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事情大約發生在二十多年前台北捷運還沒蓋好之前
當時我是學生跟同學合租一層電梯大樓
第一次搬是因為房東要收回房子給自己子女住
我們本來在那裡住很久合約只在剛搬進去的時候簽(學生時代)
後來時間久(住到畢業工作)了就沒重簽續住著
房東要自住只給不到一個月
沒辦法只好從大直搬到內湖古月市場附近
這次住公寓頂樓屋主說他不簽合約也不公證
三房租金8000
住了幾個月房東說房價上漲租我們不合算除非我們接受漲價到10000
我們後來就決定各自找房子分開了
我後來搬到一個同學住的地方跟她合租一間房
也是住了幾個月因為工作時間不相同會影響到彼此生活規律
加上我搬家搬得很累了
真得很不想繼續這種租屋生活
最後就搬回我家給我父母養了
回想起來我當時如果繼續住台北上班繼續租房子到現在
大概也會一直當無殼蝸牛到現在
人是要上進求進步的
我只有買房沒賣過房子所以跟炒房的投資客是不一樣的
我基本上把買房子當作存錢
有壓力人才會有努力的目標
想租房的人就繼續租著吧!!!
不然我的房子要租誰呢??
^___^
gina huang wrote:
一年三搬是實情...(恕刪)
通常我都是四年一搬,
因為房子老了,
從來沒有房東趕過人,
從來都是我們委婉的告訴房東我們要搬了,
我們只想住新的便宜的房子, 這樣衛浴總是新, 家具不會發霉,
而且幸好這樣的房子很多, 又便宜到我存款利息拿來付還有剩...
哦...當然買房是很好啦...對, 大家快買房啦..
net9999 wrote:
我只知道現在800萬的房
讓我600萬買到賺個200萬我以經很開心了
至於買在最低點我不敢想
通常當800萬的房子跌到600萬你也不想買了。你在等著1000萬的房子跌到800萬。

奇怪你沒買怎麼賺?邏輯更差了。
手上有頭期款,買了800萬房子。十年後漲到1000萬才叫做賺了200萬。
手上有頭期款,沒買房子,十年後800萬跌到600萬你才買。這叫作賺了200萬?
實際上你什麼也沒有賺到。因為你沒買。還有你也得租房子住。1.5萬X12個月X10年=180萬。有賺嗎?也是得花180萬的房租。早知當初直接買下來算了。好奇怪的邏輯。
因為買下來後,不管房價剩多少,你還是可以租出去。因為住的房子是每個人都需要的。
可是投資的理財工具到底能不能賺都不知道。
還有租屋好的理論,去問一下萬華區或是信義區30年前就租在那邊的人。問一下到底租屋好還是買房好? 當初30年前房子100萬。租金多少?才幾百到幾千?傻瓜才買房! 股市和六合彩,大家樂多好賺。
現在一間公寓多少錢?傻瓜當初不買房。

一些世代租在台北市的人感嘆當初沒買房,只貪房租便宜。現在30年付出去的房租都買得起當初的天價房子了。現在更買不起,也只能繼續租了。
gina huang wrote:
Jedsxohe:所以我都使四年一搬.....
所以你搬了幾次的"四年一搬"還是沒房子呢?
我只一次的"一年三搬"就讓我下定決心了!
現在的我還蠻慶幸那個"點"
PS不好意思我還不會用"引言"只能這樣了!!
...(恕刪)
我從出生後就常在搬家了,但從沒因此轉學過,
直到我們上大學離開家, 父母才買了適合他們2住的房子,
若不算上學這段, 出來工作大概也搬了5次, 住過3個城市,
在一個城市住四年就搬,
有的因為跳槽的關係不到四年就搬的.
"所以你搬了幾次的"四年一搬"還是沒房子呢?"
我錢多不用貸就可以買房加裝潢再換台新車,
但我不買因為我還想保有移動到處跳槽的自由,
也不想變薄利包租公.
明年有小孩我們也一樣是租房子,
讓孩子一樣習慣適應新環境, 避免孩子被綁在同一個地方不敢走出去.
等孩子將來出國念書或工作我們再找地方養老就行了.
搬家很輕鬆啊, 正好順便大掃除換新家俱,
過年就不用再掃了.
可能我太習慣換新殼住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