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有社區因為想省錢, 所以很多公設不開燈, 泳池不放水, 更常聽到身邊的人說實在太忙了,
當初看上的公設都用不到, 平白無故花錢給別人用!!
常常到歐洲去洽公, 那種獨門獨院的房子不說, 市區的樓房很多也跟台灣的公寓或華廈一樣,
除了樓梯電梯外沒什麼其他公設了, 且公設也不算錢,
所以臺灣人究竟是為了什麼心甘情願花錢買公設??
新房子隨隨便便都要兩千萬起跳, 花三成買公設就要六百萬, 還要每個月付管理費或維修費,
這六百萬和管理費拿去參加什麼健身俱樂部或高爾夫球俱樂部當會員
都不知道能玩多少年了, 所以我真的很想請教各位無論買了或沒買的大大
對於花錢買公設這件事的看法.........
就像北韓一樣 偉大的金正日主席
買賣 其中的瑕疵 其實是希望經由減少價金達到物有瑕疵時之對價
同樣的 公設對某些人來說是必需品 但對很多人來說是多餘的東西
那自然就會反應在價格上 很多人說我為何要花這麼多錢買公設
問題是不同的公設比 不同的公設 價格還是有差的
重點是在那樣的對價關係和供需需求下 如何算而已
政府法規訂要有雨遮 有啥不好 每個人都想推推推
然後開冷氣吵死自己不打緊 還影響左鄰右舍
然後推到外面 又醜 又吵著要做隱形鐵窗 否則小孩會死翹翹
我家有雨遮 夏天陽光曬不進 冬天陽光曬進來 很少吹冷氣
但是隔壁的推推推 醜不說 冷氣又掛在外面 又是省電一哥的
吵又排熱氣 這就是大家要的生活
現在的問題是供需失調 政府需要將非理性的因素去除
而不是說不要公設 大家都推推推 然後掛冷氣 搞得Mobil01
每天都有人問隔壁的惡鄰居 這樣如果叫政府 那才真的該去死
只要沒有人再炒房 一坪二十萬 花個30%的公設 享受更好的生活
不過我覺得這裡的人 只想一坪最好五六萬 然後沒有公設
每個人都把冷氣掛在外面 垃圾桶放在外面 政府開公園遊樂場和游泳池
然後最好不要繳稅 否則的話政府都該換 那我看只有金日成主席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