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公設要花錢買吧

一個外人不能進去的地方,
只屬於一群少數特定人,只要社區管委會決定就能為所欲為(當然不能違反法令)
這樣的地方不用花錢買真的很奇怪.

只是室內坪及室外坪要說明清楚,分開計價是合理的.
Mondeo TDCI, Canon 350d + Sigma 30 F1.4, FZ6s 2006, Giant Igu
2010-08-05 21:1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公設
請版上有在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加拿大 等先進國家長住或置產的大大分享

外國到底公設是怎麼算的. 比例多少. 有無產權. 管理方式等

這樣才能對照到底台灣目前的制度是否跟上世界潮流還是任人擺佈~
強尼0620 wrote:
請版上有在美國/日本...(恕刪)


美國人買房子(不管是condo, townhouse, or single family house)出價是對要買的單位出. 比較不像在台灣有時候會談一坪多少錢. Condo or townhouse 的公設比一般根本不會去計算也不會包括在任何產權紀錄裡. 賣方給的資料 or 產權紀錄裡只會有實際使用面積跟有沒有附車位. 當然土地面積也會附上.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www.realtor.com or www.redfin.com 參考一下美國物件的價格...
美國 住有游泳池網球場的社區
完全沒有公設這回事

對了,車庫連著自己家的三個
都沒算呎數
完完全全免費

老實說美國沒有建商敢拿公設出來算錢的
有時就連路都是建商自行鋪好的
(看過不只是一般道路
連高速公路和高架橋都算在建商頭上的
沒有交通配套,別想蓋房子)
這些建商得自行吸收
(美國稱為開發商)

有時倒楣一點,建商還得負責保養這些道路

台灣呢?
多說無益
大家自己想想吧?
是阿~

明明被建商坑殺

還自以為樂

認為建商的作為都是合理

這真是~~無言

所以非常明顯

台灣是所有已開發國家中房屋交易制度最落後也是坑殺國民最甚的國家 !

在國外, 買25P 住起來就是 25P. 在台灣. 買25P 住起來只有 17.5P. 你要住室內25P ? 很抱歉. 你要買 37P !

政府把所有建商該做的安全設施如雙逃生梯的成本全部灌給消費者

以前大樓的公設都約 15%~25%. 現在被政府聯合建商一灌變成 30% 請跳 (香港法定公設 20%)

而且實坪和虛坪同價. 台灣的消費者等於一隻牛被扒二層皮 !

五年前要買室內25P的小三房只要買建坪33坪左右的房子. 現在要買到近 37P !

房地產漲價這沒話說. 公設一起跟著漲價還要被強迫再多買好幾坪 ! 請問這合理公平嗎 ?

分開計價只是讓政府和建商找到合理說詞. 台灣消費者還是繼續被坑殺 !

希望台灣採用實坪計價與實坪登計 !
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
就算公設不算錢, 建商還是可以靠著拉高每坪單價, 一樣可以榨出這些錢

國外不算公設價錢, 但是社區有泳池等等公設的, 絕對比同等社區但卻沒公設的貴,
公設的好壞也是拉攏住戶的方法之一

台灣公設算錢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一味的比較國外的情況只是讓自己陷入困惑罷了...
單純喊說要公設不必付錢, 是與現實狀況不符的,
現在應該是要訂定符合台灣現況的制度,
如同開版大所說的, 清楚標示室內坪與室外坪(and 花台, 雨遮...)
各類單價也應有所不同

政府要先踏出第一步再說~


公設當然要算錢

但是必須要灌入實坪中

這樣才能反應出真實的情況 !
可以比照陽台 把公設跟雨遮分開標示出來 這樣也比較知道自己到底買了多少公設吧
總價會變嗎???????

不管怎麼算法總價都是一樣的~

好像不需要太在意到底要怎麼算~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