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大,您講的是林口鄉下缶頭房投資客,不敢講也不敢想的事實。那些投資失敗者,敢認就是條漢子,但這麼久來,講的都是鬼扯故事。就讓市場機制,好好修理這些人,跌死了也不關你我的事。登卡普 wrote:有開頭這句就夠了 &rarr...(恕刪)
linext wrote:素大,您講的是林口鄉下缶頭房投資客,不敢講也不敢想的事實。那些投資失敗者,敢認就是條漢子,但這麼久來,講的都是鬼扯故事。就認市場機制好好修理這些人,跌死了也不關你我的事。 火車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說大話沒有用!內政部空屋率資料拿出來看不就清楚了。106年才13.07%的空屋率,隔年的107年就暴增為17.58%,這叫做人口有增加?拿靠怎醬顧人怨哩?連內政部吃飽沒事也要黑拿靠?到底是招誰惹誰了?圖表比對一下,同樣也是17%的有烏來、貢寮、瑞芳,Errrr . . . . . 偏鄉等級耶!↓
只能講,投資是他們自己決定的,投資失敗了,百分之百就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三不五時老聽他們怪東怪西,從不會怪自己。如是自住,才不會管這些例!? 只會在乎有沒有位好邻居!!!會在意去抹黑內政部這些數字,只能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重點,至今還沒有條林口的漢子,來認這些事實,讓我繼續看笑話吧!!!登卡普 wrote:火車不是推的,牛皮不(恕刪)
alicepalicep wrote:怎麼還會有人認為這十...(恕刪) 大大所言甚是,五年級的我們這一代,家中小孩通常都是3個以上起跳,五年級子女成家立業後,再分別出去買房,下一代七.八年級的,不管是外出工作或成家有能力的都會想買房。個人做過統計,婆家加娘家共9個兄弟姐妹,目前在外買房的就有7個,第三代已有2人買房,未來五年還有2人,等於這兩個家庭房屋需求就11間,未來10年,只會多不會少。(第3代有14人之多,只能說四、五、六年級的人口基數真的龐大。)再來現代人只要資金足夠,大都會再買第2間房,不管是出租或是功能性需求(我單身未婚的朋友除了自住一間,還會再多買一間出租,當成養老保障;本人也想在台北買第二間房,當成回鄉探親房),再加上少部份的外籍人士,短期內的都市房地產需求還是很旺。
所以未來房子就算不滯銷也不會太搶手https://news.houseprice.tw/housefun/1333不過房子除了拿來住人之外,也很多人把它當作金融商品除了自住需求之外,拿來貸款抵押甚至炒作都有可能況且房屋舊了本來就會拆除蓋新屋,這些年來蓋的這些房子就作為替代的新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