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有關房價走勢,值得大家注意的事

留個足跡,我想還是「location」啦~

每個區都有「低價」的,問題就是喜歡的人不多,才低價~

還有就是人口紅利,其實,台灣人口問題真的很嚴重了,看看那麼多的外籍新娘,首善的雙北市,就到處都是了,何況是中南部,現在新生兒,混血的機率,我想大概蠻高的吧~

所以,寄望外來人口,也是台灣未來必走的方向,只是對對岸開放多少,就是一個關鍵,也許真的不會多久,我們也許會變得「拜託」他們來吧??香港當初也應該很樂見投資與置產吧?當初香港跌得多慘呀?

只是現在香港搞的更M型化,經濟好了,自然「要求」就會更多了,人性嘛~


stephen02 wrote:
量縮是買方買不下去這...

另外,長期投資者,在房地產上至少也是以五年為單位了吧。

二年都撐不下去的話,真是只算超線投資客的


奓侈稅的問題

這個所謂的兩年到期,並不會有所謂的大量釋出的問題

(恕刪)


五年為單位的長投客會不會受到兩年一到就要解禁的投資客影響呢? 這一點我想不用說也是清楚的!

至於兩年到期真的不會大量釋出嗎? 我想您大概忘記2010年Q2到2011年Q2有一斷成交量高峰期間,難道這些通通都是自住需求? 這一點也不需多做解釋囉~

想查全國成交量的朋友可至以下連結報告的第42頁參考:
http://www.cathay-red.com.tw/property/101年第2季國泰房地產指數季報.pdf

所以真的沒賣壓嗎? 我看難度是頗高的!

Sunnision wrote:
五年為單位的長投客會不會受到兩年一到就要解禁的投資客影響呢? 這一點我想不用說也是清楚的!

至於兩年到期真的不會大量釋出嗎? 我想您大概忘記2010年Q2到2011年Q2有一斷成交量高峰期間,難道這些通通都是自住需求? 這一點也不需多做解釋囉~

想查全國成交量的朋友可至以下連結報告的第42頁參考:
http://www.cathay-red.com.tw/property/101年第2季國泰房地產指數季報.pdf

所以真的沒賣壓嗎? 我看難度是頗高的!...(恕刪)


一、五年為單位的長投客怎麼會受到兩年短時間的變動就賣出房子呢??如果會,怎麼能叫五年為單位的長投客???這可不像有人說要長期投資,但一點風吹草動就跑第一名的。由於可能s大比較偏向短線心態,所以不會懂這種想法是什麼。這種心態就像是"他強由他強,他弱由他弱,我只一口中氣足"。

二、有沒有賣壓不用猜,看到了再說。我不喜歡猜,我只看事實。要走長線,就不要一點點波動就自已嚇自已。現在只要持有超過兩、三年以上的,拉開的成本價差最少都超過三、四成以上,有的都要翻倍了。一個不到10%的小波動,還好啦。更何況,又還沒有開始。而且,會很怕這個的,早就在要施行奢侈稅之前那數個月就跑掉一堆了。別怕別怕~~
stephen02 wrote:
一、五年為單位的長投...(恕刪)


您的心態是健康的長線投資者心態,不過兩年對於五年期來說是個不長不短的時間,期間的變化自然會有相關重要參考意義,兩年算短線嗎? 對於以前短進短出半年可以成交好幾套物件的投資客來說,這真的也不算個短的期間了!

房地產投資活動是一種群體活動,大家心知肚明沒有現今的共犯結構一同努力時,今時今日的房價不可能達到現在這樣的『榮景』,但是接著從無論政策面、基本面、消息面、整體社會結構面來看,就能看到現在的成交量所反應的結果了,尤其從現在以受薪階層為主的自住需求早已是無力承接目前的房價來看,投資需求對於整體房市成交量就更是異常重要,不過要思考的是『今時還能如同往日嗎?』,這樣的群體活動還能合體多久呢?過一陣子就會有其中一種角色爲了自己繼續生存下去而脫離這個共犯結構了!
Sunnision wrote:
您的心態是健康的長線...(恕刪)


首先,先謝謝s大沒有把我列為萬惡的短線投資客

不過雖然我是長線投資的,但其實真要論算不算堆高房的原兇呢??

我自已承認

就算是長線投資也算

只是可悲的是,我不堆,別人也要堆

只好跟著堆

差別只在,別人在用力向上頂

我只要坐著給人頂就好~



另外

有一個心理面是s大比較不知道的

基本上,會投資房地產的人

對於看多的意志通常都是很強的

那種差不多就是不會轉變的想法,可能超乎了大大的想像

就我老婆而言

她不會理財

但只要談到股票類投資的通通免談

但談到房產類的

我說要買的物件,她從來不會反對......

以上只是經驗談啦~~

有時搞懂立場不同的人的想法

也是不錯的~~~

stephen02 wrote:
首先,先謝謝s大沒有...(恕刪)


房地產:看多而已,賭性頗強
股市:霧裡看花,賭性堅強
期貨:多空都想賺,根本是賭徒
stephen02 wrote:
有時搞懂立場不同的人的想法

也是不錯的~~~


s大說得好,這正是小弟來此版閒逛的主要目的

當初是想瞭解各建案評價作為出手參考。"目的"完成後卻依然流連01,就是想多看人性的不同面貌呵
看了好久覺得一個觀點應該是在大台北地區沒置產的人的盲點,你觀看全世界超過1%稅金的房地產租金會多便宜?美國紐約市的房屋租金到哪邊好像台灣的好幾倍?台北市房價多少?新北市房價多少?林口.桃園.新竹...?當政府稅率越高轉嫁房客的金額就越高很正常,租不起就是往外圍租?頂多在台北市上班住新竹?又或者不要在台北市上班?國外交通距離一兩個小時似乎很正常,房東租屋原本就是要賺錢又不是開慈善事業?給你住然後自己賠錢,會不會想太多?目前租金相對國外便宜正是因為稅率相對國外便宜,如果稅金一漲相信長期持有房產的人並不會賠售自己手上的不動產,而是把價格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況且不動產並不會因為這因素而暴跌,特別是在台北市精華地段的不動產相對於全世界目前似乎還有上漲空間?當然不鼓勵買超過自己能力的產品,等到能力許可再來考慮不遲,自住客買房永遠都是買點哪來的高價?這是我一直搞不懂的地方?黃金因為通貨膨脹而價格上漲,房地產卻會因為通貨膨脹而價格下跌這是哪門子的道理?家父目前在台北市有五棟房地產一處土地實價登陸後並不會感到緊張也不想賣租金只是每個月租金當零用錢,往後保持現況至少15年.老台北人相信這種的很多早年有土地後來跟建商合建手上房產的一堆,小弟我才30歲出生到現在從沒看過台北市中心不動產下跌,以後我也不知道?

很有收穫的一連串討論
只是當時實價登錄資料還沒有出來
少了點參考資料

昨天第九波資料也出來了
大致都符合開版S大的看法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對於未來房市的一些修正或補充想法?

jshao_8 wrote:
很有收穫的一連串討...(恕刪)


七月、八月要仔細的想想

您是要上車還是下車............

到了九月,就比較不用想了,哈哈..........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