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哇!房價真的要跌,不跌不行!

貸30年,結案
65525253 wrote:
本人家庭年收150...(恕刪)
65525253 wrote:
本人家庭年收150萬...(恕刪)


昨天逛市場看到發廣告單,新建案大三房288萬起,苗栗頭份這邊

在這邊家庭年收入要100萬以上不難,買房簡單,生活品質又能兼顧
黑色咆哮 wrote:
我們家(2人)年收3...(恕刪)


40*2**20=1600

1600/60/8=3.333天/一個月

都在開車
我也覺得帝寶好貴
應該跌到我可以買的起...
沒人叫你買新的啊,
你可以買中古屋大概30-40年的房子
只要800萬,貸30年,
每個月負擔大概3萬
等你走了,房子也大概還完貸款了…..真的很可笑 叫人花800萬 買30-40年的爛房子
以台灣人習性 這種房都是花大錢 也很難整理得好
要不就是爬樓梯爬得半死

............................................

問題就是在這裡啊,永遠不滿足...
在01版上看過太多像你這樣的例子...

竹科工程師抱怨房價太高買不起房,
他要新竹市區,大四房附車位,10年內的房子
住花蓮,抱怨房價太高買不起房,
他看的房子都是70坪以上透天厝 …….你怎知別人不滿足??你舉的都是極端例子,現在房價以台灣經濟狀況合理嗎?
..............................................................


我們家(2人)年收300+,住超級鄉下,房屋土地幾乎不用錢,空間超大、附加庭院。

買油電車通勤,拜快速道路之賜,單程通勤時間約40分鐘,即可到台中市中心。……… 住鄉下不用買車嗎??養車子不用費用嗎?? 時間不是金錢嗎?
..................................................................

我上個月才剛換新租房,捷運過對街就到了,我就是不買 ,用租的!(舊房東拜託我續租,我就是不要)
我寧願好好投資,好好賺錢,也絕對不去買又舊又破又遠的爛房!也不買貴得不合理的房 !我等 !




我在高雄也是年收約150
可以買透天了說......

65525253 wrote:
本人家庭年收150...(恕刪)



還沒跌嗎?

不是跌很久了???
我想買台車,不求1A2B,但是希望要安全性高一點!

最好有NCAP五顆星,有ACC,有五顆以上的氣囊

因為安全的車都比較重重,所以希望馬力不要小於200匹,扭力不要低於25kg/m,最好不要太耗油,一公升能跑個15公里

還有,我收入不高,年薪只有72萬,所以車價不要高過我年薪的1.5倍

A:那個VVV牌的XX車符合條件耶
我:不要,聽說變速箱容易壞

A:那T牌的XX車也很接近你的要求
我:不要,那車就是不安全!

A:那有一台L牌的中古車完全符合條件
我:不要,我不要中古車,車況怎樣難掌握,然後.......那個牌子的車不好養,維修很貴!

許願很簡單,現實就........很現實!
錢不是問題,問題就是沒錢!
我持反對意見,
我認為房價真的要漲,不漲不行。

一來,可封住空空的嘴,整天瞎喊一折的,不累嗎?
二來,可讓國際見識台灣的經濟水平。哇~~台北200萬/坪耶!多傲人!
三來,讓多多可「真正」投入房市,而不是自己喊漲卻不買...
對於 台灣的房地產之我見 !!

房地產的價格 , 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結構 , 所以也很難用
一個很簡單的方法或是公式來做預測.

不過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我們需要牢記 , 那就是供給與
需求的基本經濟概念.

很多年輕人會期待 , 有一天房價可以大跌 , 可以讓他用
現在相對微薄的薪資 , 或是持續的過高品質的生活 , 也能
有能力去購置自己喜歡的家.

其實這樣的期待是遙不可及的.

因為 , 房價如果有一天大跌 , 那就會是因為絕大多數的人
開始賺不到錢 , 對未來不再抱持希望 , 包括你我.

所以正向的思維 , 應該是想盡辦法讓自己成為經濟的相對
強勢者 , 才有可能輪到自己住進令人稱羨的好房子.

還有另一層的思維是 , 房地產不再增值 , 對年輕一輩的族群
是一種剝奪 , 絕非好事.

因為 , 你們到老的時候 , 會少掉一筆為數可觀的地產增值收益
, 也就是說 , 你們會比老一輩的人少掉一半以上的資產.

現實的情況就是 , 當你的房貸繳完後 , 房子可能也貶值很多 ,
不再是越住越值錢的正資產.

比較理想的做法是 , 用精算的角度去看待房子 , 自己住的房子
就是一種消費 , 一個讓自己和家人可以快樂舒服過日子的空間, 納入自己家庭收支配置的一環.

房地產長期的緩跌 , 應該是大家的共識 , 但是要求屋主大虧賣屋其實也是強人所難 , 因為現在的局勢 , 擁有大筆的現金 , 也無處可去 , 屋主大多也會選擇以拖待變.

所以我們在考量是不是要購屋時 , 就應該以 ' 務實 ' 的角度來看物件 , 重點在於物件是不是符合我們的期待 , 是否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

既然長期看跌 , 就可以要求屋主先讓利 , 買主可以先有屋可住 , 賣方也可以脫手物件 , 但是協商要有耐心 , 趨勢大家都知道 , 只是需要時間跟彼此的誠意才能促成交易.

買賣是一種 ' 合議完成 ' 的過程 , 任何一方的期待過於離譜 , 就很難成局.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