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租不如買之合理試算


poppoppop wrote:
就不要年紀超過五十歲.

就不要沒結婚或離婚跟單親


還有一個方案叫做,成年子女去租

這個現狀還滿常見的
養生村是蠻歡迎老人去住的。就算在村內圓疾,也會幫忙料理的,只是比租房貴。希望那些不買房的人,很有紀律的省下錢,很有紀律的存本生息,如此年老才能住進養生村,而不是去到處找願租給老人的房東。
wchang86 wrote:
希望那些不買房的人,很有紀律的省下錢,很有紀律的存本生息,如此年老才能住進養生村,而不是去到處找願租給老人的房東。


很簡單的,同樣的很有紀律的理財,這些人,才有辦法存到買房頭期款啊.....

買房頭期款!
買房頭期款!
買房頭期款!

有買房頭期款後,才能開始進入買屋的資格啊.....


就我很多年前聽過的資訊,養老村好像250萬,跟現在大部分的買屋頭期款差不多
據統計,很多白手起家的有錢人,都是在三十五~四十歲間,就已存下一桶金.

也就是說都會在這個年紀甚至之前就已有自己的事業與房子.

過了四十歲這個年紀,還沒達成這個目標,那麼窮一輩子的機率比中樂透機率還高.

連馬雲也公開的說

35歲你還窮,活該你窮!

現在年過四十,手上有房子,然後能過著不用愁腦錢,自在生活的人,

可以回想是不是都是在三.四十歲那段時間有賺到錢

重點有留下來,沒有敗光,才能讓你再來的幾十年過的這麼好.

我說的是白手起家,出社會後完全沒有靠親友資源下賺到錢的人.

不是說富二代那種..

所以若到了五十以上還在租房子沒有買房的人

我也不會一直說什麼租房不如買房好這樣的話了.

說了也是白說,因為根本買不起,買的起年輕時早就買了..

很多危機意識都沒有,天天在過小確幸,

還堅信幾十年後人口會減到,房子用送都沒人要的時代

這樣的人.很大的機率,下面這就是最後會去住的地方.

台灣的世俗 就在於拿有房沒房當作成功與失敗的標準之一
這跟對岸用有錢沒錢區隔 其實差異也不大

而假設同樣年紀 有房就應該比較有出息
這更是個不高級的謬論

很多明顯的歧視 其實藏在心裡就好

我是為這些沒房的年輕人嘆不平
如果他好好的生活 有存款也有可以的生活
沒房 他比同年紀有買房的人輸在哪裡?

輸在沒有在低點買入?
輸在沒像這些40多歲的人 因為剛好買在房價上漲的這個大循環 靠運氣隨便買都會賺錢?
這是我認為最沒有道理的地方

換個年齡 大家都是出社會幾年的年輕人
你當初的case 會適用?
房價漲了3倍 薪資卻沒漲
你怎麼copy運氣好得來的買房經驗?

而且未來10多年的走勢漲勢還會相同的?
一坪要多少?
萬一看錯了呢?

每個國家房價上漲的同時 薪資都是同步漲的 只是高或低
中國房價這10多年漲了5倍 薪資也漲了幾乎一樣多
北京10多年前的平均薪資10000台幣出頭 現在平均46000
我進社會時 碩士約40000 現在....?
房價所得比世界冠軍 就是這樣出來的

談到租房
我們住的這個社區 隔壁樓上樓下都是租的
租金都是3萬多
loser?

雖然我也因為買賣房 賺過8位數的價差
但我認為 這都是運氣財
我從不認為 過去經驗是可以複製的
所以 我從不建議年輕人有需求就買房
要買 真的要看時點





蠻沒意義的討論~
只能說以自己的條件去試算才准。
單身一個人->租個小套房,跟皇宮一樣輕鬆自在好打理,去買個50坪來累死自己?以後結婚生小孩再做打算阿。
就是只能住市中心、只能在台北->房價那麼貴,一坪80萬。算一算租比利息便宜,那就租拉。
沒頭期款->那不是白說的,租。
住郊區也可以,普遍房價低->買比較划算,又有頭期款。可以買,但不一定今年買,反正還在跌等個一年租金也沒多少。
所以一句"租不如買"也是要考量人、地點、時間,哪有那麼簡單現在買就一定對。


窮人:

很少想到如何去賺錢和如何才能賺到錢,

認為自己一輩子就該這樣,不相信會有什麼改變。



富人:

骨子裡就深信自己生下來不是要做窮人,而是要做富人,

他有強烈的賺錢意識,這已是他血液裡的東西,

他會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致富。



窮人:

一個享受充裕時間的人不可能掙大錢,

要想悠閒輕松就會失去更多掙錢的機會。

窮人的時間是不值錢的,有時甚至多餘,

不知道怎麼打發,怎麼混起來才不煩。

如果你可以因為買一斤白菜多花了一毛錢而氣惱不已,

卻不為虛度一天而心痛,這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



富人:

一個人無論以何種方式掙錢,

也無論錢掙得是多是少,都必須經過時間的積淀。

富人的玩也是一種工作方式,是有目的的。

富人的閒閒在身體,修身養性,

以利再戰,腦袋一刻也沒有閒著;

窮人的閒閒在思想,他手腳都在忙,

忙著去麻將桌上多摸幾把。




窮人:

窮人的自信要通過武裝到牙齒,

要通過一身高級名牌的穿戴和豪華的配置才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自信,

窮人的自信往往不是發自內心和自然天成的。



富人:

李嘉誠在談到他的經營秘訣時說:

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光景好時,決不過分樂觀;

光景不好時,也不過度悲觀。

其實就是一種富人特有的自信。

自信才能不被外力所左右,自信才可能有正確的決定。



窮人:

有個故事,一個富人送給窮人一頭牛。

窮人滿懷希望開始奮鬥。

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很難。

窮人於是把牛賣了,買了幾隻羊,吃了一隻,剩下的用來生小羊。

可小羊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艱難了。

窮人又把羊賣了,買了雞,想讓雞生蛋賺錢為生,

但是日子並沒有改變,最後窮人把雞也殺了,

窮人的理想徹底崩潰了。這就是窮人的習慣。



富人:

據一個投資專家說,富人成功秘訣就是:

沒錢時,不管多困難,也不要動用投資和積蓄,

壓力會使你找到賺錢的新方法,幫你還清賬單。

這是個好習慣。性格形成習慣,習慣決定成功。



窮人:

上網聊天。窮人聊天,

一是窮人時間多,二是窮人的嘴天生就不能閒著。

富人講究榮辱不驚,溫柔敦厚,那叫涵養,

有涵養才能樹大根深。

窮人就顧不了那麼多,成天受著別人的白眼,

渾身沾滿了雞毛蒜皮,

多少窩囊氣啊,說說都不行?聊天有理!


富人:

上網找投資機會。

富人上網,更多的是利用網絡的低成本高效率,

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和項目,把便利運用到自己的生意中來。



窮人:

買名牌是為了體驗滿足感,

最喜歡試驗剛出來的流行時尚產品,相信貴的必然是好的。



富人:

買名牌是為了節省挑選細節的時間、與消費品的售價相比,

他們更在乎產品的質量,比如會買15元的純棉T恤,

也不會買昂貴的萊卡制品。


窮人在懷疑中拒絕,富人在懷疑中了解
言語犀利,一針見血,

gnndyy wrote:
照你的算法只要換個...(恕刪)
看ˋ了這麼多樓,您算的最確實,也最中肯
poppoppop wrote:
窮人:很少想到如何...(恕刪)


啥人會在那邊分析啥是窮人與富人
我想應該不是富人
所以...看看就好
poppoppop wrote:
據統計,很多白手起...(恕刪)


不相信那也是你家的事....

但事情正在發生

不相信,也不可能會改變問題的發生...就這樣...


就像你從101頂樓往下跳

那除非有超人來接住你

不然下場怎樣,大家都知道

你說你這樣跳不會受傷,起碼給個合理的解釋吧,而不是顧左右而言他....
嘘は真実の影!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