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近來關於換房子的一些心酸.....


ms0628 wrote:
看到 "老背" 用來稱呼父親我第一個閃過的念頭是轉身背對而遠去
看到 "老木" 用來稱呼母親我第一個想到的詞是 "行將就木"
這樣很有趣嗎 ? 對我來說當然一點也不有趣....(恕刪)


我跟我未婚的姊姊住在一起,行文中常用老姊兩字稱呼,以突顯其年紀夠大了!不然各位聽到有人叫姊姊,會不會聯想到一對小姊弟?

樓主用"背"、"木"兩字,可能不太精確,但無可厚非,想問 ms0628 大你有更好的方法,用台語來稱呼你年邁的父母嗎?



爭議點既是我發起 我也說說感想

我是400餘年前祖先從福建來的台灣人
父母都是 所以不必挑起情節

我捫在家都講台語 但都用爸爸/媽媽的台語發音稱
有時用兩個字發音 有時用一個字

同一個名詞也有雅俗稱法
別人稱呼我的父母用老b老m, 我無法干涉 但我不會認為他尊重我的長輩
自己稱呼我的父母用老b老m, 竊以為很不恰當 所以才有此疑問

至少我絕不允許我的兒子們這樣稱呼我跟他們的媽媽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如此而已
我認為自重人重之罷了
llinsh wrote:
至少我絕不允許我的兒子們這樣稱呼我跟他們的媽媽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如此而已
我認為自重人重之罷了...(恕刪)


以前叫老婆有叫糟糠、賤內的,叫兒子叫犬子,自稱叫敝人、在下,這些都是不自重的了?

對自己家人要謙稱,對別人要尊稱,那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說法?亂七八糟!




樓主只是問"房"事,大家好像扯遠了耶? 其實用老背、老木應該只是樓主想用文字表達發台語的音罷了,大家想太多了吧?

achitsai wrote:
其實用台語稱呼父母當...(恕刪)


有好父母不容易 版主要多尊敬自己的爸媽

那一間套房 最好是收拾好 等父母來住
不要把自己的東西堆一堆 慘不忍睹

凡事留退路 計畫趕不上變化
如果是我,可能採比較保守的作法, "將室內的收納空間及房間數再重新規劃整理一下,還有不太需要的東西就資源回收吧" ,畢竟從現在撐到孩子唸小學還有很多年,可以看時勢的變化而做換房策略的調整~~
現在賣房然後匆促做出決定,就怕後悔了再也回不去大安區,因為我也住在大安森林公園這附近,我是真的覺得生活機能/學區各方面而言,都滿不錯的;所以空間不夠(內部格局的問題)我覺得還可以克服一下,我有同事2年前從板橋換屋到內湖,室內空間也是只有20出頭,隔成3小房,住了4大2小;建議版主多元思考,賣房不是唯一的辦法,尤其現在銀行放款真的是受到很多法令的規範,對於換屋族真是綁手綁腳啊!!

lelotw wrote:
以前叫老婆有叫糟糠、...(恕刪)


對阿..賤內..我家小犬..這些話很好聽?個人真的覺得非常難聽,尤其是賤內..哪裡賤阿?

台語溫逃家~~很好聽阿.溫某..很好聽阿!

中國文字真是深奧阿!

台語溫老貝溫老木好個人深深不覺得何來難聽之處,可能是文化不同吧.

看看台語的髒話,頂多問候人家的身體,看看中國文字的髒話,連老祖宗都算在內了...大家想一想是不是.

文化不同阿!

唉~~~只能說那麼久了還是無法融合!




樓主的房子有人算過3000萬

3000萬, 我一輩子可能都賺不到

現在住的房子總價不到樓主的1/10 (在台中市, 但卻比樓主的大)

以上小小抱怨一下


樓主的心酸也給我了點啟示

現在買房真的要小心眼高手低的問題

賣的人都想賣高, 買的人都想買低

而且好的物件搶手得很 (投資客很多)

你非得出高價才搶的到 --> 房價也就越墊越高

到底是要隨波逐流追高, 還是等泡沫破掉?


只能說, 台灣很多有錢沒處花的人

藝人為多, 每次新聞報某個藝人做副業

一半以上都是投資房市

真是讓人感慨


我現在也要生第二個了

家裡3房剛好擠滿(等他們長大), 空間還夠用(雜物要清倒是真的)

現在家裡6個人, 一個在肚裡 (+媽媽妹妹)

生活還算優閒


雖然我知道不太可能

但樓主有機會話真的可以搬來台中住

3000萬在台中可以買個好地點的豪宅了 (透天更可以買到好物件)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ar3a wrote:
只能說, 台灣很多有錢沒處花的人

藝人為多, 每次新聞報某個藝人做副業

一半以上都是投資房市

真是讓人感慨


這也沒啥好感慨的
錢怎麼來的就怎麼去
你看那些明星一時風光
看不到他落魄時悲慘模樣
錢還是扎扎實實的賺
扎扎實實的花比較好
那些很會理財的明星
說真的有哪個可以有比較好的晚景

lelotw wrote:
我跟我未婚的姊姊住在...(恕刪)



在書寫文章提及父母時, 一定要以台語音譯的話
我會用"老貝"及"老母" , 然而我真正會用的還是"父母"這兩個字
也許還有更好的吧
但是我文筆很差, 所以不敢使用定義不清的詞

其實音譯並不需要發音非常精準, 文字的意義有時比發音更重要
我認為寫文章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要讓所有看到這一篇文章的人都能百分之百了解自已的想法, 真的很困難

我要強調的是 : 平常說話和寫文章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
文章想要口語化, 不是發音相同就算了,
如果這根本不重要
那就不需要那些文字工作者去研究音譯的問題了
大家隨便翻都可以啊

我第一篇文就已經偏離本樓的主題, 對樓主實在是很抱歉
這第二篇已經是超越主題發散的極限了
我已不適合繼續在本樓發表任何相關意見
還是討論房事吧 !
謝謝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