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房價十年不漲之謎
為何國內保障房建設陷入了“越喊越消極”的怪圈?與上住房保障做得出色的相比,我國嚴重依賴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正是最大弊端。以德國為例,德國憲法明確規定德國是一個高福利,與醫療、等一樣,保障居民住房是聯邦政府首要的政策目標之一,不把住宅建設作為增長的"支柱產業"。
正因如此,德國政府住房保障制度向低收入家庭傾斜,如在柏林,單身居民年收入低於1.7萬歐元(約16萬元人民幣)、兩口之家年收入低於2.5萬歐元(約23.5萬元人民幣)的德國公民,都可以申請“福利住房”,德國政府是以低於成本的租金供應給低收入居民的。
據悉,德國政府目前已建成使用的“福利住房”已超過1000萬套,占到全德家庭總數的41%以上。
除此之外,德國還規定自有自用的住宅不需要交納不動產稅,只交納宅基地的土地稅。用於出售的房地產首先要繳納評估價值1%-1.5%的不動產稅,房屋買賣還要交 3.5%的交易稅。如果通過買賣獲得盈利,還要交15%的差價盈利稅。德國法律還規定,對於房價、房租超高乃至暴利者要承擔刑事責任。
正是得益於強大的住房保障體系以及民生為導向的房地產政策,德國各級政府都不敢通過抬高地價和房價來增加稅收,德國民眾購房意欲也不強,德國房價十年來幾乎沒有漲過.
放棄房地產“支柱產業”是關鍵
http://www.chinesebiznews.com/index.php/component/content/article/49-dic/10146-2010-04-08-12-41-27.html
蘋果日報| 20100410 | 壹 ...
2010年4月10日 ... 根據永慶房屋的調查,10年的時間,北市房價由平均每坪21.7萬元,漲到今年2月份每坪44.6萬元。而德國首都柏林目前一坪的房價才25萬元台幣。為何德國房 ...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426351/IssueID/20100410
房市理財
新加坡國宅佔85% 台灣僅3.5%
北縣平價宅拼命蓋 學者轟:炒房才是問題
2010年04月11日蘋果日報
江碩涵╱台北報導】台北市中心房價高,民眾買不起房;政府為了解決民眾購屋需求,除了桃園龜山外,預計在北縣新店、新莊、中和、板橋興建更多平價住宅。相較於香港房屋5成是國民住宅,新加坡則有85%,台灣僅3.5%國民住宅,明顯偏低;學者直批,「一味地在偏遠地區蓋平價住宅,根本就是落後的行為,應思索如何在市中心創造更多居住空間。」
解決民眾住房
台灣早期也有國宅制度,但只有市中心國宅銷售狀況佳,中南部國宅至今餘屋仍賣不掉,甚至得委託代銷公司銷售,沒想到國宅停建10年,政府又提出類似國宅的平價住宅政策。
玄奘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花敬群分析,行政院提出興建更多平價住宅,不僅類似過去失敗的國宅政策,且一味提高供給,沒有考慮到房市問題並非供給不足,而是市中心房價炒太高,興建平價住宅無法正面解決房市問題。
國宅轉手漲數倍
淡海新市鎮離市中心遠,大樓餘屋量多。黃競鋒攝
其實,台北市國宅在市中心房價高漲的情況下,經過多次轉手,早已漲了好幾番,真正的中低收入戶根本無法住進國宅;台北以外的國宅多位於偏遠、無生活機能的鄉市鎮,無法滿足民眾居住、工作、生活需求。花敬群分析,大台北地區中低價位住宅供給不多,政府應該在北市中心提供更多出租型住宅,供民眾居住選擇。
亞太地區的香港、新加坡、日本、中國、韓國不僅有國宅概念的社會住宅政策,當地政府也提供大量出租住宅,讓年輕人能住在城市,滿足工作居住需求。中國閩南大學文化研究系講師葉蔭聰表示,
香港目前有5成以上的住宅是由政府興建規劃的國民住宅,其中出租型「居屋」佔80%,其他才是出售型的「公屋」。
日本有市營住宅
葉蔭聰分析,1950年代起,香港政府為了解決人民居住問題,在城市中大量興建居屋、公屋,提供人民租屋、購屋;目前香港市中心較老舊的公屋都陸續重建、改善,繼續提供社會住宅讓中低收入戶租用,市中心私有住宅則交由市場機制決定。新加坡則是全國國民幾乎都住在政府提供的組屋內,只有少數有錢人選擇私有房屋,但得負擔高稅金。
1970年代,日本也興建大量的「住宅公團」,由政府出資的特殊法人日本住宅公團興建,以比市價低廉的價格出售給年輕人,也有由市政府興建的市營住宅,提供市民購屋。
東亞各國國宅政策
◎台灣:
˙國宅:早年政府大量興建;僅市中心國宅銷售一空,轉手售價不輸一般住宅,中南部國宅餘屋多
˙平價住宅:捷運機場線A7站蓋4000戶平價住宅,每坪定價18萬元,略高於市價;新店、新莊、板橋、中和將再釋出國有地興建
◎香港:
˙公屋:佔國民住宅20%,提供給中等收入者,比私有住宅便宜;目前已不再提供公屋
˙居屋:佔國民住宅80%,出租給中低收入者;目前市中心土地少,政府開始在市郊建居屋
◎日本:
˙團地:由政府出資的特殊法人日本住宅公團興建,以比市價低廉的價格出售給年輕人,被稱為住宅團地
◎新加坡:
˙組屋:大部分人住在政府提供組屋,且規定嚴格,屋主住滿5年才可轉賣,1個家庭只能有1間組屋
※資料來源:《蘋果》採訪整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