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打房」政策的兩個問號??

看了好久的房子,但遲遲買不到想要的房子,
喜歡的房子買不起,買的起的房子,又是一些不適合的,
不然就是好遠的地方(上班的額外時間成本更高)
高漲的房價的確是很多人的痛,最近的奢侈稅、打房話題很熱,
我也希望能把房價打下來,好讓一家人有個自己的小窩。

但是總覺得這樣的政策好像太草率了,
仔細冷靜一想,才發現這可真的非同小可!


問題一:房價真的會下來嗎?

本人愚見:
買得到便宜的房子,就一定有人賣了便宜的房子,
問題是誰會把房子便宜賣掉?
我想有很多答案。

我覺得就只有缺錢和不缺錢的人,
缺錢的人一直都有,為什麼房價也沒往下掉?
我想可能這些人佔整體的很小一部份,不足以影響整個市場。

問題來了,那不缺錢的人為何要低賣自己的房子?
真要賣,也會把15%成本加進去吧!
那房價不就更高?



問題二:真的能課到投機客的稅嗎?

先說在前,我也痛恨把房價炒高的投機客,
但魔高一尺,這些人在這一波都已經累積了驚人財富。
我相信這些人口袋絕對夠深,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節稅」手段

到最後,始作俑者一點事情都沒有,
會被課到稅的都是一些「手無縛雞之力」的一般民眾。
為何是一般民眾,容我舉個例子

依一個年收入大約一百萬的家庭
購屋預算上限假設是1000萬(台北縣市)
如果1200萬的房子,真的可以往下跌到1000萬。(我覺得不可能,但我希望我是錯的)
你必須最少要200萬的自備款。(家具、裝修不算在裡面)
才能達成買到房子的條件。

重點來了,這下子可不能買錯房子啊!
買了之後,一旦發現任何狗屁倒灶的事
舉凡漏水、凶宅、惡鄰.....(這個隨便搜尋都一堆,別有自信你不會遇到)
這些都要忍著住下去啊!

因為就算原價賣掉,一轉手你就要被課150萬的稅。
也就是一開始的自備款200萬變成50萬。(還有裝修的錢呢?)

為什麼說都要忍著住下去啊!
因為你接下來的錢只能買到總價250萬的房子。(250X20%=50)
請告訴我同樣的區域,找的到同樣條件和大小,總價250萬的房子嗎?(真的有的話,你敢買嗎?)

如果遇到收入減少,小孩就學,或是工作因素,換工作、裁員。(抱歉!我對自己的公司也不是很有
信心)
遇到這個躲不掉的政策,原本簡單的問題,
如果發生在每月收入有限的一般民眾之下,根本就是個無解題。

所以啊!各位大人及立委諸公啊!
不合理的房價絕對是民怨啊!
雖然選舉要到了,選舉一到,激情就會跟著到。
但國家政策可不能這麼激情啊!(你說對不對啊!)
大刀一揮,一定要砍對人啊!可別傷及無辜!
可別到最後,真正投機的安全下莊,躺下的卻都是一般百姓啊!







2011-03-05 0:5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問號 政策
其實我覺得這政策就是財政部要應付馬英九用的
因為老闆有交代 所以也只好弄了

一堆內容像是網友想出來的一樣
想到啥就說啥 這個不行 那個不能
還要溯及既往
又說一定要七月施行
好像一付已經過關的樣子


但是外界稍為施壓一下又軟掉了 增設一堆例外

反正那些官也知道這些到立法院也過不了
所以完全是發揮創意 大家聽了也很開心~

你自己去找找看 有哪個重大法條是審一下就通過的?


不夠周延的法案過不了就算了,
怕的就是在激情下過關,
政治凌駕專業

恐怖喔!
如何舉證非投機?是不是溯及既往?都還在協調討論中

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昨日建議,只要能舉證非投機就能免徵奢侈稅。劉憶如今天接受訪問時表示,有的人不是投機,可就是在兩年內買屋賣屋,而法案的目的是打擊投機,不是打擊投資,所以希望想方法讓這一些人可以排除。但如何舉證非投機?她表示還在討論。

聯合新聞網




*******************************



如何舉證非投機?
我也很想知道!.................
真是高難度啊!
tom8296 wrote:
看了好久的房子,但遲...(恕刪)



15%再加上去 原本就買不了的人 更買不了了
所以就算+50%也一樣
不管怎麼轉嫁 賣不掉的就是賣不掉(精華地點除外)

3000萬可以賣掉的房子 掛3500賣不掉 掛4000賣不掉
反正都賣不掉 掛8000萬對你也沒影響


很多賺到錢的小咖 都被追稅了
政府有開始盯了 不管成效怎樣 有就是比沒有好

關於你的買錯房子的事情
買之前就該先看清楚 之後出什麼問題 怪自己吧

何況樓主提的例子
那個情況下選擇賠150萬殺出 然後剩50萬 再來找250萬房子的家族
有人這麼可愛嗎

住滿兩年再搬就好
犯了錯誤 本就該承受結果 兩年而已還好
你下面那個圖好好笑喔
那是哪裡的奇景阿
我也有疑問,請大家解惑,看了今天的報紙關於打房的條款,

其中有一點提到,若通過,那會往前回溯2年的課稅,
換句話說,假設今年7月1日通過實施,那只要是在98年7月
1日買的房子,以後會逐日解套,也就是說那批投資客解套的
日子不遠了,甚至於還有幾個月就可以解套的,投資客
可以計日而出貨,那照這邏輯,一方面可以計日出貨,一方面
可以撿些小咖業餘投資客的拋售,那市場上就會造成價穩量縮,
香港就是標準例子....

再來又有一條則是課稅基準是買賣雙方誠實舉報課稅.....
那破解方法更多了,大陸房市不就是最好破解範本.....

我是打算今年進場的人,因為要調動,所以要賣掉現有再買新家,
看來只好去跟人家搶看有無-10%的有良心的賣方了,我有點悲觀...

樓主是否想過,
家庭年收入100萬,為何會想買1000萬的房子?
合理能負擔的應該為600萬左右,否則如何生小孩,奉養父母,自我進修....
高房價對只有一間房85%? 的人跟本就不是好事,多繳稅給政府罷了....
以樓主的問題2來說
如果是自住 那就沒有15%的問題啊
因為這次的奢侈稅是針對非自用住宅才課稅的

至於房價掉不掉 我個人淺見是會有影響
不然不會一堆建商投機客開始上電視發聲了
問題是.全戶一間自用.如果你不想跟長輩住又不能兩間自用時.就會這樣

出來講的建商應該是手上有屋還在賣.群眾都觀望了.所以緊張.

真正大咖都沒出來喊.他們只要量縮.以後情況明朗再賣就好了.搞不好賺更多..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