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lover wrote:
老是講移工... ...(恕刪)
這就是兄弟你沒見識到洗世代的力量,就像烏克蘭現在因為戰爭很多地方是廢墟一片,也犧牲很多人。
但是在戰爭後,如果西方力量不希望烏因為經濟倒戈回去,沒意外會大力支持基礎建設。
所以這一代人戰死,但是下一代人會看到滿滿的市場機會。
同理。
現在移工是因為法律只能吸引普通人才,做的也是低階勞力,容易被貼標籤。
但是移工當中有努力的,就會翻轉這個過程,看看新加坡,看看英國。
移工 > 移民 > 新住民 > 台灣人
多元的社會就是這樣來的。
魯空腦神經治療科主任
JOJOJOKOKOKO wrote:
缺工,是因為現在工作選擇多,傳統的體力活,工作辛苦,沒人想做啊,晶圓廠,IC設計不耗體力,產值又高。
所以缺工跟少子化沒什麼關係吧。
你說對了!
合理的工作年齡,應該是二十歲以上年紀的人,少子化是最近一二十年的事,所以把現在的缺工,歸咎於少子化,其實是胡說八道!
台灣的人口密度之高,屬前球前幾名,某些埋怨缺工的,其實真正的原因不外是:
1.希望有更多的廉價勞工,能從事底層的工作!
2.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來為已經高到全球前幾名的台灣房價接盤,為台灣的地主、屯屋族、建商、炒房者,培育新的韭菜苗!
台灣利用人口紅利,固然帶來好看的GDP或經濟成長,但這最終結果還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如果繼續沉迷於人口紅利帶來的好處,未來要付出的代價就更大,等同是執迷不悟,現在的少子化、人口自然減少,就是一種回頭是岸!
這是學校學生產量不夠企業使用的問題,四大不會減班,每年畢業生就那麼多,是企業擴張速度太快,國際級企業,人才需求量也是國際級的,不是小小台灣可以填滿的,跟少子化無關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