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沒房的唱衰房市 有房的看好後市 有比較客觀的意見嗎?


太平洋小張 wrote:
看過雙薪一個月頂多六萬,還要養二個就學中的小孩
一樣買房子啊,因為他們肯吃苦
不要吃都吃好的,用都用好的
然後抱怨房價過高,連存錢都不會怎麼可能買房~~


莫名其妙
人生在世
吃不吃好
用不用好
難不成要把自己剩餘的價值
拿去給建商
拿去給仲介
拿去給投資客
讓他們吃好用好就是王道嗎??

如果台灣中產階級都自覺起來
不要把買被財團建商投資客把持的房屋當作是人生的必修課時
這樣人生過的快活些
讓小孩吃好用好學更多才藝
或許也可已是另一種不錯的生活態度
現在流行的一句話=回不去了.....聽到都長繭了

通貨膨脹是主因,緩漲或許是最好的降價要跌很難...

老百姓只能眼巴巴看著政府=有用嗎..暗

更誇張的是政府光明正大帶頭搶油價/電價/稅賦/實價課稅=房價會降?
自住的房子只會漲不會跌因為你沒要賣~~~~
會跌的只有投資客的房子因為資金不足時只有拋售套現的份!!!!
所以能買早賣想撿便宜算了吧!!!!
我自住的房子買時(全新屋)580萬現在要1300萬~~~~~
10幾年前一堆人喊買不起10幾年後這些人更買不起!!!!
要下手就快不要等了~~~~~
房價漲跌不是媒體說了算的!!!!
投資客想買最低跟賣最高!!!!
所以看好自己喜歡的地點算過能負擔得起的價格就趕快下手吧!!!!!
zerokiller wrote:
錢都被房市黑洞吸去了
民間創業的機會變少,工作機會自然就少,薪資當然就會低~~
薪資低是因為房市把民間的可以創業的游資吸光光造成的~~


沒錯,這是一種連鎖效應
房價越來越高,消費力道會越來越弱(因為薪資不變)
大家越捨不得花錢消費,消費市場景氣就會越來越低彌
那老闆賺不到錢,怎麼會讓員工加薪呢?

以新加坡為例子,好像有八九成的人民都住政府的組屋(國宅)
擁有99年居住權,房價只要20~30萬新幣,約四、五百萬
聽說頭期款只要幾個月的薪水就可以買組屋了
而且薪加坡國民所得是台灣的2.5倍
人民根本沒有房貸壓力,消費力道當然強勁
你去看他們的捷運站幾乎都有百貨公司,而且人潮絡繹不絕

當然有錢的人就住私人的公寓,但都好幾倍以上
車子也是很貴,但可以貸款10年,
1600cc以下的車牌要120萬元,1600cc以上要200萬台幣(車牌只能用10年)
Vios 車子加車牌要220萬台幣,Wish要300萬台幣
當然新加坡這麼小坐捷運和公車或計乘車都可以到任何地方,車子不算必需品
反正你有錢就去買車子,
但必需品的房子都是人人買的起的

總之,我要強調的就是房價越高引發的連鎖效應影響的
不只是房仲和建設公司
也不只是買不買得起或是有殼跟無殼的問題而已
而是會遍及各行各業
要大伽,要有房又要看空房市的,那不就是張教授了嗎?
看到大家一直在說房價高,
想知道的是如果土地成本不算的話
房子的建築成本是多少?
我想以這個成本為出發點,加上土地成本,再來回頭看房價,大家才有個概念!
不知道有沒有人知道???

說不定有人認為的合理房價,根本連建築成本都不夠哩!

東西原本就是物以稀為貴,尤其土地本來就是有限的,更是如此。
所以囉!台北市的貴、市中心的貴、人多的地方貴、好地段貴、有好題材的地方貴…
但也有便宜的啦!偏遠的地區便宜、沒人的地區便宜、有不好題材的地方便宜。

因此如果嫌台北市的房價貴,那可以到淡水、三芝、石門買房子,以時間換取金錢。
等到有天有錢了,再往市區邁進,如果想住市區的話。

gzjdp wrote:
房子的建築成本是多少?
我想以這個成本為出發點,加上土地成本,再來回頭看房價,大家才有個概念!
不知道有沒有人知道???...(恕刪)


我也不知道建築成本到底是多少.

但我可以假設台北以外其它地區的土地成本為零或可忽略.

然後把它們的售價當作建築成本.
有要用&有錢就買, 沒錢就不要買.
大家的觀點都很好 比起一些吵架文好太多了 小弟學到不少

房價可能大幅下降的原因 只有可能 1.升息 2.股市狂跌至金融海嘯低點

從奢侈稅後 已經很少投資客用八成 九成貸款去投資房地產了

臺灣人不像外國人 喜歡過份信用擴張 不像美國人 西班牙人 信用擴張到一個離譜

德國人也是有幾分錢就花幾分錢的民族 所以他们房產也無崩跌阿


臺灣人都很會算的 沒貸款壓力 生活又沒問題 我何必要低賣我的資產呢??

還是一句話 除非升息 或 重大國際利空等等 否則不太可能房地產狂跌 大家醒醒吧

itiskevin wrote:
看最近一推發文的 ...(恕刪)


手上一堆房產 怎麼可能看壞~??

但如果手上只有一個 那人數絕對大增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