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過去房地產經驗,不能套用未來,房地產不會被唱衰,只會被炒到衰。

waittfor wrote:
icyjellybean wrote:
你們?誰是你們?
我可從未全面看多或看空房市

說著說著, 又有人跳出來告訴大家他的中文或者邏輯不好,
我的原文:
waittfor wrote:
我也想請那些強力推薦買房就對了的人自己開一間大家看不到的
自己去爽, 反正那麼好你們這些強力看多的自己去買就好了啊

"那些強力推薦買房就對了的人"有包含這位跳出來對號入座的icyjellybean嗎?
我不知道耶, 因為我很明白是指那些人, 自己跳出來的....星爺的電影有說:
誰應聲就說誰囉....


是是,按照你的說法

我也沒說是waittfor跟科瑞岱爾在circle jerk,兩位就急著發表愛的宣言

鶼鰈情深乎?
jettyang wrote:
在道德上並沒有誰比較高尚,所以不用這麼自我感覺良好

不同意, 不管看多看空, 道德上都比那些鼓吹 推崇
"空手套白狼" & "丟爛帳給銀行"的人好多了....
生小孩有屁眼的機率也高一點吧....

而會鼓吹 推崇上述觀念行為的人, 很不巧的都是多方,
由此可得, 整體來說多方的道德是被這些人拉低了....
icyjellybean wrote:
是是,按照你的說法
我也沒說是waittfor跟科瑞岱爾在circle jerk,

第一個, 我引你的文但文中沒有特別指你, 你卻跳出來這是讓我意外的
也許我讓你誤會, 很抱歉, 但現在你看起來又好像的確是
強力看多者, 所以這抱歉到底該不該算呢?
第二個, 我沒說過"icyjellybean說是waittfor跟科瑞岱爾在circle jerk"
你要"兩位"(既然你說你沒說是誰 就先假設你沒說好了)
自己開一間, 我說
waittfor wrote:
我也想請那些強力推薦買房就對了的人自己開一間大家看不到的
自己去爽,(恕刪)

難道我一定要是"兩位"之一, 才可以提出跟你一樣的要求,
要"強力推薦買房就對了的人"自己開一間嗎?
(真無奈 怕有有人跳出來對號入座, 只好再貼一次
"強力推薦買房就對了的人")
icyjellybean wrote:
waittfor wrote:
先感謝科大您不嫌棄我...(恕刪)

兩位要circle jerk可以麻煩自己開一間嗎?

第三個, 現在來討論妳到底有沒有說.....
你引我的言, 我的那句話也是在回應科大的抬舉,
偏偏你又說的那麼明白"兩位", 現在又想拗你沒說,
你的國文老師如果看到恐怕會流淚呢....

唉, 該怎麼說呢? 如果中文與邏輯不好, 可以先在旁邊玩沙不要亂入好嗎?
沒有講到你的事情不要沒事跳出來對號入座好不好? 莫名奇妙還要幫人上
"中文與邏輯"的課我覺得很無辜耶....
是,引言完全沒有針對性,只有你可以硬坳,別人都該玩沙,整理完畢

waittfor wrote:
第一個, 我引你的文...(恕刪)
icyjellybean wrote:
是,引言完全沒有針對性,只有你可以硬坳,別人都該玩沙,整理完畢

要說別人針對你, 也好歹替對方找個理由, 請幫我找個針對你的理由, 好嗎?
要說別人硬拗, 那就更該拿出有邏輯性的証明, 請心平氣和回去看看,
我本來就沒有特意針對個人, 而是有某種相似行為的一群人, 我甚至
不記得你這個帳號有說過什麼話或立場(科大可能有看過你文章是吧!?),
針對你有什麼意義? 更何況你比某些人有氣度多了, 不會講不贏就檢舉來
檢舉去, 黑來黑去的....
有意見 有立場, 講清楚說明白, 認同你的人接收到你的訊息就好了,
不是嗎?

除了少數愛鼓吹
"空手套白狼"
"丟爛帳給銀行(=政府=全民)跟全民沒有強相關"
"隱藏資產來進行槓桿操作"
等等不負責任 遺禍全民的傢伙, 其他應該沒有太多需要針對的人吧!?
waittfor wrote:
要說別人針對你, 也...(恕刪)


在我的認知裡,「引言」後的回覆,被默認為directed towards(講「針對」有點負面)被引言者,是網路論壇約定俗成的觀念。既然我們認知不同,那也沒有爭論硬坳與否的必要了。

沒錯,看多看空,本應是個人意見、立場,在板上的所見卻是截然相反。你口中的科大,就愛把好好的討論弄得像witch hunt。對「階級敵人」酸,不「堅決對抗」階級敵人的也一併打入黑五類,作風頗像他愛酸的PRC。

或許,因為立場關係,你注意到看多者中「道德敗壞」的那些人。但我同時看到,部分看空者想盡辦法佔據道德制高點,講出來的卻是「希望房市崩盤暴跌」、「最好泡沫爆炸」、「發生經濟危機」這種人話。

這些看空者的期待如果成真,得利、掃貨的又是誰?好像正是你針對的特定人士,不是嗎?多空「陣營」的分法毫無意義。看多的可能是剛買屋的小倆口,看空的也可能是太早下車,等不及想掃貨的投機客。

"丟爛帳給全民",禍害無辜,自然該被譴責。

至於:
"空手套白狼" (財團套土地?建商套現金?投機客套房子?)
"隱藏資產來進行槓桿操作" (單純規避稅負 or?)
是指?

大概知道你在說某位比較非主流的網友,不過我沒follow他的發文,願聞其詳





waittfor wrote:
不同意, 不管看多看空, 道德上都比那些鼓吹 推崇
"空手套白狼" & "丟爛帳給銀行"的人好多了....
生小孩有屁眼的機率也高一點吧....

而會鼓吹 推崇上述觀念行為的人, 很不巧的都是多方,
由此可得, 整體來說多方的道德是被這些人拉低了.......(恕刪)


所以我說你自我感覺良好吧

好吧,我同意,你的道德比那些鼓吹推崇空手套白狼,丟爛帳給銀行的人好,所以你生小孩有屁眼的機率也的確比他們高一點,這樣有開心嗎

icyjellybean wrote:
因為立場關係,你注意到看多者中「道德敗壞」的那些人。但我同時看到,部分看空者想盡辦法佔據道德制高點,講出來的卻是「希望房市崩盤暴跌」、「最好泡沫爆炸」、「發生經濟危機」這種人話。...(恕刪)



說的好啊,再同意也沒有了
icyjellybean wrote:
在我的認知裡,「引言」後的回覆,被默認為directed towards(講「針對」有點負面)被引言者,是網路論壇約定俗成的觀念。既然我們認知不同,那也沒有爭論硬坳與否的必要了。

是, 這一點上的確我認知與你不同, 因為除了被引言者, 被引言的內容也可能是
回文的主要對象, 網路上瘋子那麼多, 沒指名道姓的講到你我, 若無特殊狀況,
何需理會, 對於此誤會能達成共識, 我很高興
icyjellybean wrote:
沒錯,看多看空,本應是個人意見、立場,在板上的所見卻是截然相反。你口中的科大,就愛把好好的討論弄得像witch hunt。對「階級敵人」酸,不「堅決對抗」階級敵人的也一併打入黑五類,作風頗像他愛酸的PRC。

君不見多少多方言論都是毫無事實根據直接攻擊尚未買房者/看空者/不同意看多者
的社會地位, 成功與否, 以及有錢沒錢, 藉以彰顯自身, 帳號數語文章數, 恐怕
不會比你所提這些較極端看空言論更少, 至於科大文章雖沒有全看, 但印象中倒
也都提得出一些文件數據, 並以此申論, 同意不同意在個人, 不過吵起架來的
文章, 就沒興趣看那麼多了, 而且我也沒有你所謂"主流"多方或空方對房地產
有那麼深的研究, 多說多出醜而已....
icyjellybean wrote:
或許,因為立場關係,你注意到看多者中「道德敗壞」的那些人。但我同時看到,部分看空者想盡辦法佔據道德制高點,講出來的卻是「希望房市崩盤暴跌」、「最好泡沫爆炸」、「發生經濟危機」這種人話。

哈 雖然在上面才有人說我自我感覺良好, 多謝你幫我說出「道德敗壞」這幾個字,
至於為什麼我認為那些極端看空的言論並不比那些「道德敗壞」的人糟糕, 原因
在於, 他們也就只能這樣叫叫抱怨一下, 難不成還真的有人認為他們這樣講真的會
造成崩盤與破末破裂甚至發生經濟危機? 但那些「道德敗壞」的那些人所鼓吹的
觀念與做法, 只要有任何一個人受到他們的影響, 去做了那些事情, 就會讓全民
的權益實質上受到損失的風險, 每多一個, 就多一分風險, 就算我今天全無財產
在台灣, 這仍是我的根源地, 我不希望她像歐豬與日本當初一樣, 所以我還是會
跳出來罵....
icyjellybean wrote:
這些看空者的期待如果成真,得利、掃貨的又是誰?好像正是你針對的特定人士,不是嗎?多空「陣營」的分法毫無意義。看多的可能是剛買屋的小倆口,看空的也可能是太早下車,等不及想掃貨的投機客。

已經過去的, 比如過去的房價, 我們無法改變, 但就像我說的, 如果那些強力看多
鼓吹買房就對了的人, 自成一圈, 不要去影響一些"能力不適合現在買房, 卻被
洗腦而貸入超過自己能力安全負擔金額的人", 那麼那些強力看多鼓吹買房就對了
的人自相廝殺, 別人會有意見嗎?
看多看空不重要, 重要是說出來的內容, 只要一個人有任何一滴滴投資的心態
來買房地產, 其實就該自己面對該項投資風險, 但絕不該包含那些「道德敗壞」
的那些人所鼓吹的行為所帶來的全民風險....
政府很爛, 所以我們要保護自己, 但不是像「道德敗壞」的那些人鼓吹的讓
全民跟你一起承受風險, 那些叫做"損人利己", 就像是韓國 三星造價& 菲律賓
殘暴又說謊這些大家很清楚的行為...而且「道德敗壞」的那些人, 損的對象,
竟然是台灣, 還有台灣人...
icyjellybean wrote:
"丟爛帳給全民",禍害無辜,自然該被譴責。

很高興我們又有一個共識...
哪些人? 印象中cazando & goblinlord的文章裡面似乎都有, 不過他們的
廢文也不少, 恐怕不容易找到, 有興趣可以找找看,
最近看到的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3342718&p=2#43921939#43921303 裏面goblinlord #16附近
的發言, 事實可能是如此的沒錯, 但其心態與道德, 你可以參考....
希望不要有其他人看了他們的鼓吹, 成為你所說的「道德敗壞」的那些人

jettyang wrote:
所以我說你自我感覺良好吧
好吧,我同意,你的道德比那些鼓吹推崇空手套白狼,丟爛帳給銀行的人好,所以你生小孩有屁眼的機率也的確比他們高一點,這樣有開心嗎

有, 有比較開心, 因為除了icyjellybean 還有你幫我替那些人的道德下了註腳
謝謝你們讓我的自我感覺更良好, 哈哈
waittfor wrote:
是, 這一點上的確我認知與你不同, 因為除了被引言者, 被引言的內容也可能是
回文的主要對象, 網路上瘋子那麼多, 沒指名道姓的講到你我, 若無特殊狀況,
何需理會, 對於此誤會能達成共識, 我很高興


我想我欠你一個道歉。在英文論壇不時互相troll一下,用詞「隨興」了點,後來想想真的欠妥。畢竟該字眼的另一個含義很不雅,不該在這裡對一個陌生人亂用。Sorry!

waittfor wrote:
君不見多少多方言論都是毫無事實根據直接攻擊尚未買房者/看空者/不同意看多者
的社會地位, 成功與否, 以及有錢沒錢, 藉以彰顯自身, 帳號數語文章數, 恐怕
不會比你所提這些較極端看空言論更少, 至於科大文章雖沒有全看, 但印象中倒
也都提得出一些文件數據, 並以此申論, 同意不同意在個人, 不過吵起架來的
文章, 就沒興趣看那麼多了, 而且我也沒有你所謂"主流"多方或空方對房地產
有那麼深的研究, 多說多出醜而已....


或許是板上對立情緒嚴重,很容易就擦槍走火。雖然我覺得他那篇發言顛倒黑白,不過是自己先挑釁,被酸活該,哈哈。

再次重申,我很反對「多」「空」陣營二分法及全面看多/空論述的討論串,除了製造無謂的衝突別無益處 (噢...如果吵一吵可以紓壓該算好處吧)。

偏偏板上又很愛放「看空的就是不努力、沒能力才買不起房」、「看多的就是不要臉的投資客、靠社會資源牟利的吸血鬼」這種地圖砲,一出現知道可以跟該討論串道別了


waittfor wrote:
哈 雖然在上面才有人說我自我感覺良好, 多謝你幫我說出「道德敗壞」這幾個字,
至於為什麼我認為那些極端看空的言論並不比那些「道德敗壞」的人糟糕, 原因
在於, 他們也就只能這樣叫叫抱怨一下, 難不成還真的有人認為他們這樣講真的會
造成崩盤與破末破裂甚至發生經濟危機? 但那些「道德敗壞」的那些人所鼓吹的
觀念與做法, 只要有任何一個人受到他們的影響, 去做了那些事情, 就會讓全民
的權益實質上受到損失的風險, 每多一個, 就多一分風險, 就算我今天全無財產
在台灣, 這仍是我的根源地, 我不希望她像歐豬與日本當初一樣, 所以我還是會
跳出來罵..


我懂你想表達的意思,前者大概也只能停留在空想,後者則有機會造成實際影響。從效益主義的角度來看,確實是後者造成的結果「比較」不道德。但既然談道德,我認為意圖和行為(含言論)同樣該被拿來檢視。我的看法不同,真心覺得當婊子又要立牌坊的更該被人打臉。

自我感覺良好?本討論串的網友們自我感覺都不錯啊!


waittfor wrote:
看多看空不重要, 重要是說出來的內容, 只要一個人有任何一滴滴投資的心態
來買房地產, 其實就該自己面對該項投資風險, 但絕不該包含那些「道德敗壞」
的那些人所鼓吹的行為所帶來的全民風險....
政府很爛, 所以我們要保護自己, 但不是像「道德敗壞」的那些人鼓吹的讓
全民跟你一起承受風險, 那些叫做"損人利己", 就像是韓國 三星造價& 菲律賓
殘暴又說謊這些大家很清楚的行為...而且「道德敗壞」的那些人, 損的對象,
竟然是台灣, 還有台灣人..


我覺得「空手套白狼」是個人選擇。用詞聳動了點,但合法的融資本身沒有錯誤。如果無限上綱,信用卡、車貸、信貸也該用同樣的「道德標準」來檢視。想想卡債風暴,消費貸款的風險可一點都不小

當然,敢借就要有guts還,像王、陳這種掏空潛逃的垃圾真該去填海。


waittfor wrote:
已經過去的, 比如過去的房價, 我們無法改變, 但就像我說的, 如果那些強力看多
鼓吹買房就對了的人, 自成一圈, 不要去影響一些"能力不適合現在買房, 卻被
洗腦而貸入超過自己能力安全負擔金額的人", 那麼那些強力看多鼓吹買房就對了
的人自相廝殺, 別人會有意見嗎?


你說的在理,但我覺得還是陷入「多空」的窠臼。我實在無法接受「強力看多鼓吹買房」該被關在一間的觀點。強力看多者鼓吹買房,可能會害人good game,但也可能讓人賺到錢啊!強力看空的,或許能讓人不套在高點,但也可能害人在低點賣房,或被軋空手錯過翻身的機會。真要關,應該先關自問自答、到處洗板的網友E。

我的看法是,會上房事板的都不是小孩子,該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了解自己買的是資產還是負債,從事的是房地產投資還是投機,目前處於循環的哪個階段,自然就不會聽風就是雨,隨人起舞。

舉例來說,過濾標的時,先簡單的算一下DCR。當然,台灣持有成本低,租屋人口少,不求教科書的1.15+,不要低於1太多就好。打算自住的,可以用類似物件的租金代入Net Income。算出來結果太誇張的,先惦惦自己的斤兩,有沒有那個本事、必要承擔風險,去賭未來的增值空間。

就算再沒有概念,銀行也會為你把關。

以某網友的文章為例(內容略調整,完全沒有針對該網友的意思,若有冒犯請見諒):
某網友 wrote:
<某銀行>直接問我買哪裡幾年屋薪轉...

直接用電腦查詢並且告訴我~~鑑價出來一坪是24萬那放款的話在乘上7.5折..(我買屋成交價38萬)


嘿,大家都說鈔票狂印,可為什麼銀行還這麼小氣?大概就幾個可能: 1)標的不值那個價 2)銀行狗眼看人低...我是說,覺得還款能力有問題 3)上面或更上面的風向變了

如果已出現明顯的警訊,買下後萬一出問題,這要怪誰?房仲、建商、投資客,還是01網友?

最後提醒一下,小弟只是個涉世未深的新手,關於投資的言論隨便看看就好。

本串的hlz大是真高手。如果能屏除立場的不同,去存中街或金磚社區看看hlz大等眾多前輩的討論,真的會獲益良多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