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為什麼炒作/高價房地產會讓國家衰退?

michael.gallery wrote:
以這次規劃繳1000(恕刪)


你應該不太懂經濟,看看下面的理論,對你會有幫助:

先前有看到主計處一個統計,台灣地區,房地產佔每個家戶資產百分之四十六,而營建業佔GDP超過10%。

所以,只要房地產持續上漲,平均家戶資產就隨之增加,水漲船高的原理,這是輕輕鬆鬆就達成增加家戶資產最佳捷徑,也是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法寶,老外學不來的。
噗,您可以看看繼續用這套搞經濟後果是什麼,歷史有很多借鏡,國外防堵華人(外資)炒作也很多案例。
照您的邏輯,不論任何商品,反正每天加1%,加價賣往上攻就好,GDP每年都可以報復性成長。
一包香菸一百萬的年代很快會到來。
MICHAELCUB81 wrote:
你應該不太懂經濟,看看下面的理論,對你會有幫助:

先前有看到主計處一個統計,台灣地區,房地產佔每個家戶資產百分之四十六,而營建業佔GDP超過10%。

所以,只要房地產持續上漲,平均家戶資產就隨之增加,水漲船高的原理,這是輕輕鬆鬆就達成增加家戶資產最佳捷徑,也是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法寶,老外學不來的。
michael.gallery wrote:
噗,您可以看看繼續用(恕刪)


一般商品要持續上漲,有點難度,原因:有其它替代性商品及可以進口等(或增產,如這次的國產口罩),所以要不斷漲價有難度。

但房地產不同,它無法進口,台灣土地雖不少,但建地有限,經政府相關部門及民代建商精算後限量釋出,較易控制供應量。

並且最大的不得不漲原因是人口增加帶來的需求增加。

汽車貴,你可以騎機車,也可以搭大眾運輸系統。房子貴,你可以租,只是租金也可能上漲。

總之,只要人口持續增加,住屋就會持續有需求,人口增加越多,需求就越多,越供不應求,房價就越高,家戶資產就越高。

你講的是GDP增加,我覺得一點都不重要,資產的增加才是重點。

完美的國富論,對吧!

有句話,你得承認,它有道理:
打不贏,就加入它!
人口增加!!你說到重點了。
歡迎看看: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4%BA%BA%E5%8F%A3
幾個重點:
1.生育率1.05,也就是說平均一對父母只生1.05個,簡單的說目前趨勢幾乎對半砍的狀態,且持續下降中。這樣是實際增加?還是大量的老化且未來堪慮持續大減中?
2.高齡社會,簡單的說,低付出的人漸漸增加,青壯派逐漸減少,生產力與貢獻度下降,資源往付出少的人身上靠,而這些付出少的正不斷用歪理洗腦從你的口袋掏更多。
3.35~59歲這個族群最為龐大,10年後,20~35歲的人將更難支撐老化的多數人口
另外您可以再和薪資所得數據以及物價指數都比較分析一下。

人口紅利快速下降且老化,加上競爭力與生產力也下降中,如果大家還是一窩蜂的拱一些內"虛"的地方而不把資源帶到更有產值與競爭性未來性去擴大內"需",那台灣加速滅亡。
這也是本篇討論的重點(標題),並不是很單純的告訴我們經濟學就是如何?人性就是如何?拿更多就是贏拿太少就是魯?這樣的謬論。若我們只這樣看,乾脆開放無政府狀態看誰槍比較大誰比較狠可以搶最多殺最多。
只是在思考怎麼能讓國家長遠的走下去,不是繼續歪風的炒作再炒作。
10年、20年之後,若房地產持續往上炒作10~20年,我無法想像青壯派的我未來如何養兒育女,為什麼要生他們出來一個繳稅去養三四個老人?還得扛超過薪資負擔的超高房貸?

是見樹還是見林,我相信林百里董事長是見林的角度所以當初沒有去炒作房地產。

MICHAELCUB81 wrote:
一般商品要持續上漲,有點難度,原因:有其它替代性商品及可以進口等(或增產,如這次的國產口罩),所以要不斷漲價有難度。

但房地產不同,它無法進口,台灣土地雖不少,但建地有限,經政府相關部門及民代建商精算後限量釋出,較易控制供應量。

並且最大的不得不漲原因是人口增加帶來的需求增加。

汽車貴,你可以騎機車,也可以搭大眾運輸系統。房子貴,你可以租,只是租金也可能上漲。

總之,只要人口持續增加,住屋就會持續有需求,人口增加越多,需求就越多,越供不應求,房價就越高,家戶資產就越高。

你講的是GDP增加,我覺得一點都不重要,資產的增加才是重點。

完美的國富論,對吧!

有句話,你得承認,它有道理:
打不贏,就加入它!
2020年,台灣自然增加人口正式向下沉淪,2020 前五個月份少了0.91萬人,預計整年少 1.5萬~2萬人口

預估 2030年,一年減少20萬人,預估2040年全台人口約 1800~2000萬之間.....

除非開放移民,不然台灣總人口會停在1200萬人之間.
其實香港就是台灣的借鏡囉~
我不是說政治,
而是說炒房的下場。

香港回歸後,
富人想盡辦法通過利於炒房的法條,
搞到最後,香港的年輕人是已經放棄買房了,
永遠只能租房,而且是鳥籠。

近幾年,板橋、土城紛紛出現總價900萬,權狀2X坪,實際坪數12坪左右,只能搞個1+1房;
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1層10戶左右,不像家,比較像是宿舍。
有沒有覺得,離鳥籠不遠啦~~~
香港的薪資水平還是比台灣高的,台灣.....p
房價不是不能漲,而是要與薪資水平有對等關係,這樣才有真的因為國家富強而帶動,而非瘋狂炒作毀了國家。
香港就是個例子,能跑的年輕人拼命跑,不能跑的有一部分就是消極面對。
剩下大量中高齡握有一些資源以及沒本錢跑的年輕人,加上中共運作用鄰近地帶取代香港地位,請問香港未來?
加上中共近幾年積極的動作,許多富豪都開始想辦法轉移資產到海外。
這事件就在隔壁發生,我們可以選擇把台灣香港化,還是要鼓勵想辦法踩煞車?

香港至少還有對岸大量資金湧入採購的紅利,台灣呢?

jonson0409 wrote:
其實香港就是台灣的借鏡囉~
我不是說政治,
而是說炒房的下場。

香港回歸後,
富人想盡辦法通過利於炒房的法條,
搞到最後,香港的年輕人是已經放棄買房了,
永遠只能租房,而且是鳥籠。

近幾年,板橋、土城紛紛出現總價900萬,權狀2X坪,實際坪數12坪左右,只能搞個1+1房;
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1層10戶左右,不像家,比較像是宿舍。
有沒有覺得,離鳥籠不遠啦~~~
20年後人口少掉200多萬,六都少掉一都,建商此時不賣更待何時,這時不喊漲,還喊跌,怎賺錢啊。
John6700 wrote:
20年後人口少掉20...(恕刪)

你確定只會少一都嗎?
我是預估剩台北與新北,其他都會打回原型。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