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鶚說大眾對房地產資訊不透明、不對等
剛聽到這話有點不解,台灣資訊發達怎麼還會不透明、不對等?
刻意觀察了一陣子才了解他在說甚麼
房地產商及房仲可花錢在新聞中做置入性行銷,情況非常嚴重
最近有兩則新聞都是房仲打的一則是內湖區吹捧內湖多熱多少上漲空間
另一則是天母店面有Sogo加持上漲了一倍
還有電視台報導三重Change連同業都來觀摩學習等等
連新聞被利用打廣告,製造房市利多消息 ,新聞從業人員真是墮落、沒有專業道德
我相信有很多人因此被騙趕緊買房
但是近期的房市交易撇開投資客
其實可以區分為兩大類吧
一類是因為低利房貸引出來的首構族
這一批應該才是張教授擔心的吧
擔心如果經濟景氣不好會有很多人斷頭
可是這幾個月還有一批人是悶了半年的換屋族
這群人大部分是四五十歲的一群
他們在二十年前購屋時台北的房價還算低吧
到現在在大台北地區的他們所擁有的房價不可能低於當時的買價
又因為累積了十幾二十年的財富
當人想往好的地段跟所謂的豪宅挺進啊
所以囉
我覺得戴德梁行的顏先生說的沒錯啦
買房子到頭來還是看地段
所以個人認為
有錢人買好地段的豪宅
錢較少的人切記在購屋時地段的思考比重至少要跟房屋高級與否比重一様
這樣房市下滑時不會被斷頭
也不會鬱鬱而終
所以我不覺得張教授講得一定對或一定錯
如果接下來房市真的下滑馬總統會請他當經濟部長嗎?
如果下滑我們還要謝謝他給我們危機意識買屋時多看多想多砍價
自由經濟下漲跌一定會有的啦
重點是自己不要變成犧牲者
如果真的跌
只要稱得住早晚有一天會回來的啦
所以我覺得張教授的重點應該是要大家量力而為
不是變成特定人的犧牲者囉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