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上一代與這一代的論戰 大家不要鑽入細節的牛角尖以總經的觀點而言 一個國家要成長進步有兩個指標 A是經濟成長率 B是貧富差距率過去台灣兩者能兼顧 所以大家辛苦的很快樂現在的台灣跟美國一樣只有經濟成長 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理由是成長的果實百分之80集中在大企業 老闆階級 和資本利得者 只有點分配給中下階層才會有今不如昔之嘆 我想政府的責任就在於如何讓兩者兼顧 而非一味追求經濟成長
十分同意貧富差距會造成國家社會的動盪當大部份人都是中產階級,貧富差距縮小,辛苦一點背個房貸也很樂意阿也十分認同最新一期的天下雜誌報導...税制不公讓台灣淪為不義之島受薪者支撐起政府大部分的稅收..但是政府卻一直圖利企業,美其名是幫勞工創造就業機會就算真的創造了就業機會,税還不是往受薪者身上抽...一塊錢都跑不掉結果資產者富者恆富.可以享受優惠,還可以請會計師節税..勞工受薪者想要翻身卻是越來越難.
套句開版大的話:一個國家要成長進步有兩個指標 A是經濟成長率 B是貧富差距率今天上班途中聽到98.1廣播;中國-發動當今經濟復甦的主要引擎經濟成長率最高卻也是亞洲地區貧富懸殊最大的國家我的一問:要縮小貧富差距不是共產的終極理想嗎?
環觀現今的經濟情勢,台灣勢必要加入國際經合組織;做為國際社會的一員但是許多地區型的傳統行業尚未做好準備;起碼要有轉型的準備開放市場與簽訂合作備忘,對於國家或許有利;尤其對於貿易依存度97%的台灣所以我的第二問:以總體經濟論國民生產毛額增加了對於個體戶都是有利的嗎?(或許都肥到董仔!瘦了小民呢!)
共產是一種理想歷史已經告訴我們那是不可能的現在的共產中國早就不是教科書裡的共產中國倒是小弟對中產階級很有興趣.剛剛查了一下中產階級世界各國其實沒有明確定義但是還是有一些簡單的區分法則.政府每年都會統計家庭所得.然後分為5個級距通常收入排在2.3.4級距中的約略可以稱為中產階級小弟稍微查了一下.但只查到台灣96年家庭所得收入總計在第一級距是36.9萬(最窮)在第二級距是68.8萬在第三級距是96.3萬-------->最接近中產階級在第四級距是129萬在第五級距是223萬(最富)很有趣的數字.前面1-4級.每級相差都約30萬左右.但是在第4級要跨入最富的第5級卻差了近100萬這說明了什麼呢????應該都看得出來吧
j594168 wrote:套句開版大的話:一個...(恕刪) 中國貧富差距大有很多原因:人口太多 幅員太廣 國家剛脫貧 所以沿海先富 內陸後富不過近幾年我們看到共產黨近幾年很努力在降低貧富差距 :西北大開發 西南大開發 內陸交通開發資源下鄉政策到最近打房政策 相反的 國民黨卻是背道而馳的 所以現在越來越有1949的感覺了
john6517 wrote:其他非共產社會...(恕刪) 我想大中華文化就是喜歡集大成吧!老實說,三民主義不就是東抄一點、西抄一點、再加上一些國父自己的見解組合而成的嗎?三民主義不是共產主義,但是也不能否認,三民主義有加入共產主義的部分想法
ihankchen wrote:我想大中華文化就是喜歡集大成吧!老實說,三民主義不就是東抄一點、西抄一點、再加上一些國父自己的見解組合而成的嗎?三民主義不是共產主義,但是也不能否認,三民主義有加入共產主義的部分想法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