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買房還是租房?用4%理論來告訴你哪個比較划算

毛毛小熊掌 wrote:
是有多空?落跑...(恕刪)

那你可能要常常搬家喔
我個人是喜歡穩定一點啦
房租會漲絕對是大環境造成的 隔壁屋況比我差還租比我高我當然要漲啊
我管你是剛生第二胎還是怎樣 不想被漲後面還一堆人等著租
另外死在我家的問題就算你的家人負責處理後事我這個做房東的還是要給個白包吧??而且你還在我家守夜辦喪禮難道不會影響到我後續的房租價??
若真的全世界我只能租給老人我寧可賣給那些老人 但希望他們有錢買 不然他們年輕時房子被投資客買走的戲碼又要重新上演了
rdcmd wrote:


贊成版主的才需要重修會計吧!
租金


公式是死的,但你腦袋是活的,
把房價拆成頭期和貸款沒意義,頭期款難道不是每月存錢存下來的?
那不相當於貸款每月付錢?貸款有利息,不會自己加到房價裡去考慮?

以上自己加加去考慮,4%理論還是通用。


為何算的精的遠不如算不精?
這才是有趣的結果
基本上買房子只要總價-房租收入低於2%都是補貼房客.在價格上.
房子有折舊,維修,繳稅的成本.以目前定存1.37來算,低於2%的都是賠錢.
基本上台北市幾乎都是賠錢居多.所以大家都在賭增值.
租金收入只是補貼而以.
600萬存款利息1.375%約為6,875/月。
600萬貸款利息2%約為10,000/月。
600萬20年期2%利息房貸本息約為30,000/月。
600萬房屋20年折舊3成後價值約420萬(每年1.5%折舊概算)。
折舊成本約180萬+240期1.375%利息約165萬=345萬(不含稅金成本)
345萬/240期約為14,000,即概算出該房屋的成本。

風險成本需另行計算,包含利率升降、折舊率升降、稅金升降、土地價值升降等等因素。

例:1萬4千塊租到價值600萬的房屋是很不錯的選擇,尤其是頭5年房屋處於最高價值的時候。
房價看漲看跌,看看人口結構就知道
有需要的人就買吧!必盡租屋的確比購屋來的不安定
但要投資房地產的人 之後十年二十年會很難過
不然電視上那麼多藝人幹麼又出來賺通告費

我是6年級未段班的人,在我這一代的五六成都靠著父母頭期貸買了房子了。
一家子有二到三間房子是正常的(不包話投資客)
房價會漲~肚臍想也知道,這一代的需求那麼多 要炒哪怕沒人買

但之後呢???
我父母比較晚生我,所以我先遇到這一些問題
父母老了(70~80),我正打算接父母下來新竹住
之後十年和我一樣想法的人會愈來愈多
身邊也很多雙薪家庭,小孩一生接父母來住幫忙帶小孩的也愈來愈多
三代同堂會隨著父母的年級愈長意願就會提高(不孝子除外)
接下來老舊房子社區的房子會愈來愈難處理
就連我岳父岳母(60~70)也在打算處理手上的淡水房產來為養老打算了。

我想房子的價值屆時會回歸到和車子一樣
這十年來新車價也在隨通膨提高,但中古車價就是隨你車子的年份一年一年跌價
新房也許會隨通膨的幅度起俯
但買了之後五年蜜月期後之後就是一年比一年不值錢了

而我們這一代會不會幫下一代準備房子???
就看我薪水有沒有漲,房貸提早還完再說…
不然壓根不會想下一代的問題。

預測之後十年二十年
上一代留給我們的會是很多房產而不再是民國80年代的土地
處理上會難上加難


流浪不想去淡水 wrote:你忘了算通貨澎脹~~也忘了算房子增值~~

未來將是通縮,房子會減值~~~~
goblinlord wrote:

所以啦,還看不出來其中的奧妙是甚麼嗎

都打算借了不還了,那裡需要培養信用。
llinsh wrote:

為何算的精的遠不如算不精?



因為算得精的人不知道自己都算錯了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好壞應該先建立相同的基礎, 可先把房價20年後的漲跌,折舊,管理費,入手自己房子幸福感等這些因素除去,純就投資觀點來比較:
前提為假設台北市買三房要兩千萬, 月租收入可拿三萬, 定存利率為1.5%,因此在兩千萬的成本下:
1. 兩千萬買房租出去(或是自住)一年收益36萬
2. 兩千萬定存一年收益30萬

其他的變異因素如房價漲跌,折舊應以此基礎來加減, 但是有些變因是無法預測或無法計量(如租屋可馬上遷移的便利性,兩千萬拿來投資股票報酬更高或是未來賣出時的漲跌..在"一開始比較"時一直要加入這些變因那就不會產生有數據的結論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