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四五年級炒高房價, 後果卻讓年輕人負責???

如果真如文章所言,OK,那現在這些年輕人該是這些4、5年級好野人的後代了,上來抱怨幹嘛?
問題不是這樣的吧,一個教授一篇文章一竿子打翻2代人的(雖然我也不是那2代人),再請問4、5年級的有過半數都是有錢人嗎?
再請問現在年輕一代的,享用最豐厚資源成長的一代,有沒有造就出了最強競爭力?
人跟人就不平等,每個4、5年級都一定是好野人?就像我不會把啃老族跟現在年輕人直接畫上等號一樣,還是那句,一個教授一篇文章一竿子打翻2代人的,或許我接觸到的都是中下階級的,跟彭教授接觸的範圍不一樣吧,房價只不過是一種社會發展、官商勾結、政府無能、財團掛帥的衍生現象,如果政府將賣房價差所得課90%稅,誰還去炒房?政府敢做,房價10年不漲了
我經歷的投客房仲都是20幾
VyceBozeck wrote:
送你「馬太效應」: ...(恕刪)
guest0985 wrote:
我這裡說四五年級只是...(恕刪)


年青人別怪東怪西,四五年級上要養父母下要養子女,還要買房你以為輕鬆嗎?炒房別想。
現在年青人養自己還喊難,還怪四五年級把職權佔走了,真奇怪了 二、三十年前農地沒人買,各位的父母買了多少土地?

你看的那篇言論五.六年級也曾有過相同的質疑過,告訴你別想那麼多,參加過聯考吧,不管你前一年狀元考幾分,你考的那年只要你是第一名,不管你考幾分你就是狀元,所以你的競爭者是你同儕,不是你的上一代。

老話一句"江山代有人才出",想想怎麼冒出頭吧,棒子最終還是會交於年輕一代,至於由誰接棒當然還是由現在年青人們決定,到時會有九年級又出來扯說七八年級佔著茅坑不拉X。


PS:
1989年8月26日,由於房價年年高漲,因此催生出「無殼蝸牛運動」,當時發起上萬人夜宿台北市的精華地段忠孝東路。[無殼蝸牛運動發起人李幸長於1993年創立四海遊龍鍋貼專賣店並自任董事長。

1989年五年級大部份才剛退伍,那五年級是否該怪三年級.
lbb507 wrote:
我們五年級剛好是反過來 小時候還挺苦的


因為父親在台北有工作,八歲舉家遷到台北,之前都是租屋,到二十九歲才買房。

現在還記得從這條巷子搬到隔壁巷子,從巷口搬到巷尾,放學回家發現家裡面空空才知道房東趕人,租了老房子,洗澡時牆壁會漏水....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能不能體會這種無奈的感覺!

一出社會就進入製造業,薪水從七千多到現在四萬多,這中間經歷多少年?

不努力想辦法增加收入,卻只能坐著埋怨別人炒房,還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2/10 - 長腿秀英的生日! 9/22 - 舞后孝淵生日!

jiangliki wrote:
現在用1000萬買房...(恕刪)

幣值穩定的條件下, 只要台灣還是以華人為主的社會, 那房價要下降大概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光是要持平就已經很難了

華人炒房實力世界出名, 連溫哥華都沖天了...
房價只是投射眾多投資工具的其中一種現象,"投資"又對應到"賺錢","賺錢"對應到生活品質需求,光是對生活的需求就已是各自表述不完的糾結,所以提問的朋友您覺得您的提問適合只以年齡區段來劃分的嗎 ?

guest0985 wrote:
我這裡說四五年級只是...(恕刪)


那耕者有其田的那些分到土地的人咧?
幾百年前直接來圈地的漢人咧?
再往前一些那些漂洋過海來佔地的原住民咧?

努力點賺錢卡實在啦!!
不要想那麼多!!
我看到有人拿上海的房價和臺北比

我先講一個人口密度好了

我查了下wiki的人口密度表

臺灣是每平方公里644人

中國大陸是每平方公里139人

上海市每平方公里3701人

臺北市每平方公里9897人

雖然說人口密度和房價可能沒有很直觀的聯繫

但是人越多必定會推高房價啊

把臺北市資源分佈出去才能打房價吧
年輕人要負什麼責?說來聽聽看,還是...根本沒能力負任何責?什麼都有人靠就行了...
台灣嘴砲王國,自由之境!!~~什麼事都會發生什麼事都不稀奇!~~


guest0985 wrote:
我這裡說四五年級只是...(恕刪)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