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房地產之國王與乞丐

JJ成吉思汗 wrote:



神來也德州撲克

之前我曾分享過買屋的考量.......
JJ成吉思汗 wrote:
提供剛繳的房屋稅單,...(恕刪)



各位網友不管多多與空空,何不彰顯你手上的權狀,所得,現金,稅單來分個排行呢?
看看你的投資績效如何了得?我可是虛心求教。


JJ成吉思汗 wrote:
如果買一間能不斷增值的房,為什麼不能買,
如果.....太多如果了,以前是飛鏢亂射也能正中靶心,但是現在是百中選一,難度不小。

現在要找出不斷增值的房
的確是百中選一
第一次看到這文

難怪講話這麼衝

不過

投資只有10年

又都是5-10年新屋

房屋稅又繳很大

又沒交代第一筆資金來源

而且年收只有200萬

一個月才17萬

本大利小

其實是有點怪怪的

你是搶紅單或是短期轉手賺價差嗎?還是跟銀行行員談好超貸?或是有其他非不動產的優渥收入?

希望指點一二

我是自認無法做到

甘拜下風




脆弱Bruce wrote:
第一次看到這文難怪...(恕刪)


建議你在本版或奇摩首頁打上房地產之康莊大道找一下我以前的回文,是不適高手歡迎PK擂台。

說了很清楚了,權狀.現金.所得.稅單.要救一次滿足大眾,讓數字來講話。
JJ成吉思汗 wrote:
提供剛繳的房屋稅單...(恕刪)

首先 我要先說 小弟是商科的 對於投資理財有成的大大 老實說都蠻佩服的
即使看多空立場不同 但不會影響該有的敬意
我不一定認同你的言論 但我認為每個人有發表各種不同權利
(而最後 事實自會證明當年度是漲或跌)

而且 成吉思汗大 眼光不錯 在多頭市場的這12年進場(1998~2014年)
在高點後也知道房市下修 停止進場(102最高點後沒再進場 眼光獨到)
光靠前面賺的就很夠了(難得是有那資金跟眼光)

就跟我認識的高手房仲朋友一樣 在前幾年高點全部脫手賣光 賺了幾千萬
拿去儲蓄險或定存股 準備退休了
房產全脫手 男星樂當租屋族

投資不是不行 但風險過大時不太建議而已
就像股市在6000點跟萬點 前者低點不要買到地雷股都賺
後者高點就需要挑到少數績優股了(需要高超眼光)
現在比較適合剛性自住買盤 好好選標的 好好議價

而小弟家中 有親戚在作建商 以前遇到80年代反轉 幾近破產
之後還來各個親朋好友家借錢 負債累累 直到最近高點才把舊的房子賣掉
套了接近20年才賣掉還清負債解套(不是北部 沒什麼賺)
所以家中長輩引以為戒 尤其在房市下修時期 沒有必要不會進場投資的
原本親戚為了借錢拿來抵償的房產才剛賣掉還錢(目前還有地在賣)
所以 也有感專業的房仲是很重要的


2015年後 交易開始不到30萬 房市開始反轉下修
2016年 更是僅剩下24.5萬 投資買盤收手 只剩剛性自住買盤

在房市下修時期 投資要更謹慎
並不是所有人都如同大大你眼光這麼好 可以在多頭市場的低點挑到好標的
套牢的大有人在 你看看買前是空空 買後是多多的良心大
大大有無考慮發各善心 去把對方的投資標的買起來讓他解套??
在多頭市場喊空 在空頭市場喊多 都為他感到心酸了~~
(大大是低點進場大賺 有人是挑高點進場就變成套牢 眼光差距造成結局不同)

而交易量 會在隔1~2年後 反應在房價上修正
也就是這幾年 建商需要靠讓利換降價(反正建商成本約3成左右 還有預售屋投資客的15%)
賣個4成左右就有獲利的 可以把重點放在讓利出清餘屋 倒楣的只是後端進場的迷途小咖投資客
前端進場的還是有賺

1998~2014年 台灣走了12年多頭
現在才剛開始空頭 少子化+人口紅利減少 短期內很難樂觀了
房市殊不樂觀 空頭行情發酵 少子化美國將升息 交易量腰斬餘屋激增 持有成本高
2015年開始他就一直說自己收入200了😆😆😆兩年過去了,沒有成長😲😲😲。

我也就回了你正在要電話留備用申請帳號,就檢舉我啊😂,別這麼玻璃心好嗎?
2015年收入200之後就一直到現在還是再講200也就是說0成長!!!至於稅單,這個就交給其他高手了😆。
terrybog wrote:

我也就回了你正在要...(恕刪)



我從來不會小肚雞腸的檢舉人,請詢問系統管理員誰檢舉你。


至於年收約200萬,是不用工作錢就自動入戶,是否這叫0成長,見人見智吧。

月幻星空 wrote:
而且 成吉思汗大 眼光不錯 在多頭市場的這12年進場(1998~2014年)
在高點後也知道房市下修 停止進場(102最高點後沒再進場 眼光獨到)

假設這一段屬實
樓主眼光的確是相當精準
猜測應該是不動產或金融界的相關人士
跟著趨勢走
能屈能伸
比一些死多頭好太多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