房價高漲的黑手
市場的價格都是由供需決定的, 但是供需的成因卻是政策造成
win0106 wrote:
打房了 賣方(不論是...(恕刪)


討論房價"長期"供需,卻不提及人口問題,基本上你的分析是失敗的

提供你台灣人口出生人數,再分析一下吧!

出生年次  出生人口
 36 241071
 37 263803
 38 300843
 39 323643
 40 385383
 41 372905
 42 374536
 43 383574
 44 403683
 45 414036
 46 394870
 47 413679
 48 423863
 49 422319
 50 422740
 51 426325
 52 427212
 53 419797
 54 409620
 55 418327
 56 376806
 57 396886
 58 393455
 59 396479
 60 382797
 61 368067
 62 369022
 63 369686
 64 369349
 65 425125
 66 397373
 67 410783
 68 424034
 69 413881
 70 414069
 71 405263
 72 383439
 73 371008
 74 346208
 75 309230
 76 314024
 77 342031
 78 315299
 79 335618
 80 321932
 81 321632
 82 325613
 83 322938
 84 329581
 85 325545
 86 326002
 87 271450
 88 283661
 89 305312
 90 260354
 91 247530
 92 227070
 93 216419
 94 205854
 95 204459
 96 204414
 97 198733
 98 191310
 99 166886
我覺得 你不能把房子看成可以大量生產的商品
因為每間房子都有他的獨特性

同一個區段 房子可能也會有30%的價差 因為裝潢和賣法有所差異

房子比較像是稀有財或炫耀性財貨
特別台北市的房子 這種特性更濃厚

不缺錢的屋主出價硬 不賣就是不賣
願者上鉤的特性 不太能用經濟學觀點來看
因為買得起的 就是那些人

台北市好地段 不會因為人口變少 就降下來
因為住那邊的第二代 還是會想買在那附近
供給面還是小於需求面

這跟人口出生數量關係也不太大

這些要考慮進去
rsc1234 wrote:
我覺得 你不能把房子...(恕刪)


我知道跟你理性分析也沒用,不過還是說一下

整體性的萎縮,帶來的影響不是什麼地區或個體變異可以對抗的

以股票市場來說,每個股票都是不同的,營收業績也不同,當大盤從9000點跌到6000點時,會有哪支股票不跌還漲的嗎?好,股票你不懂沒關係,舉另一個例子。

私立大學也是有好有壞,也不是沒有不錯的學校,但假設台灣出生人口剩下5萬的時候,私立大學還能存活幾間呢?還能收到多少學生?連台灣大學的學生素質也會下降,這就是現實。

評估台北房產也是如此

如果只看出生人數,你會有很多盲點

從出生人數要去做進階分析,分析死亡人口與退休人口

台北(北市+新北)的外縣市移入人口多嗎?保證非常多,可能比原居台北的人口還多

那外縣市在台北置產的人,屆退休年齡後,還會想繼續住在台北嗎?

還是把房產賣掉,在家鄉買間房子還可以剩下一筆錢養老呢?

這樣的狀況會在甚麼時候發生?會持續多久呢?規模多大呢?

住在台北的第二代,在第一代死亡後會不會繼承房產呢?

當第二代不管選擇繼續住第一代的房屋或賣掉第一代的房屋來清繳貸款,居住需求會增加嗎?供給面會小於需求面嗎?你認為建商都不會繼續蓋新屋嗎?

當購物人口減低,購物習慣產生變化,原本的店面價值會不會下降?會不會連動整體房價下降?

紙上富貴真的是富貴嗎?當房子沒人買,周遭都降價的時候,屋主再硬,他的房子真的值那個價嗎?

我可沒說短期內如:10年,台北房價會因為人口因素而跌唷,人口的影響至少要1X年後才會明顯發揮

win0106 wrote:
打房了 賣方(不論是...(恕刪)


這位樓主.....
看來您經濟學念的不熟...請別亂套

另外..你覺得打房打得到非投資客嗎?
一般買賣的人和投資客所面對的供給和需求是相同的嗎?
你全部混在一起難怪分析不出啥東東

至於人口減少是否會使需求減少?

如果說一家五口只有一間房
後來一家四口 買了三間房

會使需求減少嗎?
這樣的分析太簡化了吧

litonchen wrote:
至於人口減少是否會使...(恕刪)


現在一家五口需要一間房

未來一家四口需要三間房
(夫妻二人住一間房,7歲的小明自己住一間房,5歲的大寶自己住一間房,還真完美耶)

更未來一家三口需要五間房
(爸爸住一間,媽媽住一間,2歲的小美住三間房,固定每8個小時換一間房子住)

再未來一家二口需要六間房
(老公住三間,老婆也住三間,夫妻完全不住一起,太帥了!)

這種假設真的好棒啊,太完美啊,我真佩服你,天才天才

再以後一個人會買七間房(星期一到星期日每天換一間房子住)

就算台灣人口只剩下1000萬也一樣是房屋供不應求

那可能30年後一個人就會需要買30間房吧,而且價格比現在還貴的多,畢竟一直供不應求,是吧?

快買房吧,如果30年後每一個人都需要買30間房,需求當然不會減少,還會大幅增加是吧?

台北市現在10坪大的小套房,30年後你10億新台幣還不見得買的到呢!




路過的人:「咦?這麼多房子住到爽是不用整理嗎?」

買屋者云:「請佣人打掃就好了啊,一個掃不完,就請二個,二個不行就請三個,反正我很多房很有錢,你豬啊,笨!」

路過的人:「可是每個人都買好幾十間房啊,哪有人有空幫別人打掃?」

買屋者云:「你真是比豬還笨,台灣每個人都有幾十間房,當人沒然可以打掃,可是你不會去請外勞唷!真是笨死了!」

路過的人:「對了,閣下那麼聰明,一定知道每個人都買幾十間很貴的房子,還可以請很多外勞清掃,那錢到底從哪邊來的啊?」

買屋者云:「反正這個社會就是很有錢,你幹嘛管錢從哪邊來的,笨!懶得理你!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