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525253 wrote:
本人家庭年收150...(恕刪)
你可以買中古屋大概30-40年的房子
只要800萬,貸30年,
每個月負擔大概3萬
等你走了,房子也大概還完貸款了…..真的很可笑 叫人花800萬 買30-40年的爛房子
以台灣人習性 這種房都是花大錢 也很難整理得好
要不就是爬樓梯爬得半死
............................................
問題就是在這裡啊,永遠不滿足...
在01版上看過太多像你這樣的例子...
竹科工程師抱怨房價太高買不起房,
他要新竹市區,大四房附車位,10年內的房子
住花蓮,抱怨房價太高買不起房,
他看的房子都是70坪以上透天厝 …….你怎知別人不滿足??你舉的都是極端例子,現在房價以台灣經濟狀況合理嗎?
..............................................................
我們家(2人)年收300+,住超級鄉下,房屋土地幾乎不用錢,空間超大、附加庭院。
買油電車通勤,拜快速道路之賜,單程通勤時間約40分鐘,即可到台中市中心。……… 住鄉下不用買車嗎??養車子不用費用嗎?? 時間不是金錢嗎?
..................................................................
我上個月才剛換新租房,捷運過對街就到了,我就是不買 ,用租的!(舊房東拜託我續租,我就是不要)
我寧願好好投資,好好賺錢,也絕對不去買又舊又破又遠的爛房!也不買貴得不合理的房 !我等 !
房地產的價格 , 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結構 , 所以也很難用
一個很簡單的方法或是公式來做預測.
不過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我們需要牢記 , 那就是供給與
需求的基本經濟概念.
很多年輕人會期待 , 有一天房價可以大跌 , 可以讓他用
現在相對微薄的薪資 , 或是持續的過高品質的生活 , 也能
有能力去購置自己喜歡的家.
其實這樣的期待是遙不可及的.
因為 , 房價如果有一天大跌 , 那就會是因為絕大多數的人
開始賺不到錢 , 對未來不再抱持希望 , 包括你我.
所以正向的思維 , 應該是想盡辦法讓自己成為經濟的相對
強勢者 , 才有可能輪到自己住進令人稱羨的好房子.
還有另一層的思維是 , 房地產不再增值 , 對年輕一輩的族群
是一種剝奪 , 絕非好事.
因為 , 你們到老的時候 , 會少掉一筆為數可觀的地產增值收益
, 也就是說 , 你們會比老一輩的人少掉一半以上的資產.
現實的情況就是 , 當你的房貸繳完後 , 房子可能也貶值很多 ,
不再是越住越值錢的正資產.
比較理想的做法是 , 用精算的角度去看待房子 , 自己住的房子
就是一種消費 , 一個讓自己和家人可以快樂舒服過日子的空間, 納入自己家庭收支配置的一環.
房地產長期的緩跌 , 應該是大家的共識 , 但是要求屋主大虧賣屋其實也是強人所難 , 因為現在的局勢 , 擁有大筆的現金 , 也無處可去 , 屋主大多也會選擇以拖待變.
所以我們在考量是不是要購屋時 , 就應該以 ' 務實 ' 的角度來看物件 , 重點在於物件是不是符合我們的期待 , 是否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
既然長期看跌 , 就可以要求屋主先讓利 , 買主可以先有屋可住 , 賣方也可以脫手物件 , 但是協商要有耐心 , 趨勢大家都知道 , 只是需要時間跟彼此的誠意才能促成交易.
買賣是一種 ' 合議完成 ' 的過程 , 任何一方的期待過於離譜 , 就很難成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