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教各位大大,小弟最近收到縣政府寄發的青年安心成家專案核准文件
本來是想說負擔可以輕一些,但是問題是是因為第3年之後家庭年收入若超過50%則利率會變成
郵局2年期機動利率+0.9(問過銀行彰銀,華南),這樣的利率真的很高......這樣前兩年補貼的利息
根本就沒有賺到..反而負擔變重
我的情況:
假設想購買400萬的大樓,200萬使用青年安心成家專案(20年期)+200萬築巢優利貸(30年期)
前兩年須付:
1.200萬青年安心成家專案:本金,每月$8333
2.200萬築巢優利貸(目前利率1.36):本金+利息$6806
第三年開始須付:假設年收入已經超過50%規定,不予補貼利息
1.200萬青年安心成家專案(目前郵局兩年期機動利率+0.9約2%):本金+利息,每月$9930
2.200萬築巢優利貸(假設利率1.36):本金+利息$6806
這樣第3年~20年的青年安心成家貸款所要付利息應該遠遠超過前兩年免利息的金額吧??
這樣我的情況還適合申請青年安心成家?有朋友有跟銀行談到的第3年後的利率不是I+0.9%的嗎?
不然是不是400萬直接使用築巢優利貸還比較划算呢?@@
PS:第3年起的利率我記得政府沒有強制規定,但銀行都只能用I+0.9%?真的賺很大
去年申請通過後本來還蠻開心的,但是後來發現要向銀行申請轉貸時銀行一問三不知
而且我是屬於第三類,也就是前兩年免利息然後第三年政府並沒有補助
很多銀行都跟我說第三年後是郵局定存兩年期利率+0.9,這比我已經繳了一年多的利率還高
有趣的是台新銀行對於去年申辦青年安心成家者採郵局+0.9,但今年申請的則是郵局+0.7
我跟他們問了很多次,他們都說這是規定
最後終於在原本的銀行談妥第三年後維持原利率不動
只是在簽文件時發現,原來所謂的『郵局定存兩年期利率+0.9』是指政府在前兩年撥付給乙方(銀行)的
裡面對於第三類資格者在第三年後的利率並沒有規範(本來就沒有)
但大多數銀行都直接引用該利率,似乎政府給他們多賺的,老百姓也要照給
換句話說,如果我的原利率較『郵局定存兩年期利率+0.9』低,轉青年安心成家是銀行可以多賺一點
兩年過後,維持我原利率對銀行並沒有損失
而且很多銀行對於協助客戶申請轉貸興趣缺缺,毫無服務態度可言
總之我對這些銀行死要錢的態度覺得可恥
不過故事還沒完
我在簽文件時沒有注意到寬限期
所以我現在的房貸被拆成兩筆,一筆是200萬,另一筆是餘額
依照銀行還款的計算方式,每筆貸款每月繳交的本金都差不多一萬到一萬五左右
這樣的結果變成是我每月要同時繳兩筆貸款,雖然200萬那筆的免息,而餘額的那筆利息變低了(本金減去200萬)
但幾乎是每月要付兩倍的房貸本金+利息
我當初應該選擇寬限期(最長好像五年?),然後在兩年內把餘額還清才對
不過現在的情況只好把手頭上的基金贖回,把餘額的房貸繳清
我不曉得是不是每個銀行都是這樣處理,不過如果這樣的結果會讓你日子過不下去,記得考慮看看要怎麼處理比較好
這是我在01上找到的資訊
你參考看看
我有收到你的訊息,不好意思最近比較忙一點,所以沒有即時回覆你
我想與其回覆訊息,不如發文跟大家講清楚的好
我原本發表的文章在這裡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1641409&p=2#20859769
我所謂第3年後維持原利率,沒錯,就是維持我原本貸款的利率(低於I+0.9)
假設我原本是I+0.7 (或是某個固定利率),那這兩百萬前兩年是0利率(每個月只要繳本金)
第三年開始,每個月繳交本金與I+0.7(或是某個固定利率)的利息
我想這就是你想要的結果
所以如果你的問題是能不能談成這樣,答案是肯定的
不過我也是交涉了將近一年,在青年安心成家即將過期前的一個月才談妥
去年我一開始談的時候銀行也是說只能I+0.9
但這一年期間剛好有些資金往來有請理專處理(請理專幫忙,但並沒有額外支出或購買什麼投資產品)
我不確定是不是因為經常往來所以特別給我優待
總之,這完全是看銀行的態度,政府根本不管
事實上銀行也沒虧到就是了
我也不懂為何一個利民的政策能搞的第三類資格者如此無所適從
--
Don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