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租VS買;實際算給你看

清流達 wrote:
2017年發表了篇...(恕刪)

版上之前就有討論
參考文章
買房?還不如去存3%以上的美金定存!
用買賣房及租房的資金 去推算應該買賣房或租房的抉擇

如果說你用480萬+頭期120萬+買房10萬預付款+家電120萬=一共支出730萬
而以20年期計算 等於月付1.7+1.75=3.5萬左右(買方要付出的)
而同時間 賣方拿到資金 730萬存20年 起碼也是1200萬以上

原本樓主有現金250萬 改用租屋
假若月付租金1.7萬 可以每月省下1.75萬 (買房是大約須月付3.5萬)
省下的1.75萬 一年可存下21萬 20年後還可以多存下420萬

即使扣除所有房租 20年都不算利息 加總也還有現金670萬

若加計利息
用每年省下的21萬420萬 購買短年期 年息3%以上美元保單(3%以上)
暫且低估用單利計算 20年後大約可以得到670萬
加上原本現金250萬(美元定存3.4%) 20年約翻一倍變成500萬 現金可用複利
兩者相加 大約資金變成1100萬

就算匯率跌掉10% 現金也還有1000萬以上
(每年光利息3% 可以領30萬 看是去租房或其餘開銷)

跟一個20年的老舊房屋的抉擇而已
如果房價下修 20年後1000萬 就可以拿來再買新房了 是個現金為王的年代


如果是多頭市場 因為一邊賺錢 一邊省下房租 可選買房
空頭市場 還在美元3~4%的情況下 當然秒選租房存錢儲蓄 或穩健投資也行

p.s只是要先判斷 目前新生兒數18.1萬 20年後大學租屋市場會不會萎縮
判斷20年後房市會是多頭還空頭
(這可參考日本現況 除非20年後外資大量進駐 否則剛性需求量直接腰斬了)

樓主的案例 房貸租金比2倍 是要衡量未來是多空頭空間 再決定選哪個
這還沒計算房屋地價 以及樓主不是買透天 還要負擔管理費的問題

話說 銀行定存3.45~3.5%囉
星展一年期3.45%
渣打外幣高利定存專案3.5%
有人對於年報酬率5%的投資有興趣

雖然過去不代表未來

但中華電大致符合~

1998~2008年共21年的平均配息率為 6.6%

所謂「平均」是指:

以當年「最高」與「最低」股價的平均價格計算配息報酬率

買房這東西根本不能用投資這種事去看.....小兄弟可能還不懂我的意思;年紀一到就會慢慢體會了
像我們這10年左右的房價翻幾乎一倍(北市,以實價登陸來看)

買還是有點優勢......

也算賭點運氣

繳30年房貸,就算繳完有賺房子變自己的。
也七老八十了。 財產都變遺產了=.=

CcCManCcC wrote:
像我們這10年左右...(恕刪)


十年翻一倍的年化報酬率約 7.18%

而台灣這十年會漲這麼多是因爲過去馬政府初期一連串的政策所致

房地合一後小弟覺得不會有這種漲幅了
先講結論:
就我看法,如果是年輕人,目前是買不如租,錢用來投資股市 (注意!是投資,不是炒作也不是選擇權這類)。

不論股市或投資改套房出租我都做過,對我來講,
投資股票是躺著賺,
套房則是買來整自己的,完全是辛苦錢。 ==> 從反向來看,當房客是划算的。

但重點是自己個性,
如果投資股市,卻是標準散戶心態,
或者有多的錢就會忍不住買奢侈品...
買房可能好一點。
在我自己經驗,適合投資股市的人不太多。
照你這樣說如果你不買房一直存錢,到老死了你的財產也會變遺產阿,除非你是月光族或負債族的我就沒話說
aska911 wrote:
繳30年房貸,就算繳...(恕刪)
清流達 wrote:
2017年發表了篇文...(恕刪)


租或買都是拿錢給別人
一個是建商跟銀行,一個是房東
住在父母家,每個月拿個意思給他們,錢以後還是自己的,連房子也有可能繼承
買來自住的還好吧,不過頭期款存多一點再來買是比較好的,先苦後甘的概念,房貸不要超過家庭月收入的3成。

如果以租代買拿閒錢投資股市要小心不要住總統套房了。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