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研究院(以下稱台經院)之前身為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基金會下設立之台灣經濟研究所,係於1976年9月1日由辜振甫先生創辦,為台灣最早由民間設立之獨立學術研究機構。台經院成立之宗旨在積極從事國內、外經濟及產業經濟之研究,並將研究成果提供政府、企業及學術界參考,以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台經院在歷任院(所)長蔣碩傑博士(1976-1980)、費景漢博士(1980-1981)、劉泰英博士(1982-1993)及吳榮義博士(1994-2005)領導及同仁共同努力下,不斷成長,研究成果至為豐碩。由於業務不斷拓展,規模日益擴增,為了因應管理及發展之需要,遂於1989年9月擴大組織編制並更名為台灣經濟研究院。現任董事長江丙坤先生及院長洪德生博士(自2005年起接任),仍秉持過去努力不懈之精神,推動一般經濟及產業經濟之研究,並積極推展國際事務,促進本院與國際學術機構交流及合作。
國民黨執政時期,建立了許多頗有影響的智庫,其中財經智庫主要包括了台灣經濟研究院、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綜合研究院等。民進黨執政後,通過人事調整逐漸掌握了這些智庫的大權,實現了“綠化”。
icewalker wrote:
有人知道台經院事哪一...(恕刪)
民眾貸款買房相對容易,助長了房市榮景。包括美國聯準會(Fed)和歐洲央行(ECB)在內的各國央行大印鈔票支撐金融市場,使銀行有更多信貸可提供給消費者,而且因為許多國家利率處於歷史低檔,貸款成本變得更低廉。
全球房屋仲介商Knight Frank公司合夥人貝利說:「利率這麼低,一定有太多錢被配置到可抵押貸款的資產上。」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指出,大部分房市榮景雖可能持續至2014年,但2015年可能看到某些泡沫破裂。
部分國家已開始採取調控房價的行動。根據Demographia調查,香港房價去年漲至平均年薪的13倍,已成為全球最難以負擔的城市。
中國政府為打房,將逾港幣200萬元(25.8萬美元)房地產交易的印花稅提高一倍。新加坡政府則根據借款人所得設定房貸上限。
高盛的研究顯示,實質房價增值愈快的國家,未來五年愈可能下跌。因此,以色列、德國和瑞士的房市最可能大跌。但把房價對房租比納入考慮,比利時、芬蘭、挪威和加拿大房市看來最危險。
要找出哪些房市泡沫可能在升息時破裂,須詳細檢視各國供需狀況。根據高盛的估計,房屋營建高峰通常在房價觸頂後的兩年內出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