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從09年被炒了兩倍房價的地方不會跌,我實在不信。
基本上,07、08年算是市場機制正常作用下的房價。
那時候25歲到35歲還是40萬人口大軍在買房。
利率正常,sars的利空消息已經過去4年。
經濟狀況良好,雖然大學生起薪是26k。
2017的情況是買房自住的主力只剩10年前的八成。
以fed目前的動向來看,定存利率應該會在2%左右。
照理說,在正常的市場機制作用下。
2017、2018的房價還會比07、08低些。
但現在被炒得太高,不可能那麼快就回到應有的價格。
多頭的房價,由新成屋決定。
空頭的房價,由法拍屋決定。
雙北的房價最後會修正多少,由雙北的法拍屋數量決定。
雙北大概是過去幾年,新成屋最多的地方,也是投資客最多的地方。
最慢是4、5年後,寬限期會一個個到期,再加上正常化的利率。
雙北會吐出多少的法拍屋,才會決定雙北最後的房價。
men2323 wrote:
去嘉義置產看看~就知...(恕刪)
20年前在嘉義市買房子,大約90%都賠錢,如果把利息算進去約98%賠錢
如果是大樓是100%賠錢
如果是15年前,大約60%會賠錢
如果是10年前買,大約10%會賠錢
如果是5年前買,大約20%會賠錢
講一個最慘的例子,民國81年親戚買了一間新公寓,每坪13萬,38坪多
花了500萬元,民國92年被法拍75萬成交
最近那間公寓被賣出180萬成交
附近有個建設公司蓋87年蓋了一批大樓,賣了15年,才完全賣光
最近那個建設公司,也很勇敢的在旁邊再蓋大樓,
其實時間點很重要,地點更重要,有人及有購買力的地方,才會漲
剩下的地方在資金退潮後就會掉下來
men2323 wrote:
去嘉義置產看看~就知...(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