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關於都市更新---來潑冷水的

最近看到很多人在討論,因為都市更新,所以很多舊房子漲價漲得不像話(價格已經顯不合理),提供幾個觀點給各位朋友參考:

1.都市更新成功率很低

根據我手中的資料,97年8月前,台北市都市更新共申請約300件,實際核可數為59案。通過率只有20%。
臺北縣到本年9月共申請98案,核可案件只有23案,通過率23%。通過,還不代表一定OK,還有少部分釘子
戶的問題待解決。(通常都是實施者想辦法疏通掉,想當釘子戶,還要先看看屁股有幾兩肉為宜)
PS.如果扣除因為921、331地震的因素,實際通過數更低!(最新的說法有說成功率不到5%的)


2.多數決只假象,實務上政府公權力並無介入處理之案例

都市更新最怕的是釘子戶,雖說釘子戶依都市更新條例,可以請政府代為徵收。但是因為徵收產生的後遺症很
大,目前並無實際執行案例。根據小弟閱讀到的資料,將來即使政府要介入處理,也僅限於釘子戶的比例很低
而且同時戶數也要很低的情形。所以都市更新的多數決,只能解決申請面的程序問題,對於實質的推展,並無
太多助益。

3.都市更新賺好幾倍?

不要被少數的案例蒙蔽了理智,人家的房子是在商業區(可增加整體容積)、剛好面臨永久空地(沒有他不行),有
其法令上的特殊優越性,現在一建坪要換回來一建坪,應該沒有那麼容易。

參加都市更新,也許可以多賺個幾百萬,但是要算倍的,有點難。而且還不一定成功!

4.怎麼玩都玩不過實施者

都市更新是一種知識經濟。沒有掌握專業,玩不贏建商(實施者)!建商背後都是法律、建築團隊,都是顧問公
司。隨便丟幾個名詞,就把你玩死了。

5.看得懂下列名詞的朋友,才建議你投資可都市更新的標的,以免上錯船

都市計畫、更新地區、更新單元、都市更新概要、更新事業計畫、權利變換計畫、更新會、實施者、重建、整
建、維護、容積獎勵、停車獎勵、容積移轉、計入容積面積、不計入容積獎勵面積、風險利潤率、營造成本、權
利變換費用...

2009-10-12 13:1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都市
nicebalabala wrote:
最近看到很多人在討論...(恕刪)


照這麼說
玩都更
不如去玩股市
股市波動大、變現快、投資金額可大可小!
都更期程長、利益實現緩慢、投資金額大。中間還常常會有法令變更等無法掌握的因素!
之前和建商聊到,200戶的舊大樓,和20戶的舊公寓,舊大樓改建反而比舊公寓合建容易…

因為在住戶都有改建共識的狀況下,200戶的舊大樓改建後原來1樓就分到1樓,5樓就分到5樓,
然後剩下多蓋的高樓層就是建商的,一坪換幾坪大家都一樣,比較不會有不公平的問題。

20戶的舊公寓群,每戶大小坪數樓層都不同,大家都想多凹好條件,同樣是一樓為什麼他就可以分到店面,
我就分不到,然後為什麼他1坪換2坪,我就1坪換1.8坪…等等,反而不好整合。
之前和建商聊到,200戶的舊大樓,和20戶的舊公寓,舊大樓改建反而比舊公寓合建容易…

--------------------------------------------------------------------------------------------------------

所以現在買新大樓比較滑算~
住爛了又可以馬上都更~
這算洗腦大家買大樓不用擔心不能都更的問題嗎?~
tommycheng wrote:
之前和建商聊到,20...(恕刪)


這個說法有問題.

你所說的20戶舊公寓會有的問題,200戶大樓都有.

而且問題更複雜.

人的問題就是最麻煩的部份,戶數一多,麻煩也多.
舊大樓要改建,大概是不堪使用+都更容積獎勵,才會吸引建商。
所以如果仍堪用,通常改建的機率不高。

不過不堪使用的舊大樓,會有人想買嗎?
舊大樓要改建,大概是不堪使用+都更容積獎勵,才會吸引建商。
所以如果仍堪用,通常改建的機率不高。

不過不堪使用的舊大樓,會有人想買嗎?
------------------------------------------------------------------
現在是開流行始語無倫次跟自問自答嗎??
nicebalabala wrote:
最近看到很多人在討論...(恕刪)


寫的落落長 沒看完

我的見解. 法令是隨現實修正的 必要時公權力也會發揮作用

都更的範圍會越來越大 條件 越來越寬鬆 執行更有效率

這是市容和危樓的問題 再過個幾十年 台北總不能看起來像廢墟吧

今天報紙有看到.....政府針對釘子戶也會強制拆除喔~

不過有前提啦....一定要面積夠大...戶數要超過100戶...聽說只要85戶同意 就有達到戶數的這個標準

剩下的15戶就可以強制拆除改建.....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