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教國宅回歸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有什麼好處?

老爸住的國宅前一陣子為這問題吵的沸沸揚揚
簡單來說
就是台北市都發局想把國宅管理這塊燙手山芋丟出去
所以就讓國宅住戶自己決定要不要回歸成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簡單看一下,
最主要差別是國宅基金(當初買國宅時,由住戶付的錢提撥幾趴出來的)

本來是管委會有啥大筆支出或建設,要跟都發局申請,都發局審核通過才可以動用
回歸公寓大廈後,這筆基金會全部撥給管委會,要怎樣動用就跟一般公寓大廈一樣,隨便管委會了

怎麼看都覺得回歸後,管委會有人要上下其手就更容易、撈更多....
到底國宅回歸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有什麼好處?或是還有啥壞處呢?
2009-10-20 19:25 發佈
您說的地方好像是我目前的居所
看了一下 至少還有2.5億基金

可是管委會委員選舉都難產

不像有啥好處可撈
1. 回歸後基本上為一般買賣,不受國宅條例限制(例如二年換手限制,條件資格問題等....)
2. 原來是管委會向都發局申請修繕經費,都發局核可後錢進廠商,回歸後2.5%看還剩多少(因為過去可能申請或用過)
在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通過後,都發局國宅處就會把錢匯給新成立管委會,從此,一切以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為主
管委會對所有經費,收支等自負盈虧,所有事務,住戶自決.,一切與國宅處再無關係
3. 政府不再「包養」國宅一輩子,使用者付費
4. 有可能那2.5% 返還給住戶,免得錢大傷腦
5. 若真有2.5E,其實台北市應該就那幾個有可能而以,2.5e太巨大,值得貪心的人冒險
6. 若真連管委會都難產,社區住戶不團結,這個錢不會撥下來,就算一時間產出了,但溝通沒做好日後麻煩多
7. 主委若搞政治易形成濫用

太多戶真的很難搞,錢多問題多,建議先切成幾個單位 (Block , 或什麼 A B C ...區的),再各區自己運作
(我不懂怎做,不過單位太大,戶數太多只會一堆負面影響)

我公館健軍的,幾年前這些動作找們社區就都做好了,現在一切以管委會運作為主,目前為止,管委會運作算是
很正常,也很儘責,大家願意為社區付出,許多人都輪了幾次委員了


frainlll wrote:
我公館健軍的...(恕刪)

健軍國宅,環境不錯喔!B基地的管委換還將國宅名稱改為 "台大樸園"。
房價也翻了好幾翻,國宅承購戶承購的價格 600萬左右 到現在的 1600萬上下。

chih0106 wrote:
健軍國宅,環境不錯喔...(恕刪)

嗯,我正是 B 基地的的第一手,2002年左右買的,至於行情,就我所知,目前應該在您所說的之上

以主題來說,用公寓大廈比國宅條例來得好,而且好很高 !
從我們的經驗來說的話是這樣, 只要內部管理好,住戶素質夠的話
對房價有很大的助益



請問一下健軍國宅是幾年呢?
我覺得國宅改公寓大廈其實不好耶...
等過了保固年限20年就會看到很多問題,
到時不是退回來的維修補助款可以解決的...
感謝各位大大的分享

其實有沒有回歸跟一般買賣本來就沒差,因為現在住的早就超過兩年,已經可以自由買賣,也沒有條件資格限制。

看來給政府包養還不錯,不然管委會亂搞的話就麻煩了。

聽老爸說,現在就是聽說主委操控一切,住委難產就是因為沒人想去淌這渾水,之前有住委跟他持不同意見,主委就直接解散管委會重選。社區園藝沒有透過主委找要花錢的廠商,而是其他熱心住委找政府贊助免錢的(花博會計劃),主委就處處制肘。原本只是要開住戶大會(國宅的)討論車位,主委卻偷偷把名稱改成區分所有權人大會(公寓大廈的),想要偷渡改制成公寓大廈管理,看來幾億元的誘惑,對有心人真的很可怕~~

to teddybaz 大大

您跟我老爸可能是鄰居~~~雖然我老爸最近一直唉哀叫,說管理搞的亂七八糟,很煩,很想賣掉搬家~~不過看來還在政府包養期間內,應該還不會出啥大樓子~~ 應該還會當個幾年鄰居 
shiola wrote:
請問一下健軍國宅是幾年呢?
我覺得國宅改公寓大廈其實不好耶...
等過了保固年限20年就會看到很多問題,
到時不是退回來的維修補助款可以解決的...


健軍目前約八年多,整體來說還算新...不過還是必需說,管委會/住戶素質 真的很重要
通常一般講健軍都是講 ABC 三區,尤其 B 及 C 區 (A 區有其狀況及敗在管委會及社會局)
健軍
其分布基本為
======================== 汀州路
AAAA CCCCCCCCC ||
    CC      思 自來水園區
    CC      源
B  B        路
BBBBB CCCCCCCCC ||
================小馬路
台大水源校區 (台大BOT,
太子學舍,己全部完工,滿租中)


一般外面房子的保固期就我自己第二間房子所見是二年,二年內理論上建商要處理
不過處不處理或弄得好不好就難說了,且更沒有 2.5%的公共基金,這個造成最大的
差別, B區不論幾坪型,都只要月繳 740, C 區 750元, 如果你權狀50p,
管理費只要 740, 而且130戶左右公共基金一千多萬...

國宅不管如何,一般保固只有三年,也就三年內可以找原承造廠商回來處理問題,
只要將具體事宜向國宅處反應即可.超過三年,連國宅處也不收的. 但是重大問題
國宅處多少要負一些責任,但好像也沒怎麼發生過,錢放在國宅處 (2.5%),也只是
國宅處用住戶的錢幫大家維護而以,間接造成的觀感就是公家在照顧私人的房子...
至於錢用完怎麼辨的問題我就不清楚了,這可能要老資格(稍舊)出來說了.
漏水問題我不知道其他的狀況,我有印象的是管委會共有3-4次的處理記錄
(次數個人不敢保證完全正確,但這問題都是管委會負責的)
以 130戶,八年多的房子我不知道機率算高或低 ? 本來就不是豪宅...以此而論,
CP值是否合理個人也不知道,以我們的二房來說,1.3Y的屋齡,二次漏水,35戶
每坪63萬,二次漏水是一次建商收工問題,一次是某戶防水層破了,建商完全負責,
似乎也不算高! 但別的國宅此數據如何個人無從得知,也沒有特別留意!

至於健軍相關管委會,就我印象中,其會議記錄都張貼於門外之公布欄,但 B 區是
門內公布欄, 若有朋友到公館附近逛街,在熱烈一番拉面店就很近了,在發現義大利
面的路口也看得見. 走過去看一下會議紀錄講什麼倒也還不遠,




C區不是國宅,國宅是A,B區.C區是屬軍方不對外販售.
86939053 wrote:
C區不是國宅,國宅是...(恕刪)

C 區就我來看沒有什麼差別,一樣自由買賣,只有一開始時由原卷村戶或是軍職相關人員承購
C 區一開始一樣有許多權利金戶, 就實質來看沒有什麼差別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