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看到報導說台北市XX區現在成交價這個月是OO萬了
但在現在高公設比以及含車位的算法
有時真的覺得房價跟本就是亂算的
舉個例
昨天在某房仲網上看到一個case
地點在南港運動中心旁的5年的新屋
76.2坪3755萬,所以網頁上寫一坪是49.41萬
再往下看此case的資訊
3755萬含車位180萬
公設31.09坪含車位12.23坪
每次看到這種寫法我都很懷疑...這樣算怎麼對!?
76.2-31.09,室內只有45.12坪左右
只扣車位好了,是64坪,車位180萬,所以64坪是賣3575萬
也就是一坪是55.8萬
再算住戶實際住到的好了,3575/45,一坪79.67萬,接近80萬呀
最後一個算法當然是我私自發明的:實際付出價/實際住到的坪數算法,就當我唬爛好了
(但是其實如果是我買這間房的話,我心理的感受是我花了80萬/一坪,來買這間屋)
所以,如果說第二種算法才是對的,那麼我們接觸到的報紙或地產資訊說台北市XX區現在成交價這個月是49萬
不就其實是個錯誤訊息!?實際上是55.8萬才是
我更不解的是,為何明明在總價處寫的很清楚,車位一個180萬
但拿每坪49萬去乘上此案的坪數卻可以把車位加進去??
正確的算法不應該是:
一坪49萬,室內含公設為64坪,所以49x64=3136萬,加車位180萬=3316萬才對嗎?
足足比原來開價少了439萬!!!
車位180萬/12.23坪,要算坪,一坪是14.71萬而已耶,為何可以在算總價時拿來乘上49萬?
房子算"坪",車位算"個"才對吧
換個方法看,如果是總價沒錯?那每坪也應該標示為55.8萬才對呀
有沒有大大知道法規到底是怎麼規定算法的呢?
建商或房仲這樣標價真的沒問題嗎?
不知道各位的看法是怎樣?
還是說這就是個不成文的規矩,算單位價格時把車位含入讓每坪的價格比實際低!?
這樣也只不過是騙騙銷費者來看看,如果真要買,這種把戲很容易就拆穿啦
一個如果預算只能買每坪49萬的屋的人,看一看想一想發現其實要貴6萬,那很有可能就不買了
標價這樣標到底有什麼意思? 浪費大家時間而已,不是嗎?
serenesky wrote:
常常看到報導說台北市XX區現在成交價這個月是OO萬了
但在現在高公設比以及含車位的算法
有時真的覺得房價跟本就是亂算的
舉個例
昨天在某房仲網上看到一個case
地點在南港運動中心旁的5年的新屋
76.2坪3755萬,所以網頁上寫一坪是49.41萬
再往下看此case的資訊
3755萬含車位180萬
公設31.09坪含車位12.23坪
每次看到這種寫法我都很懷疑...這樣算怎麼對!?
76.2-31.09,室內只有45.12坪左右
只扣車位好了,是64坪,車位180萬,所以64坪是賣3575萬
也就是一坪是55.8萬
您說的是小黃-永X 吧?
您發現的這個問題我幾個月前就注意到了,
稍微腦袋清楚一點,小學加減乘除有學過的
人看到就知道有問題了.但永X還是就是這樣
寫..明明亂寫很大還把數據都列出來怕你驗
算不出他們亂寫.明明一坪的單價就遠不止他
們寫的數字.
永X也因此暫時被小弟列為拒絕往來的房仲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