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新聞有沒有人看到?
目前感想:奇奇怪怪的證照又多一種了。
原地重建、老屋拉皮 庶民版都更明年推出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2010.05.16 03:19 am
目前老舊社區都市更新多由建商或財團發動,且集中在台北縣市。內政部營建署擬推出
「庶民版」的都市更新計畫,自明年起,由政府雇用專業團隊,輔導民眾自力更新,包
括原地重建與老屋拉皮。
營建署官員強調,為了讓民眾不受制於建商或財團,「別讓都市更新成為投資者的天下」,
未來營建署將在全台各地推動「都市自力更新推動計畫」,一切將由社區民眾籌組的都
市更新會進行細部規劃。
民眾自力更新計畫分為兩大類:一是原地重建,政府將加強培訓「都市更新規劃師」、
「社區規劃師」,並授予證照,輔導成立專業整合機構,透過專業人士進入老舊社區協
助整合住戶意見、舉辦說明會,研提未來重建的基本計畫,這個階段民眾最多可向營建
署申請一百萬元的補助;未來民眾申請組織都市更新會,可以再申請十五萬元的行政費
用補助,合計兩者補助上限為一百十五萬元,預計兩年補助兩百件。
等到原地重建總體計畫成熟後,再評選合適的建商進行工程。官員說,這樣的都市更新,
可讓住戶發揮創意,所有的細部設計如電梯、中庭、地下室等格局,都將符合住戶期待,
不再侷限於建商的制式規劃。
營建署還將協調金融機構,提供住戶申請都市更新的相關費用融資優惠貸款、並提高貸
款額度;另外,修訂都市更新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允許以貸款或墊款方式,提供
住戶參與都市更新所需費用或補貼融資利息。
第二類是老屋整建拉皮,針對不符合都更資格的老舊建築物,可由其大樓管委會或都市
更新會,會同由具證照資格的「社區規劃師」整合社區居民意見,提出整體整建維護設
計申請,這個階段可向營建署申請最多五十萬元的補助,預計兩年補助四百件。實際動
工階段,營建署也將補助最多百分之四十五的工程經費,每案最高不超過一千萬元,預
估兩年補助兩千戶。
【2010/05/16 聯合報】
削弱建商主導 學者肯定
【聯合報╱記者何醒邦/台北報導】
2010.05.16 03:19 am
營建署擬推出庶民版的都市自力更新計畫,學者多表肯定,但也提醒要注意配套措施,
而且專業團隊也需建立公信力,避免淪為建商代言人。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說,這個計畫的方向是對的,因都市更新現況經常是建商與
地主談不攏,也多由建商主導,若能由地主主導是好的方向,但關鍵仍在於有協商機制、
有中間的溝通平台,才是核心。
但張金鶚認為,作法上可以再討論,例如補助的正當性沒有被明確釐清,同時要避免只
針對某些人補助,最後還需建立評鑑制度,因最後能產生多少效益,還有待觀察。
玄奘大學財金系副教授花敬群也贊同計畫方向與概念,認為民眾自力更新才是正道,但
要注意細節,不然將徒增凌亂。他指出,政府雇用專業團隊輔導民眾自力更新,專業團
隊雖有公益成分,但確實也有商機;因規劃師介入社區當顧問,涉及社區權利義務,此
時就要避免規劃師淪為建商代言人,且公信力一定要夠。
另外,他也說,政府通常是花了錢,但成效如何再說,千萬不要讓單純的補貼變成利益
爭奪,反而更複雜。
住商不動產行銷主任徐佳馨則認為,可能靠此方案的庶民沒那麼多,因拉皮與重建不是
錢的問題,而是共識的問題。另外,政府創造規劃師的職稱與就業機會,就要有妥善規
劃,要注意別被銀行、建商吸收。
台灣房屋不動產研究中心執行長邱太←表示,此計畫應可避免建商分食住戶過多的容積。
住在新板特區周遭老社區的劉姓民眾表示,官方願意補助很好,但一百萬元補助金額有
點少;而有專業規劃師則很不錯,因有些無良建商會用哄騙方式讓住戶簽下同意書,開
出空頭支票,兌現與否不得而知。
【2010/05/16 聯合報】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