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疑問] 把多的褲子讓出來有什麼問題?

市場上賣的褲子有限

老王家裡只有四個人,但他很有錢
一次就把市場賣的褲子掃光
結果附近的鄰居連小孩都買不到褲子

然後老王就找附近的一個業務小明,叫小明幫老王出脫手中的褲子,當然,一件要加3成價錢來賣

老王賣掉幾條褲子後,手上有有錢了,剛好市場上又有新的一批褲子生產好了
他馬上又把那十幾件全部買起來

褲子廠商想說,這麼好賣,那我定價調高一點

結果老王照買,反正收多少,就是加3成賣掉

因為附近鄰居大家都沒褲子穿,只好再跟老王買

這時候業務小明發現,老王賣的褲子大家都會買,所以他乾脆老王要賣的褲子,他都先買起來
然後,他自己再加2成去賣
一開始錢不夠多,他就找小美一起買

然後小美也發現了,他也乾脆,有多少褲子要賣,她只要錢夠,都買下來
用她的手藝,在上面多繡幾個花紋,放上幾個現代感的配件
然後加個1成到1.5成賣,比小明賣的還好


反正



只要丟出來,都會有人要買


(by omio 待續......)


廠商就很納悶了
原本我一件要賣499的褲子

怎麼最後都可以被小美賣到 快1000元
想說,原來是我賣太便宜,大家都好有錢

於是廠商就開始乾脆自己賣899
結果,還是都被老王小明小美秒殺買走
然後,放到外面賣1300~1600

廠商真的搞不懂了,原來外面這麼缺褲子??

於是他跟銀行借款擴大生產,繼續加量生產

結果,還是全部被老王小明小美買走
原來,
老王小明小美自己現金不夠,也去跟銀行借錢來買
銀行看他們一個工廠銷量這麼好
一個買賣這麼賺錢
穩的勒,這種好客戶,怎麼可以不借錢給他們,利息賺爽爽


村民慢慢發現,手中的現金,常常不夠來買褲子
小明就跟他們講:沒關係,如果你們買不起褲子,我認識一家銀行,你可以跟他借錢喔
小美也說:別擔心你們買褲子要借錢,我已經請里長播出一筆經費,借給你們,利息算低一點喔
里長說:我是為民服務啊!現我這樣的德政哪邊找?

有些鄉民,還真的去借了

也些鄉民也想當老王,真的去借錢了,想說過幾天,可以加一點價錢賣給她隔壁的阿德
(小明是這樣跟他說的,他心裡很感激小明分享給他人生成功的秘訣)
有些鄉民覺得非得有件褲子,人生才圓滿
有些鄉民穿著小美那邊買來的褲子,對著另外一個從老王那邊買到褲子的人,炫耀著:我這件多高貴啊,這才是我身價的代表 (小美的美感真的帶給那褲子不少的價值,現代極簡風,奢華風,鄉村風,樂活風....什麼主題她都開發的出來)

倒是一個越來越明顯的現象是:
好多村民都跑去褲子工廠上班了
好多村民乾脆辭掉工作,那些賣麵的、開車的、教書的、還有那些里辦公室的、跑去當小明的下線,聽說都過的不錯

結果,村裡賣麵的10家只剩下2家
其他的ABCDEFGH全部跑去賣褲子

事實上是: A賣給B ,B又賣給E,E轉手給G,G又賣給A
A很納悶,這條褲子我上禮拜才用2100賣給B,怎麼又有人用2500賣給我?
但他沒有困惑很久,因為,隔天,H就用2600跟他買走那條褲子了

總之,村民在街上走路,不小心撞到的,都是在賣褲子的人

而且,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愈來越有錢了,各個身價高漲(雖然都是用手中有幾條高價褲子來計算)


村裡有個老頭,大家都覺得他神經有問題
那老頭整天喊著:
褲子賣這麼貴,完全不合理
大家都不工作,整天把褲子賣來賣去的,等到哪天褲子不賣了,村子也沒有生產力了

小明:笑話,什麼叫做沒有生產力,你看我,年終領多少


這時候,故事該結尾了

老王的鄰居們開始不爽了,特別是那兩家辛苦賣麵的,和為了人民服務,而沒有辭職的那幾位里辦公室職員
因為他們發現,買褲子所付出的代價,遠遠快超過他們可以負荷了

里長開始說:不然,你們借錢買褲子,我讓你們分40年來還,我真是為民著想啊~
老王也說:好啦,不然,最近我降兩成賣,要買的最好快喔

果然,這個月褲子工廠的銷量不減反增了

於是.....老王 小明 小美
分別獲得傑出企業家獎,傑出青年獎

幸福,快樂的,與一群傻B村民,過了快樂的那幾年

(by omio 待續......)




2011-02-27 3:53 發佈
最近,隔壁村的發現,來老王村買賣褲子很好賺,也來湊一腳
雖然,隔壁村是女人國,都只穿裙子的

於是,街上買賣褲子的人越來越多了

這幾天,A把上次用2600賣出去的褲子,用8000元買了回來
這次他一點也不困惑,因為他心想著,隔兩天,就可以用8500賣掉,賺他個500元
於是他很大方的跟銀行又借了5400元

很高興的,睡了一夜~~

不知道為什麼,今天早上,氣氛有點些許的不尋常....
A出門的時候,發現街上賣褲子的人多了很多,但是價格第一次比前一天低了
H正在賣一條跟他昨天買的一樣的褲子,只賣6000元
G跟H買了
但很快發現
B也在一樣的褲子,只賣5500 元

G慌了,想說那我賣5400元,賠一點點沒關係,賣斷就好

A更慌了,他前一天才用8000元買的,於是他......


原來昨天晚上,縣長說:要限制一個人只能擁有一件褲子

女人國的人,消息靈通,大撈一筆後,早就全部換回現金,帶回他們村了,正在吃香喝辣

女人國村長:哈哈哈,那個老王村的人還真是笨,以為我拿我的錢過去他們村子做生意,可以促進他們村子的繁榮!!??笑死人了,有錢,當然是在我家這邊自己用啊
當初我提著現金要去老王村買褲子時,老王還陪我到處吃飯,他們里長還幫我招開盛大的歡迎會,說我們兩村是好朋友,共享繁榮
屁勒笨~我在我村裡穿裙子好好的,我哪有可能去你老王村真的穿褲子~~哈哈哈哈哈~~~

另外,那些原本在老王村的其他工廠,認為他的舊產業7代廠, 8代廠,都沒有做賣褲子好賺,都把設備賣給我們了
哈~現在東西都在我這邊做,我的村民都有工作,還把產品賣回去給他們,到底是誰賺誰的錢~哈哈哈哈~~~
真是笨的可以了,竟然把用來賺錢的設備送來我村子這邊

很快的,街上褲子的價錢越來越低了....
但是,當初ABCDEFGH跟銀行借的金額,是白紙黑字的,不可能變低
若要還債,就要賺錢,但是他們早就忘記賣麵的方法了,賣麵的設備也早就賣掉,現在也買不起,也沒本錢做小吃
於是ABCDEFGH都申請了破產,流落街頭

老王村的銀行只能收回他們當初天價的褲子,做起銀拍褲,法拍褲

可是,接下來,老王也垮了,他槓桿玩太大,手中全是褲子,比ABCD他們還慘
褲子廠商也是,搞不懂,前一天還賣的熱滾滾的,今天怎麼全部賣不出去了,工廠裡堆著褲子,買了一堆設備,但是,卻再也還不出錢了

銀行也好不到哪去,他收了村民的儲蓄,去做投資,結果錢借出去全部討不回來,查封回來的褲子又賣不掉
一些村民聽到銀行沒有現金了,蜂湧而至,想趕快領回他們自己的存款,免得畢生積蓄跟銀行倒閉後一起消失

但銀行手中只有褲子沒有現金,只好找里長:

銀行:里長,當初是你要我配合放款的,說這產業是這村子的經濟奇蹟,繁榮的象徵。現在出問題了,你給我負責任
里長:不然,我發行村裡債卷的錢,先借給你,當做我有投資你銀行。你不能倒,很多人的退休金在你那邊啊~

很多里民聽說買債卷穩賺不賠,又是愛鄉愛里的行為,就紛紛把現金拿去買債卷,夢想著以後會變成更多的錢

銀行救起來了,村民的存款似乎保住了(雖然若真的要領出來,銀行裡根本不夠領)
褲子工廠收了
很多村民,沒了工作,也沒錢買設備當工廠老闆生產東西,只能流落街頭,有一餐沒一餐
一些有辦法的,聽說女人國很有錢,就跑去女人國打工,多少賺一點錢回來補貼家用

幾年後,大家很高興能夠去女人國當傭人
而這斷傷痛的故事,沒人想提起.....漸漸被遺忘了

只有這樣,似乎才能擠的出一點笑容,說服自己,好像過的還算幸福

(by omio 待續......)

數十年後,社會學家仍然不懂
一個只有500人的村子,為何工廠在一開始那幾年,生產了好幾千件的褲子







================[外傳一]================

老王村的村民回報:

好像在女人村那邊有看到 C

在那邊開了一間麵店, 比在老王村時開的大五倍

奇怪, 當初他在老王村不是還不出錢申請破產嗎?

村里債卷還為了抵他在銀行造成的呆帳

每位村民都多背了好多負債.....




================[外傳二]================

近日村裡最大的新聞~
C衣錦還鄉, 不但捐錢做了好多善事, 還在老王村辦公室附近最高的那棟竹子大樓買下了好幾層
也買下了村裡的廣播和報紙

形象包裝的越來越好

熟知內情的人, 似乎有嗅到一點味道.....有些事情還會發生.....


倒是, 之前欠債的事情, 沒多少人記得了





Nelson5 wrote:
這位大哥說得沒錯, 真正改善房價或者改善住房問題的方法有幾個,

第一個是擴大供給, 例如東京都區開發隅田川三和荒川附近擴大出江東區和台東區, 根據調查現在很多在日本橋辦公區上班都選擇住在江東區, 在上野附近則有可能選擇住在三之輪

第二個當然是交通疏通, 以紐約為例, 當康州到紐約的火車和公路改善了, 帶動了紐約的房價微幅下跌, 布魯克林區的都市更新完成後, 也成了住不起曼哈頓人的另一個選擇, 從紐澤西到紐約可以搭地鐵, 火車, 高速公路, 甚至連結紐約和紐澤西的 holland tunnel都是單邊收費, 所以也帶動在紐約工作的人在紐澤西居住, 同樣的在東京, 也會有人選擇到琦玉, 千葉等地區居住, 東京市政府已經不在發給大型賣場的執照, 所以也讓所有的大型賣場往周邊縣市移動, 同時也帶動人口往周邊縣市遷移, 整個東京生活圈的人口是超過3500萬人, 有一說, 如果沒有因為交通疏導往周邊居住,配合新的東京房地產政策 (限建, 限制開發), 就算以現在人口的七成來計算 (日本經濟泡沫, 東京約1400萬人), 日本的房價應該會是經濟泡沫時期的兩倍到三倍, 我們可以拿倫敦作為例子,因為倫敦的綠地政策, 希望能壓低居住人口在一定數量, 所以倫敦有世界最貴的豪宅 (大樓住宅, 頂樓, 一戶超過40億新台幣), 西倫敦區是全世界平均租金最貴的辦公區

第三個是限制開發來造成產業移轉, 例如不再核發工業生產執照, 或者不在提供產業租稅優惠, 讓高雇用人數的所謂的工業園區, 生產單位往其他縣市遷移, 不發給倉儲物流賣場的執照, 讓賣場往郊區設立, 讓周邊衛星都市不需要進入台北就可以享受生活便利, 同時因為產業外移到其他周邊都市, 可以帶動就業人口不需要集中在都會區域

, ...(恕刪)


老王村的里長為了解決褲子很貴的問題
他決定
1. 請褲子工廠多開幾間,繼續多生產一些褲子
2. 宣導其他較便宜的褲子,也可能是符合你的褲子。想買牛仔褲的人,不一定要買貴鬆鬆的牛仔褲,西裝褲。海灘褲也可以啊不是嗎?疏導一下大家都想買牛仔褲西裝褲的想法
3. 規定18歲以下的不可以穿長褲,讓褲型轉移,紓緩長褲搶破頭價更高的窘況。


里長說:這是真正改善褲價的方法,真的,我問過經濟學家了!!!


結果褲子生產的又比之前的多了,社會資源投入更多進去,創造這產業更高的榮景
以前只能炒作長褲,現在連海灘褲都可以炒作,布料還更省~成本還更低 哇哈哈哈哈哈~~

女人國見機不可失,又有新的議題可以啃人骨頭,連麵店C也大舉回村搞建設賣海灘褲了

當年一開始賣499的長褲,和賣149的海灘褲,現在都可以賣8000元和5000元,大家還搶破頭
說生產海灘褲的廠商真是佛心來的~解救了大家的壓力~



數十年後,歷史學家都在納悶:

阿不就限制一人一褲,不准囤貨就好了??
明明空著沒人穿的長褲還這麼多
老王村的人卻有一半必須穿海灘褲

還有很多人在報紙上po了海灘褲開箱心得

讓隔壁村的人完全納悶.....


haha, funny pants story.......

大家只穿1條內褲上街嗎? 還是內褲外穿......

omio wrote:
市場上賣的褲子有限老...(恕刪)

omio wrote:
市場上賣的褲子有限老...(恕刪)


就剩買不起褲子的看戲怎麼演了....

499元都存來不及買。
分期負擔重。分期一繳不出來就....沒了褲子還欠一筆錢!

分期還可以先繳息...創造出初期低負擔假象。(反正幾年後就加薪了...就算再加本金也是小意思.....)

總有人事與願違....工作升遷不如預期.....

褲子低價回鍋,有褲子的有錢的接得笑呵呵。
三洋HD1→富士HS10 K8 875CPUX2 ASUS P535
omio wrote:
市場上賣的褲...(恕刪)
吃到飽先生: 當海水退潮時,就知道誰沒穿褲子了
哈哈哈哈哈
看不出來台灣經濟快垮了嗎?

大家都跑去對岸那個女人國生產了
很快台灣這些勞工都會去女人國當傭人貼補家用了
哪裡還需要在台灣工作買房
到時候就甚麼也不剩

不過 你們還是可以去炒大陸房地產的 是吧?
哈哈哈哈哈
有人貼過類似的寓言故事!!

文鳥換成褲子......,

鳥戲
================[外傳一]================

老王村的村民回報:

好像在女人村那邊有看到 C

在那邊開了一間麵店, 比在老王村時開的大五倍

奇怪, 當初他在老王村不是還不出錢申請破產嗎?

村里債卷還為了抵他在銀行造成的呆帳

每位村民都多背了好多負債.....




================[外傳二]================

近日村裡最大的新聞~
C衣錦還鄉, 不但捐錢做了好多善事, 還在老王村辦公室附近最高的那棟竹子大樓買下了好幾層
也買下了村裡的廣播和報紙

形象包裝的越來越好

熟知內情的人, 似乎有嗅到一點味道.....有些事情還會發生.....


倒是, 之前欠債的事情, 沒多少人記得了
比喻看起來合情合理, 但其實不倫不類,

褲子和房子完全不同,
首先每條褲子長的都一個樣, 生產的原料和成本差異不大, 褲子賣完了, 工廠加工再做就有,
但是房子可不同, 信義路五段的房子就是這幾棟, 賣完了, 建商不會再長出一樣的,

建商每次生產出來的房子成本也大不相同, 30年前養的地, 和上個月標得的土地價格完全不同, 鋼骨和鋼筋水泥的造價也不同, 加上褲子沒有區域性的問題, 台北百貨公司賣太貴, 你可以去雲林鄉下的夜市場買, 台灣賣太貴, 自然會有水貨商, 網拍業者平行輸入, 甚至你自己可以出國去買,

但是房子不同, 你工作家庭生活在台北, 台北一坪七八十萬太貴, 你只能選鄰近區域買四五十萬, 最多跑到林口南崁鶯歌三峽買二三十萬, 你不會因此跑到雲林台西鄉去買一坪四五萬的





Nelson5 wrote:
比喻看起來合情合理, 但其實不倫不類,

褲子和房子完全不同,
,...(恕刪)


您說的是

就像,房子跟文鳥也是不同的

"比喻" 不可能完全一樣

只是就其中的共同性,相近性,去做延伸

不知您有更好的故事嗎?

我構思這個故事花了不少時間,期待您更好的意見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