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感覺似乎是多滲了些水進去混凝土強度就會改變似的。
一般混凝土設計一立方的水泥及粗細骨材,加水約350~450公斤不等,一台預拌車以好久前的道路使用標準可裝載4立方的混凝土,亦即內含約1400~1800公斤的水。
假設預到驟雨為每小時100厘米(^^真遇到的話早就停工了),雨水能進到預拌桶裏的怕也沒10公斤,所以比例上影響其實相當的有限。
然而若考量到水灰比,那就相當有趣了。
一般使用的水灰比為45%,此係考量到水泥的黏結性與施工的工作度,在實際的試體試驗上,+-2%對強度的影響有限,可是若達到5%以上時強度的變化就會很明顯的折減下來。
若以1000公斤的水泥來看,5%就是50公斤,也就是50公升。這樣的數字很難想像可以在短短的時間從預拌車上的下料孔加進去。
除非所加的藥劑是減水劑,那麼即使只有1公升的水,也能使混凝土的工作性產生具大的影響,甚至造成析離的現象。
我曾經試過將6立方的混凝土,加一公升的水,混凝土的坍度立即從18飆到21。一般的混凝土最高坍度也不過到23公分而已。
所以下雨對一般等待中的預拌車的影響有限。
而於施工中,若有經充份的攪實震動,則混合水及雨雨其實都是會浮在表面上的,所以對混凝土的強度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至於粒料分離,大多發生在由高往低澆置落差過大的時候,或是水泥原本就下料不足的情況下,才較有可能發生。
然而拆模時間勢必延後,特別是樓板之類的結構物。
回歸到正題^^
大雨天在工地灌漿,最大的問題不在混凝土的強度,而在施工的品質,同時工作危險性會提高,所以除非已經澆置一半了,不然不建議在雨天澆置混凝土。
雨天澆置混凝土最常發現攪實不均、及過度攪實造成蜂窩及水傷,同時完成面因有一層浮漿,很難在混凝土初凝後還可以二次粉飾,所以完成面通常也會高低不平。
若是以傳統的木模施作,支撐處容易滑動,木模本身也會因側壓變大,而容易產生變形或爆模的現象。
總之所有最不利的人為因素都有可能在這時同時發生。
下雨天澆置混凝土缺點太多,並不建議為之。
rogerkuo2001.tw wrote:
台北的建案,高樓層的...(恕刪)
現在的混凝土廠,在混凝土料中都會有摻化學藥劑(即塑化劑)及飛灰、爐石等材料,用來調整混凝土的工作性及取代水泥的用量,所以各家預拌廠的配比也都不同,算是商業機密吧。您說的參與台北101建設的那間預拌廠,要把料打到那麼高的層樓,也非一般的混凝土料,稱之為高性能混凝土或自充填混凝土,且非一般的pump車可送到那麼高的,需要靠一台進口的加壓磅送車把料送上高樓層去(101施工時有去參觀過),而那間預拌廠會這樣在車上打廣告,意思是他的品質可以參與當時是界第一高樓層的建設,與有榮焉的意思啦!!
01.下雨基本上對混凝土的強度是有影響的,強度降低的影響。
02.如果是小雨,對混凝土澆置反而比較好,因為方便施工,甚至可以避免工人為了方便施工加水。
03.如果澆置到一半下大雨,一般而言會喊停,但在台灣很少公司這麼作,我本身就會要求^^
04.喊停不一定是好的,需要做好施工縫的處理,試想著如果一邊已經硬化了,另一邊隔天再澆置,
那不就形成一道裂縫,應力作用也會集中在那邊。
05.一般而言,要看混凝土是哪個品牌的,這個也有很大差別,如果是台泥、亞泥的,基本上出場強
度都很夠,如果有點雨是不用擔心的。
06.一般而言,工地會掌握進度,並且注意未來一周氣象而安排施工進度,若無法避免,則利用各種
方式減少環境因素的影響。
07.若有疑慮,可要求作鑽心試驗,但須注意的是如果強度有達到要求,則鑽心試驗須付費,若強度
未達要求者,試驗費用由承包商負擔。
08.下雨造成的不僅僅只有強度的減少,若雨勢太大,也會造成日後樓地板起沙,若處理不當,日後
地坪裝修會造成問題。
09.混凝土需要水來進行水化熱處理,釋初凝之後,並非再澆置的時候,不要被工程人員騙了。
(初凝時間約澆置後0.5-3小時,須看何種配比、何種需求的混凝土材料)
****************************************************************************
以上是不才小弟本人的工程經驗,請多指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