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w.com.tw/article/pr.jsp?id=40713
上略
他收到通知,十年新的房子已被台北市政府以「建築物因年代久遠有傾頹或朽壞之虞、建築物排列不良或道路彎曲狹小,足以妨害公共交通或公共安全」劃定更新。
下略
-------------------------------------------------------
前幾年,我家老舊(20幾年)的公寓也想跟建商談都更,
我是屬於贊成的一方,希望政府公權力能介入將那些不積極參與都更的鄰居也強制拆除,
但後來想想,人家也有權利保留現在的居住環境,也許不夠新不夠豪華,也許沒有停車位,
但那是人家溫暖的家...
不過,看到天下雜誌這篇報導,真的令人嘆為觀止,
台北市政府如此有效率? 可以將10年的房子劃定更新??
為什麼這麼明顯的圖利事實沒有任何人追蹤報導,不會是天下雜誌報錯了吧?
很好奇是那個地段那棟房子?真想去看看
道路彎曲狹小,足以妨害公共交通或公共安全」
我也很希望,未來5年後會有人來談改建,
畢竟,舊房子的問題很多,
比方說結構及管路,還有樓下的違建「大方地完全佔用」防火巷...
如果可以換到一間新房子,坪數相當且附車位,
那我一定雙手贊成。
a4b4c4d4e4 wrote:
我覺得天下講的那個個案背後還有其他的故事
但為了包裝該期封面 所以報導方向有意的引導到去support該期封面的中心思想
十年的房子就可以都更成功? 我真的有點懷疑
恕刪)
我贊成您的說法,
因為就我的所見所聞,
長期以來,只有聽過因「釘子戶」而敗壞一個社區的更新,
幾幾乎不太能相信,一個「十年的房子」單純就因為「建商的利益」而獨排眾議更新。
再者,
當5分之3的鄰居都贊成「一個"十年的房子"」更新時,是不是真的代表,這些住戶認為更新是極有必要的?
畢竟,
那5分之3的鄰居應該也都是升斗小民,那些房子也是人家安身立命的所在。
所以,
我也懷疑天下雜誌是不是少了一個「dig」真相的動作???
歐洲很少有地震,除了有活火山在附近的地區,會因為火山爆發而引發地震外,很多人一輩子沒碰過地震。
照台灣目前的RC建築規範強度,拿到歐洲去,不要說百年了,撐個兩百年都沒有問題!
可是在台灣,耐用年數只有50年左右,為什麼?就因為台灣位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大小地震頻繁。
請問,老舊建物該不該做都市更新?
此外,翻新有其限制,時代在進步,不管是材料、設計、工法也都日新月異,
把發展成熟的市區中有限的建地,做最佳最有效的使用,才是都市更新的初衷。
所以說,都市更新的方向絕對是正確的,至於天下雜誌說的內容,我還沒時間看,所以暫時不予置評。
有弊端,就要去改正,但不要因噎而廢食
erskine wrote:
歐洲很多中古世紀小城,還有歐洲各大城市的市中心,都符合上述條件。
不知道羅馬、巴黎和倫敦如果也按照這個標準作「都市更新」的話,會變成什麼樣子?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