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為何台灣人能接受花錢買"公設"這件事??

常常聽到有社區因為想省錢, 所以很多公設不開燈, 泳池不放水, 更常聽到身邊的人說實在太忙了,

當初看上的公設都用不到, 平白無故花錢給別人用!!

常常到歐洲去洽公, 那種獨門獨院的房子不說, 市區的樓房很多也跟台灣的公寓或華廈一樣,

除了樓梯電梯外沒什麼其他公設了, 且公設也不算錢,

所以臺灣人究竟是為了什麼心甘情願花錢買公設??

新房子隨隨便便都要兩千萬起跳, 花三成買公設就要六百萬, 還要每個月付管理費或維修費,

這六百萬和管理費拿去參加什麼健身俱樂部或高爾夫球俱樂部當會員

都不知道能玩多少年了, 所以我真的很想請教各位無論買了或沒買的大大

對於花錢買公設這件事的看法.........
2010-08-02 15:3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台灣 公設
因為現在的建商,每個都把公設當成坪數在賣

找不到用實坪數在賣的啦!

台灣商人的良知都不見了

政府又不敢制定相關法律來規定

就算強制規定好了

但是 商人們就把單價提高~

那還是一樣的結果

建商阿~ 要吸血 去大陸還是東南亞蓋房子

別吸自己人的血阿

比那些魚肉鄉民的惡霸還恐怖阿

幾萬和幾百萬的差別阿
要找沒公設的,只能去買公寓,所以公寓現在漲翻了,
再不然就自己買地去蓋房子,這樣就可以減少公設了.

政府無能,票投他人.
我也蠻痛恨的
所以我選擇買透天跟公寓兩種物件
算是無言的抗議
政府無能

官商勾結

累死百姓

民怨沸騰

換人當政


個人覺得公設應該是送的才對

公設算是包裝紙而已

就算要計價也不該用室內坪數計價

公設和禮品包裝盒一樣 ..


很多禮品 如果沒有過渡包裝

誰會花高價去買 ??


但真的本質禮品反而大家不去看 .

一堆大樓也是
房屋本質要蓋得好

不是找 名人代言後
還是一樣一堆問題 .

吐司羊 wrote:
公設算是包裝紙而已

就算要計價也不該用室內坪數計價


此言差矣
對於建商及政府絕對不能有一絲毫妥協的心態
公設不能算入就是不能算入
你只要有一點點妥協的心態
你就完了
就被吃定了
然後政府就會說
"民意調查顯示有百分之八十的民眾認為公設算入建坪是合理了"
這個政府是和建商財團站在一起了
我們千萬不能跟政府妥協
相反的
要不斷的向政府施壓
要讓政府知道民意是什麼
因為台灣沒賣沒公設的大樓
想找沒公設的 只能找透天公寓(透天價格高 公寓爬樓梯沒管理沒車位)
想找低公設的電梯大樓 就要找一二十年老樓


tzechiny wrote:
所以臺灣人究竟是為了什麼心甘情願花錢買公設??


這問題 其實我也很想知道



借版順便問一下~

如有宜蘭礁溪的朋友 請發文或回信 說一下 40%公設的小溫泉套房

當初是如何能買得下手...............

政府管 那乾脆叫政府每個人發一棟給大家住好了
就像北韓一樣 偉大的金正日主席

買賣 其中的瑕疵 其實是希望經由減少價金達到物有瑕疵時之對價
同樣的 公設對某些人來說是必需品 但對很多人來說是多餘的東西
那自然就會反應在價格上 很多人說我為何要花這麼多錢買公設
問題是不同的公設比 不同的公設 價格還是有差的
重點是在那樣的對價關係和供需需求下 如何算而已

政府法規訂要有雨遮 有啥不好 每個人都想推推推
然後開冷氣吵死自己不打緊 還影響左鄰右舍
然後推到外面 又醜 又吵著要做隱形鐵窗 否則小孩會死翹翹
我家有雨遮 夏天陽光曬不進 冬天陽光曬進來 很少吹冷氣
但是隔壁的推推推 醜不說 冷氣又掛在外面 又是省電一哥的
吵又排熱氣 這就是大家要的生活

現在的問題是供需失調 政府需要將非理性的因素去除
而不是說不要公設 大家都推推推 然後掛冷氣 搞得Mobil01
每天都有人問隔壁的惡鄰居 這樣如果叫政府 那才真的該去死
只要沒有人再炒房 一坪二十萬 花個30%的公設 享受更好的生活
不過我覺得這裡的人 只想一坪最好五六萬 然後沒有公設
每個人都把冷氣掛在外面 垃圾桶放在外面 政府開公園遊樂場和游泳池
然後最好不要繳稅 否則的話政府都該換 那我看只有金日成主席了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