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少子化震撼彈 虎年大限教育崩壞!30大學招不到學生

大大C wrote:
台灣的產業界需要博士級研發人力嗎? 需要幾個? 薪資多少? ...(恕刪)

博士就只能做研發?
當了教授就不能洗廁所扛磚頭?
哪來那麼高貴呀!

大學科系那麼多,每一個都要和產業接軌,那歷史系、天文系乾脆廢系好了;台灣就一個國貿系、機械系和電子系就夠了,其他全是不能賺外匯的系。

這些不能接產業的系不去扛磚頭是能幹什麼吃?

我就不信都能當到教授,會沒能力當看護,連個外勞語言不通都能扛主人去洗澡,有博士學位卻不能做?!騙肖為!

整個社會花了那麼多社會成本培養一位教授博士出來,只是要求他做外勞、事務員的工作,這樣的要求有很過份嗎?

唸那麼多書連這樣都做不到,以後這社會誰還要唸博士呀!誰還要搞科研啊!
教授那麼高貴,不如以後整個社會都來蹲生產線做代工還節省人力養成成本。

不要忘記社會是為了服務企業而存在!

國家教育目標應該是為產業提供充足實惠的人力資源,而不是任由那些教授在搞什麼追尋人類知識極緻,請問這和賺錢有啥關係、和就業、和產業發展有啥關係?

台灣要發展經濟根本只需要三間大學三個系,其他學生包含教授全趕到生產線去勞改就對了。
peggydoggy wrote:
台灣人不只健忘,還會張冠李戴。

明明就是已經作古的吳京當教育部長時搞廣設大學造成的...(恕刪)

我印象中也是吳京, 記得他當年有句名言, 說要讓餐廳裡端盤子的全都是大學生,
他真的成功了, 現在在餐廳裡的年輕一輩哪個不是大學同等學歷

後半段的人說真的有很大一部分並不適合念書,
並不會因為掛上個大學學歷, 就可以自動擠身同儕裡的前半段等級,
大家同樣都是大學生、研究生的話更慘, 放在同一個基準這些人還是一樣身處後半段,

與其讓這些人成為沒有一技之長, 只能跟其他魯蛇悲劇地擠那些取代性高的低薪工作,
還不如恢復正常的技職教育體系, 讓不適合念書的人學習可以謀生的技術,
唯有讀書高這個舊思維只適用在農業、工業社會那種環境,
該退場的那些大學讓它們全部都退一退才是健康的
riklin wrote:

狀況最慘的是小學尤其是台北市、新北市小學除了明星國小撐得住班級數不減,其餘的小學年級數都在8班以下慘一點的剩4班。
小學這種情況已經十年以上了所以高中、大學缺學生是正常的。


的確如此歐
很多人認為學校招生不足是後段班學校的問題
前段班學校招生不足自然有後段班學校學生去補足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北市前三志願高中現在是每年減少招生一班 老師遇缺不補
有注意到了嗎? 是北市前三志願高中 不是一般高中歐~

peggydoggy wrote:
台灣人不只健忘,還...(恕刪)


說的太對了 ! 就是那個吳京惹出來的, 聚九洲之鐵鑄此大錯啊 !!!
少子化唯一的好處是20年後不用塞車
該不該讀大學是用英文程度來判斷的?

科科...

真是高見高見啊...


empirepenguin wrote:
你知道台灣後半段的...(恕刪)


招不到就招不到有什麼好震撼的?
國家高等政策本來就應該重點培植幾所學校就可以了
其它的就當觀光大學或野雞大學,沒有什麼吧!
有本事的也可以把觀光大學、野雞大學辦到賺大錢
swiftboy wrote:
的確如此歐
很多人認為學校招生不足是後段班學校的問題...(恕刪)

呃~ 你可能有點誤會, 嚴格來說這應該算是兩個主題,
台灣社會陷入少子化危機是事實, 跟大環境不景氣、低薪、房價高漲、產業出走等有關,
但學歷大幅貶值卻也是讓這危機更惡化, 甚至陷入惡性循環的因素之一,

這幾年許多專業師傅、技術人員都出現嚴重的斷層,
但也因為缺工嚴重, 讓這些有經驗的師傅、黑手們有不錯的收入,
可是一堆年輕人只能做著取代性高的工作, 薪水不到30K, 而且沒有其他謀生技術,
萬一年記不小了還是這樣, 絕對會大大影響生育跟消費的意願,

看看這些憂慮斷層的老師傅, 對照低薪的年輕人,
這樣的社會不是很弔詭嗎? 怎麼看都是不正常不健康的吧

lovebean wrote:
呃~ 你可能有點誤...(恕刪)



10N年前一直喊產業升級

不要工業
所以服務業多半需要大學學歷

現在領低薪的不就是服務業居多嗎?

真正吃技術的

薪水也沒有很差

不要工業汙染
要發展觀光
不要特定的國家來觀光,或是跟別的企業聯手打造一些旅遊景點
卻要發展觀光
peterboulong wrote:
這點我倒認同你

本來就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讀大學

廣設大學就是民粹造成的後果

但台灣人的平均英文能力仍舊樂勝日本和韓國也是事實


這樣的事很可怕

一堆沒那個屁股卻要吃那個瀉藥的人

學校為了賺錢降低標準收了這些學生

明明只有當作業員能力的人,卻唸了個EMBA出來

中小企業還真的用了這些人管理公司,想當然又是災難的開始…

失業了還怪政府、怪社會為什麼我一個碩士生落得這等處境

我還是覺得從前的菁英教育,才是國家社會企業會進步的結構

嚴格的大考制度,刷掉一半的錄取率,回歸正常的教育程度結構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