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全球獨有的台灣公設比到底是誰制定的?

deepnet wrote:
放眼世界各國沒有看...(恕刪)


李組長,看來案情不單純

就算是投資客,也算是建商的消費者,沒道理會去買讓自己吃虧的公設,
還一直拼命護航........

依我國文系跟心理系多年研究,真相只有4個可能

(A)他就是建商
(B)他得了阿茲海默症
(C)他戴了套套
(D)虛坪先是建商半買半送給投資客,然後投資客可以把虛坪100%完全賣給下一手

HINT:豬尾巴

開放搶答..........

蓋一間大樓建商的總成本假設1億
不計公設總坪數可售500坪
如果是照現有含公設總坪數可售675坪
成本一樣沒變到底吵用什麼坪數去計價有意義嗎?
依現有法規怎麼蓋公設比都不會差多少

不會因爲用實坪或是用含公設坪數去計算
房子就會變便宜
糾結在這麼沒意義的問題上還弄的自己不開心何苦
這問題在台灣無解了啦

要改實坪制,先不要說建商了

一堆已經買了的人就先跟你拼命了啦

不然怎麼會一堆人跟你說房子也不會變便宜

又反對實坪制呢?

既然沒差,又講一堆似是而非的理由反對


為什麼呢?

膝蓋想想就知道為什麼了
路過,我曾經作過總整理.請自己去查證.
**同樣公設比30%,你要買A建案或B建案?
現況點公設:幾個生活公設設施,公設比合理嗎
A建案=有4個生活公設設施'窄小'簡陋'寒酸'
B建案=有13個生活設施'寬敞'豪華'高貴'氣派
詳情見 https://goo.gl/Zvzumj
為何當初政府要採虛坪制而不採實坪制?又為何實坪制很難立法施行?
一、虛坪可以增加稅基,地方政府可以課更多稅,台灣不是有錢的國家,當然會這樣走,而提高評定現值雖試過,但容易引發民怨,就會影響選票。
二、建商比較好賣,因採虛坪制,單價相對(看起來)會比較低,這點的確是為建商行銷著想,畢竟台灣不是所得高的國家。
三、同一棟大樓,有能力買大坪數或高樓層者,要多負擔公設的錢,這與你實際使用多少無關,量能負擔概念。
四、同一棟大樓,高樓層較貴,也是市場機制後的差別取價,否則大家都想買高,若相同價格,低的賣誰?
五、新法規的安全考量會與時俱進,例如強制規定電梯要幾部,逃生通道要多寬,都是成本,至於休閒娛樂設施,也有人要有人不要,但建商還是會想辦法去做,畢竟有總比沒有好。
六、為了因應建物設計多樣化,以滿足建商在不同地區不同客源,來設計差異化商品滿足市場,而這些設計,往往是公設。
七、華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房地產往往是炒作或等著發財的工具,改成實坪制會對現存高達八成的房產擁有者造成衝擊,就像年金改革會對已退休的人造成衝擊進而引發抗爭一樣。
八、其他國家採實坪制,因為有其他配套,例如日本是把公設登記在管委會法人,但台灣的管委會仍不是法人。
九、在台灣,大樓管委會的地位與功能仍無法得到民眾的信任,民眾常把管委會當傭人僕人但又不想多花錢,法人化有困難。
十、居住正義,反對的其實是人民,每次要蓋公宅,附近居民就反對,深怕影響房價,這是人民素質的關係,與政府無關。

一個制度的制定,一定有其背後種種考量因素,不是一句圖利建商就可以解釋,建商也是商人,以盈利為目的,政府也要替他們想,他們才會願意蓋,這個產業才會有更多人才及資金的投入。不想讓別人賺,又要求別人蓋房子給你買,你怎麼不自己去蓋?其實社會上很多大家不太願意去做的職業,通常會有較高的薪水福利與利潤,這也是政府不得已要去引導的,在民主法治國家,不能強迫人民去蓋長城,只能用技巧去引導,所謂利之所驅,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如何拿捏就是為政者的智慧。
比較想知道,如果實坪制,公設的權狀算誰的,建商嗎?
再來是如果要都更時,公設部份比例持分又怎麼算?
jeyro wrote:
比較想知道,如果實坪...(恕刪)



不用想知道,即使有算公設比,公設也不是你家的,建商硬要把公設拿出來賣,而且公設比計算方式獨步全球。

我只問買賣房子能單獨排除公設嗎?
不能的話,計公設這坪數對你來說差在哪?

但是實坪制對一般人民影響超大。

認真回答你,公設可以是管委會管理,但從頭到尾都不能計坪數,土地坪數由買賣房子時就分好了,所以放心好了,沒有油水可以從實坪制裡面下去撈。
deepnet wrote:
放眼世界各國沒有看到把公設列入權狀來賣的(中國後來也跟台灣學壞賺黑心錢)! 到底圖利建商搞出這種獨步世界的公設比是台灣那個朝代誰制定的? 為何不是採用全球通用的實坪制?


買香蕉有不帶皮的嗎?香蕉皮就是公設
芭樂有先挖掉籽去掉芯再秤重的嗎?籽芯就是公設

西瓜是豪宅,如果皮特厚就是水多看你如何利用了(敷臉也可行)。

餐廳或飯店賣的水果是去皮去芯的,那是住飯店、渡假村。沒人談公設比的。談的是服務與切法刀工。

以上只是比喻請勿生氣哦
qq7777 wrote:



香蕉你個芭樂,...(恕刪)


看不懂你的比喻,如果是這樣買賣房子,那全世界就只有台灣是香蕉皮 西瓜籽要算錢,其它國家的大樓都已經幫你去籽去皮了。

你的意思是這樣吧?
有些人邏輯真的不知道怎麼搞的...

先不論公設計價是否合理,但這很明顯是建商粉飾太平的工具啊
台北市一間總價3000萬/40坪的房子,換算一坪75萬,公設比算35%,實坪計價後一坪變115萬(3000/(40*0.65)
台灣現在的房價已經是全球數一數二高了,再把這個數字拿去跟已經是實坪計價的國外一線城市比,這結果還能看嗎...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