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唯一有效的打房方式 - 按實價課累進課征豪宅稅

剛在看沈春華訪問張教授的節目,個人覺得沈春華有在炒房的樣子...^^
高房價不用去打,有些人買所謂的豪宅是為了爽度,那些人就由他去吧。
"需要"跟"想要"不一樣,若我想要住在"帝寶",若只是為了"住",根本不需要住到帝寶去,所以我得付出代價,這很正常,也很合理。
但若我"需要"住在公司附近,而且政府有提供社會住宅,那我就不需要去買被炒上來的房價,我去買社會住宅就好,
真正需要解決的要怎麼樣才能讓"需要買房的人都買得到房",有些人希望住在公司附近,所以部分地區就供需失衡,房價就漲,政府應該要做的是在這些地方廣建社會住宅,讓需要住在那邊的人能夠住在那邊而不需要去買供需失調的高房價。
例如政府應該在南港軟體園區附近蓋大量社會住宅,不管是租或是買,讓在那邊工作的人能夠住在附近就夠了,然後有些人有錢了,想要更好的住宅品質,那他就去買1坪100萬的新成屋,沒人管你,那個就算是高房價,也不需要去管...
jbon168 wrote:
唯一有效的打房方式 ...(恕刪)
ryouichi wrote:
那我在東部老家買人生第一間房,但是我都在北部租屋工作,老家給父母養老,然後我存夠錢好不容易在北市市郊買自己住宅(這是人生的第二間房),不用再花錢住別人的房子,買的房子課徵50%的懲罰性稅率,所以是我活該買第二筆房產?
如果這情況套用在您身上您覺得呢?我也可以想您是活該買第二筆房產嗎?...(恕刪)

那我們這些不夠錢買房子,又或者要背上重重房貸的人就活該?

我贊成一生限制換屋次數(最好限制3次內),超過就課重稅,反正您+您最親的人共六次夠了吧?
也贊成一人名下只能擁有一間房子,超過亦課重稅。

政府亦多蓋社會宅降低周圍房價。(三者並進吧!)

你想住在別的地方,沒問題,麻煩去租謝謝!又或者掛你家人的名字!
要打房其實很簡單
叫阿共仔飛兩顆飛彈
房價一定下
但是到時候也沒人想買房吧
startjohn wrote:
真的需要打房嗎?一間1千萬的房打到剩500百萬少了5百萬,台灣有多少房,每間房少個幾百萬,全台你知到要少掉幾個兆嗎?台灣變窮?有什麼好處呢?只想打房?打房為了買房?有房的人多還是沒房的人多,為一己之私損害大多數人的利益,這樣的行為還能正名化,奇哉、怪哉


照你的標準、德國、美國人都很自私囉
實價課稅之後,養不起一千萬的房子,就別跟人家說你的房子值一千萬
澎風的房價把下一代害的很慘
實價課稅只是打回原形而已,而不是現在都是澎風的房價


artix wrote:
剛在看沈春華訪問張教授的節目,個人覺得沈春華有在炒房的樣子...^^
高房價不用去打,有些人買所謂的豪宅是為了爽度,那些人就由他去吧。
"需要"跟"想要"不一樣,若我想要住在"帝寶",若只是為了"住",根本不需要住到帝寶去,所以我得付出代價,這很正常,也很合理。
但若我"需要"住在公司附近,而且政府有提供社會住宅,那我就不需要去買被炒上來的房價,我去買社會住宅就好,
真正需要解決的要怎麼樣才能讓"需要買房的人都買得到房",有些人希望住在公司附近,所以部分地區就供需失衡,房價就漲,政府應該要做的是在這些地方廣建社會住宅,讓需要住在那邊的人能夠住在那邊而不需要去買供需失調的高房價。
例如政府應該在南港軟體園區附近蓋大量社會住宅,不管是租或是買,讓在那邊工作的人能夠住在附近就夠了,然後有些人有錢了,想要更好的住宅品質,那他就去買1坪100萬的新成屋,沒人管你,那個就算是高房價,也不需要去管...


其實電視上的名嘴很多也是在囤房
只是你要不要用良心去看蒼生而已
至少我相信沈富雄就是...
豪宅確實應該跟民房分開
豪宅量很少,所以並不會直接影響到其他人的居住正義,而囤民房就會影響了

Kendall Chen wrote:
其實你講的都對, 中央明明也知道但就是不做阿!!

沒關係,咱們明年底讓他們知道誰比較厲害


結果發現~還是他們利害怎麼辦??
老是有人在建議如何打房 人家是利益共同體根本從來沒想過要打房 不然會不知怎麼打嗎
全世界打房用了那些招術 人家會不知道嗎 人家就是不想打嘛
除了選前弄個 奢侈稅 晃點您二下 騙點選票 您就當真了
選後 還有打嗎 ??
人家不是不會 是根本從沒想過這事 您就別再教他了

zerokiller wrote:
政府在推行以房養老~~
類似的方法...
房子可以先抵押給政府,政府先幫你付~~
將來贈與移轉時,多賺到的部份,先扣掉政府墊的
房價沒有漲,不就用繳,這樣子夠公平了吧
要不然只想享受公共建設帶來的漲價,不想多繳稅,只是牽拖又自私的說法

按照這樣的邏輯,沒錢的人,將永遠只能住相對偏僻地區
對於住在帝寶的人來說,就算一年課個10%的稅,也能撐得下去
但是對於世代居住於周遭地區的人來說,那只是紙上富貴
他們也可能窮得只剩下房子
如果課個10%稅,勢必付不出來,屆時,只能便宜賣給有錢人
居住正義一樣沒得伸張
課稅只能抑制住需求,不管是課什麼樣的稅

但今天台北房價亂象的問題在於供給不足,讓房地產市場變成賣方市場

而給了建商、房仲吹抬房價的空間

所以真正要治根本,應該從增加房屋的供給下手

首先要做的,是限制保險業投資房地產(這金管會終於後知後覺的在前一陣子做了)

大家都沒注意到,很多的地王其實都是保險業拿著大家辛苦繳的保費去炒出來的

保險業投資土地、商辦大樓後賺的錢,又完全進了保險業自己的口袋,造成財富的重分配

根本是穩賺不賠的無本生意

保險業資金用途被限制住,不動產市場自然沒有動能炒作

再來應該是限制建商一窩蜂搶蓋豪宅

台灣(台北)缺的不是豪宅,大老闆們一個人都買了好幾棟了,不缺

缺的是市井小民沒有能安身立命之處

一窩蜂的豪宅熱,除了只會加速坊市泡沫化、讓房價更偏離合理水準

還浪費了土地這項珍貴的國家資源,還招致國際熱錢的流入,惡化國內經濟的體質

國有土地可以活化,但是一定要限制得標建商未來的土地用途只能拿來蓋平價住宅

最後,就是政府必須要適度興建公共租屋或青年和宜住宅

畢竟不賺錢的生意是沒人要做的,不能拿著刀架著建商的脖子強壓人家蓋低價房屋

這時就該是政府出來用社會福利政策補足的時候

課稅或甚至是補貼,只能收短期效果,治標不治本

以上供大家參考討論

jack老大 wrote:
按照這樣的邏輯,沒錢...(恕刪)


只是叫你先抵押給政府,有人叫你賤賣嗎?
房子若是一直漲,價差也是你賺啊
只想享受漲價,卻不想多繳稅
再多的理由都只是牽拖而已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