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專家、台灣房屋首席總經理彭培業表示,一旦取消優惠房貸,受薪家庭、中產階級將首當其衝,可能因此拉長觀望期甚至打消購屋念頭。
但他也強調,房地產市場好壞關鍵仍在兩岸議題,年底之前是否能簽訂ECFA、金融MOU,簽訂的內容是什麼,如果合乎市場預期,市場信心不會受到影響,房價也不會因此下跌。但對投資型商品,例如坪數少的小套房,就可能會受到政策打壓。
彭培業表示,購屋能力包括自備款及償還房貸能力,政府取消優惠房貸,在高房價時代,無疑是拉高購屋門檻,降低民眾購屋意願。
他認為中產階級,受薪家庭將受到最大影響,因為這一族群的購屋計劃中,房貸負擔是一大考量,少了優惠房貸,可能暫緩購屋腳步。至於產品,則以中低價位或中南部住宅會受到較大衝擊,中南部雖然優惠房貸額度只有300萬元,但一般住宅總價也只有3、400萬元,取消優惠房貸,形同房貸升息。
彭培業分析,政府去年9月推出的第1波低利的優惠房貸,讓下跌的房市獲得支撐,今年4月的第2波,則在大陸觀光客來台大增以及遺贈稅調降等多項作多政策同步激勵下,為房市掀起新一波熱潮,效果極為顯著。
淡大莊孟翰:市場回歸正常 有利房市
淡江大學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表示,政府傾向優惠房貸不續辦,讓這段時間來一路作多房市的政策,出現了轉向的可能性,但這對房地產反而是有利的,可讓市場回到正常,熱門區段不再陷在閉鎖效應死水之中。
莊孟翰表示,優惠房貸對中產階級購屋有著極大的幫助,對經濟成長也有貢獻,但後遺症太大,房價該跌時跌不下去,反而陸資題材一發酵,又成了助漲工具,造成現在大家難以承受的高房價。他說過去政府一路作多,但這兩周似乎已嗅到政策轉向的味道,兩周前營建署開會就針對補貼制度或保証保險制度進行討論,他提出應分高中低所得,高所得不理他,中所得族群另採成數保險制度,低所得則是租金、購屋房貸雙重補貼,當時雖未做成任何決定,但已可看出政府開始認真看待優惠房貸的後遺症問題。
他說,優惠房貸對政府財政是以小換大,絕對是划得來的,一戶只補一些利息,但卻有契稅、增值稅、印花稅、增加的房屋稅、地價稅可收,不只可以COVER,還有賺。此外以一戶裝潢費用75萬元,2000億可貸到6.5萬戶,就有4、500億,換算GDP約可增加0.33個分百點,兩波下來,就可讓GDP提高0.6~0.7個百分點。
莊孟翰表示,長期政策做多造成房價大漲,北市不僅是土地閉鎖不流通,連房子也出現閉鎖情形,本來三房換四房,應把三房釋出,現在則是多買一戶,後面的人根本買不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