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鐵蛋 wrote:
可是看以前的相關的新聞,建商說,為了公平起見,要用抽籤的,
一樓店面剛剛好全都變成建商的。
如果你有一棟四層樓透天,共100坪。
一樓開店做個小生意,現在說要都更。
一樓店面變成建商的,四層樓分成四個單位,一個家分作四份,分散各棟。
然後呢.....公設,抓他個30趴好了,實住變成70坪。
透天...通常還會頂樓加蓋,實住至少120坪,現縮水至70坪。
再來...房屋稅,都更完,房屋稅大漲。
更不用說以前不用繳的管理費、公共用電等等
1.實住面積從120坪縮水至70坪
2.維生店面沒了
3.房屋稅大幅增加
4.每個月管理費、公共用電等等
你會都更嗎?
樓上說了有1樓就還他1樓店面 實坪1坪換1坪(不含公設)新換舊都是賺的
原住戶居住來講是一樣大小 舊房子還變新了
但是也不能多拿1戶換2戶對社會來講是不公平的非居住正義
那些是私人強佔社會資源壟斷土地 才想要壟斷土地有比較大的土地持份(違反平均地權憲法)
至於房產稅應該要支持 日本 美國 歐洲都有房產稅房價所得比才比較低
可以避免炒房收經濟地租有利可圖

覺得政府要公廳太麻煩 就是一堆既得利益者
希望程序可以簡化一下直接拆了
2017-11-23 23:52聯合報
行政院昨天通過「都市更新條例」修正草案,未來只要仍有不同意戶,地方政府必須依法強制舉辦聽證會,且須在六十天內協調拆除有關事項,之後可代為拆遷;圖為永和房地產景觀。本報資料照
行政院昨天通過「都市更新條例」修正草案,針對不同意戶設置四層處理機制。未來立法院修法後,都更案經過地方政府的都市計畫審議委員會與都更審議委員會審議,只要仍有不同意戶,地方政府必須依法強制舉辦聽證會,且須在六十天內協調拆除有關事項,之後即可代為拆遷。
行政院長賴清德表示,此案對加速推動都市更新政策、實現居住正義和產業經濟發展,都有重大意義。
草案針對都更不同意戶處理增設的四層處理機制,第一層,未來地方政府都要擬定都市更新計畫劃定都市更新地區,並送都市計畫審議委員會通過,如果是自行劃設更新單元,也要送都市計畫審議,避免惡意圈地的情況。
第二層,都更計畫要繼續送到地方政府的都市更新審議委員會審理;第三層,針對有爭議的都更案件,地方政府須強制辦理聽證程序。
若經前面三道程序仍無法解決爭議,政府基於公共利益維護,最後一層機制可代為拆遷,但地方政府強制拆除前,須在六十天內協調拆除日期、方式、安置計畫等與拆除有關的事項。不同意戶也可尋求司法的行政救濟。
賴清德指出,根據內政部統計,目前台灣計有八百五十餘萬戶住宅,屋齡超過卅年以上者接近四百萬戶,約佔總數的一半,顯示國內現有建物大多已逐漸老化,防災、抗震等能力均不足,加速都市更新有其必要性及急迫性。
內政部指出,這次修法從「解決實務困境」、「強化程序正義」、「健全重要機制」等三大面向,落實都更推動。透過修法將「獎勵明確化」,訂定建築容積獎勵項目、額度、計算方式及申請條件;並增訂公有土地管理機關可公開評選民間都更事業機構進行都更等。
內政部也說,強制拆除或遷移權利變換範圍內不同意戶,是完成都市更新事業的最終措施,主管機關既已做成強制參與的行政處分,即負有擔保計畫完成的義務來協助推動。
這種激進的觀念先不論土地所有權問題(憲法也規定人民的生命財產應予保障)
一塊地變成一間房,人民不動產價值減損政府要負責嗎?
再來就是房子要拆要蓋,誰來拆誰來蓋?
這個過程如何遴選?工程款由誰付錢?
如果這不叫圖利他人,那什麼才叫圖利他人?
事情演變成圖利特定建商您想還執行得下去嗎?

這個概念很好
只要配套與法規跟著改
沒有圖利誰的問題
房價高低、都是市場決定的
如果:
1.都更地主因為新的法規,室內分回面積不減反增?一樓地主照樣分回一樓? 有什麼不好?
2. 容積大增等於圖利建商?
不一定
我提到法規改變,容積增加還必須回饋政府與地主,而且能蓋更高樓代表造價也會高很多,容積增加後土地成本勢必更高⋯⋯總總成本增加對建商而言未必算圖利
3. 當容積增加後,等於房屋供給也增加,伴隨著更多政府的社會住宅釋出,供多應少的情況反而是下修穩定房價上漲的方法,建商帳面上存貨暴增卻愈來愈難去化⋯⋯不至於再跟進搶地搶建
我比較擔心的只是都市景觀的問題與財團壟斷
概念出來⋯⋯細節與技術性問題可以討論著墨
johnny1982 wrote:
我是台北人 我不能接受中南部來台北工作就可以低價購買台北的房子
我也是辛苦賺錢在還房貸 為什麼中南部來工作就可以低價買
房貸就是繳給買低賣高的投機者和銀行
他不是投資於實體經濟和生產力
對投資生產力來講一點幫助也沒有 完全是社會資源浪費
經濟學家的老笑話 房子的價值是用來投資的價值以外空無一物
就像一個關於經濟學家的答案的老笑話所說的那樣,對新房子的需求常常部分或全部是對一種資產的需求,一種對把錢放在銀行或購買證券的替代方案的需求,因此它既不是(生產性)投資支出也不是消費支出。
他不是投資工廠 交通 機器設備 農業 投資科技等擴大社會生產力 只是虛擬經濟泡沫
房價和地租根據李嘉圖的理論就只是吸乾實體經濟的吸血蟲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