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常在跑才體會到花東人說的:一條平安回家的路,是怎麼回事。不要說花東人,任何往返的人都需要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到花東的車票一般至少一個星期前訂才比較有機會訂到,節日更是一開放一個小時內就搶光,之後就要哭騙搶才搞得到。
這是誰的問題?至少我知道台鐵死不改進訂票系統及規則就永遠沒輒。更不用說西部已經是高鐵走透透的時代,東部還在單軌...
訂不到票怎辦?必須去的還是要想辦法,自己開車也是個方式,只是成本稍高。我都走南迴,雖然車程比起蘇花短很多,但是也是同等級山路,時常看到落石堆,任何一顆砸到車或是機車都一定有事。
有一次開到一半看前方山坡一顆大西瓜般的石頭從邊坡掉下來,我當時心裡就一句:幹,死定了。我怕的是接續整片土石流,那一定閃不過。還好原來是一隻獼猴掉下來,迅速過馬路跑走。
環保很重要沒錯,但是對於工作、家庭等因素需要往返的人來說,死掉是留給誰住?這些人通常都是經濟支柱,掛一個後面是一個家庭的慘澹。
每當連假,走在塞車的南迴裡,往往從車燈可以看到車陣綿延整個南迴公路,深山裡都是車。我心裡就在想,這哪擋得住想去的人。
甚至還遇過整個台東市區每間旅社、民宿都客滿,要到鹿野才勉強找到有空房的民宿。
既然擋不住人潮,那是不是建一條更安全的路或是交通方式比較實際?而不是犧牲少數人的"生命"來換這種不切實際的環保幻覺。
環保這東西,不是你去阻止開發就有用,那是治標不治本。多多教育人民才有用,大家不愛護環境,擋的了今天,救的了明天嗎?而死的永遠是那些只求溫飽的弱勢,反正很多人不常去花東玩,比較遇不到"倒楣事(人禍)",所以安全就不干這些人的屁事。
當然優質台灣人很多都是秉持著自掃門前雪、別人的孩子死不完、我家孩子假日有個人全死光的春光明媚好去處就好的精神。所以路還很遙遠。
-------------------------------
台9線太麻里以南一直到南迴入口目前都在改建取直和拓寬,有點像樓主提供的日本照片。部分道路沿海岸或是山壁高架化且取直,只是是斷斷續續且有經過市區,車速快不起來,這段大概要將近1小時才能進台東市區。台東到玉里大概1個半小時,玉里到花蓮市也大概1個半小時,如果烏龜比較少的話。
(小弟已過而立之年)
其實大家還不懂嗎?
環評只是政府的藉口而已....
蘇花一直是事故率很高的路段,
不論天災還是人禍,
蘇花高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拿出來討論,
可每次都看到中央或是地方政府總是拿出"環評不過",
來當作擋箭牌,
有一年環評的人還被邀約上談話節目,
被所有來賓以及民眾摳應罵翻了,
(當時我花蓮的同學也打電話進去罵環評的人。)
很好,
成功的轉移成為因為"環評不過所以不蓋"。
事實真是如此嗎?
拜託喔,
不管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執政,
有哪個是有在重視環評報告的?!
真的那麼重視環評的話,
徐旭東亞泥可以挖山頭?
淡水輕軌可以蓋?
高鐵中南部地層下陷也沒問題?
別傻了,
只要有經濟效益,
環評不過也是照樣施工的。
說穿了就是蘇花高效益不高,
施工難度高,
建設時間長,
所需預算驚人,
因地形以及氣候關係,
未來維護也很困難。
再來就是請查詢台灣的人口分布,
花蓮台東的總人口以及平均年齡層,
是否"值得"興建蘇花高?
興建蘇花高之後的經濟產值,
不要說回本,
是否可以支撐蘇花高的維護成本都是問號了;
這不是歧視,而是殘忍的現實,
官員當然都知道,
只是身為政治人物不能說實話罷了,
寧願把這些預算,
發展在人口多或是商業工業重點的城市。
因為在人多的地方建設大家看得到用得到,
選票也多,
聲望也好,
而蓋一個蘇花高十年二十年的,
總統也只能當四年,
屆時早已不知道改朝換代幾次了,
幹嘛做蘇花高這"吃力不討好"的建設;
也許你看完我的發言會覺得生氣或不服氣,
正常的,
我也很生氣花蓮人沒有一條平安的道路,
但不用不服氣,
因為這就是事實,
相信我,蘇花高不可能會蓋的。
最後,
我誠摯的希望政府可以打我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