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哈! 原來無殼蝸牛是這樣來的...

今天剛好看到這一則新聞, 截錄一段來瞧瞧.
原來是投資失利才變成無殻蝸牛啊!

******
 獲利不該建築在別人痛苦上

 李幸長說,股市、基金等投資工具,賺賠都是自己的錢,並不會影響別人的生活,但若把房地產當作投資工具,會牽累到自住民眾買不起房子,萬萬不可。

 1980年代,李幸長當時是小學老師,在1987年時以60萬元買下北縣中和的房子,他的自備款12萬元、貸款50萬元,月繳房貸3,000多元,年底國泰建設以高價標下北市南京東路三段的國有地,帶動房價飆漲,1988年李幸長的中和房子漲到160萬元,他很開心地賣掉房子,賺了100萬元,暫以租屋方式、等待房價下跌再買屋。

 但那時房價持續飛漲,在1年半之間足足爆增5倍,李幸長擔任教職的薪水雖不低,仍舊無力購屋,他這才發現,在金錢遊戲的弱肉強食之下,竟然連中產階級也買不起房子,淪為新貧階級。

 此外,對於自有一棟房子的民眾來說,房價攀升只不過是紙上富貴,未來換屋時,仍必須以較高的價錢買新的房子,毫無利潤可言,並未達到「全民皆富」,於是李幸長憤而揭竿起義,露宿忠孝東路街頭,抗議高房價。

......以下省略......

2010-06-20 7:2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殼蝸牛
這個故事我覺得很正常,跟股票一樣,太貴了你就買別隻呀?我能埋怨當初我賣掉股票而被法人外資炒上去,害我買不回,然後去街頭抗議乎?

我只認為當初有勇氣花160萬接高的接手人,真是有過人的膽識!
yatz_chen wrote:
今天剛好看到這一則新...(恕刪)


貪心與判斷錯誤造成這一切。

打著群眾的口號~~追求不勞而獲,這就是無殼蝸牛。
我看這篇文章
只有一個想法

沒賣在最高點而在抱怨?
自己賺別人一手叫眼光獨到
別人賺你一手就叫投資炒樓
千金難買早知道
投資失手現世報
Wall.E wrote:
自己賺別人一手叫眼光...投資失手現世報(恕刪)


他後來創立了四海遊龍...是個眼光精準的大老闆....
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平平安安!
拿股市, 基金之類的投資工具和房地產相比
其實是很不對的 , 而且是很明顯的想要欺騙大家
刻意的呼嚨大家
首先
股市基金的價格透明公開
請問房地產有嗎
其次
股市基金有法律管理 , 禁止內線交易
請問房地產有嗎
再來
股市基金是標準的投資工具
房地產是投資工具還是民生必需品
政府敢定義清楚嗎
最後
股市基金你不買 , 不會大大的影響你的生活
你連一個有一個自己的家的基本要求
都買不起
這不會影響你的生活嗎

這篇文章很明顯的就是建商仲介投資客等相關人員
刻意會無殼蝸牛組織做抹黑栽贓的文章
股票是民生必需品嗎?

今天房價漲上天,該高興嗎?
如果國民所得有跟著增加,如果基本工資有跟著增加,
如果全國小康家庭,家戶總所得有增加,
那大家應該高興,

如果房價漲了5倍,所得卻沒有增加,大家還是別 高興太早,
如果社會有錢人與小康家庭或是窮人,個個階層如果差距越大,
對社會是不好的,





只要是從事房地產方面的人

無不希望房地產一直漲 持續漲

不是黃金十年 是黃金100年阿!!

我現在也很希望漲很多很多 多到92%的人根本買不起

就算是貸款也一樣付不起

建商還是狂建房屋建案

台灣每個地方都是密密麻麻的建案

(因為看好房屋後勢)

我會希望看到那一天

不過我更希望建商到那一天倒了之後

我們的政府不要在拿納稅人的錢去救建商了


我是無殼蝸牛, 我有能力買房, 但這是我個人選擇. 我祝福投資房地產賺錢的人, 也祝福敢在這時候高價買進的自住客, 你們的勇氣令我佩服. 在論壇上, 看到許多人擁有人生第一棟房子的喜悅, 我也替他們高興. 但當他們也在論壇上尋求如何極節約繳貸款意見時, 我也替他們擔憂. 因為這種接近類植物人生活只為繳房貸, 這種人生是無法成長的. 今天新聞"上千輛豪華車進港", 這些當然不是勒緊褲帶繳房貸的自住客買的, 但我相信他們貢獻不少車子給獲利的投資客開. 我相信那天房地產再漲一倍. 他們也有機會獲利買豪華車. 但這與我無關, 因為我還是選擇無殼蝸牛, 這是個人選擇. 我唯一擔心的是那天房地產出了狀況, 連我也會受牽連. 想到我認識一位阿嬤, 她在日本大阪的房子從高點下來打兩折. 這種泡沫引發的金融風暴, 繼之而來綿延不絕的景氣衰退是有殼的, 無殼的, 沒有人受的了的. 最後我還是想說: 有些無殼蝸牛是人生選擇, 不是宿命, 也不一定是失敗者. 操作有房者等於幸福, 成功的人; 無殼者等於失敗者, 追求不勞而獲的人. 這種二分法不是建商, 投資客最想塑造的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