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發這樣絕望的文章,有什麼用?
還有一堆人附和。
維基百科中: 最新的生育率倒數6個地區分別如下
219 韓國 1.24
220 英屬維爾京群島 (UK) 1.24
221 香港 (PRC) 1.11
222 中華民國 (Taiwan) 1.11
223 澳門 (PRC) 0.93
224 新加坡 0.79
新加坡和澳門是倒數第一和第二,這兩個地方都是非常富裕的地區,為什麼生育率極為低。
難道你覺得通過生育率說明他們也沒有希望嗎?
我家的經濟情況很好,但是關於是否生第2個小孩,我也非常猶豫。
因為我怕累,怕兩個孩子帶來很多心裡負擔等等。
反倒你看那些落後的地區,生育率是極為高的,阿拉伯人更是愛狂生的一個民族。
難道你認為他們生得多,就代表他們有希望,過得好?
生孩子多少是和民族性有關的,華人本身就生的少,因為華人希望給孩子很多,送他們出國教育,幫他們買房子等等。
而西方人,確是覺得只要養到孩子18歲就可以了,連孩子上大學很多都是不負擔的,讓孩子貸款日後自己還。
讓他們給孩子買房子那是不可能的。你覺得作為他們的下一代,有我們的下一代幸福嗎?
另外你們總說,德國人,瑞士人不買房子,總租房子等類的話,說明他們生活多好,
建議你們問問他們,你以為他們不想買房子?大多數是因為買不起!
我哥哥在悉尼一家大IT公司工作,他的同事薪水算悉尼高的,可是沒幾個人買房的,
為什麼,因為買不起。
如果買得起,誰會花那麼多錢去租?悉尼的薪水是很高,可是物價高的要命,很難存錢。
我是六年級,我來說說我及我看到的經驗
我爸媽那個年代真的就是努力工作,存夠錢然後買房
我爸媽他們壓根不知道有房貸這種東西
所以努力賺錢,幾年的縮衣節食後終於買得起房子
有了房子才能漸漸改善生活品質
至少我爸媽那一代是努力工作,辛苦幾年是可以存到錢買房的
換成我,我也是努力工作,工作了幾年,有一些小積蓄
就跟老婆一起分擔付了頭期款(需貸款20年),也終於買了房
買房當時還被當地人笑說我們買貴了
(當時周邊代表性建案一坪19萬,我買23萬)
但還好我買了,因為現在已經漲到一坪五六十萬,薪水根本追不上
目前我的薪水至少現在養老婆加一個小孩加上房貸及生活開銷是差不多
那下一代呢?也許有人說得對,生一個的父母可能可以留房子給下一代
那生兩個或三個的怎麼辦?
另外屬於我們同世代的年輕人怎麼辦?
常看公司那些新進員工或剛結婚的同事,真的很可憐
薪水不高,有的還是離鄉背井要在外租屋,一年存的錢有限
再怎麼努力,看到如此恐怖的房價,對於買房是完全不抱希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