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的國宅和出租的社會住宅是兩碼子事情
不然為什麼套房會被大家嫌出入份子複雜?
我認同要有社會福利政策
但不是為了社會福利而社會福利
你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去補助或是去幫助弱勢族群,讓他們有一技之長有固定生活收入
台北的空屋多的是,你去硬蓋一堆社會住宅出來
第一 你租金能多便宜?
第二 就算超便宜,也是要付錢,弱勢族群的經濟來源又在哪?
給飯吃,不如教會人家怎麼釣魚
社會出租住宅的目的是照顧好幾輪的弱勢族群
而不是一家弱勢族群住進去了以後,20年後還是弱勢族群
你把台北市建設了半天,然後就把一個出租住宅扔進去
都不要說對房價的影響,就先說說你政府有多少的管理能力?郝先生說有,你就信嗎?
台電說台灣的核電廠好安全,你信不信?
不是嘴巴講講:那我們就效法新加坡阿。 用嘴巴講當然都很容易
要是什麼事情丟句效法兩字就搞定,那我們早就超英趕美了
台北的出售國宅一樣是很搶手,凡事都應該要付出代價
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來的,才會珍惜
因為你弱勢,政府可以幫助可以輔助,但不是硬塞
如果你有心站起來,政府當然應該幫助你
如果你好手好腳卻只是想佔便宜,我也不想我繳的稅金用在你身上
另外台北人也不是特別自私,自私是天性,大家都半斤八兩
不必講的台北市以外的人好像都是天使
為了好管制
應該要建議政府禁止各式套房出組???
還是你覺得會租房子的人就是有問題???
dickensking wrote:
我是台北人,我也一樣反對
出售的國宅和出租的社會住宅是兩碼子事情
不然為什麼套房會被大家嫌出入份子複雜?
我也知道很搶手但連頭期都付不出來怎麼買
就是買不起難道不能租???
只要比周圍便宜也不行嗎???
dickensking wrote:
台北的出售國宅一樣是很搶手,凡事都應該要付出代價
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來的,才會珍惜
讓我想到台北市為滿足停車需求,在公園、學校蓋地下停車場!
月租2800~4800
可是蓋地下停車場,平均一個車位要花多少市民的錢?又多少年才能回收?
以「蘭雅公園附建地下停車場新建工程」來說(http://cmdweb.pcc.gov.tw/pccms/owa/guesmap.userinn)
地下二層停車場,總樓地板面積約8,976m2,預計提供187個小汽車位,機車位60個,總工程費為$382,028,469元
平均一個汽車位的造價「190萬」,這個價格還不含土地成本!
如果把土地成本計入,造價可高達300萬
假設蓋好後一輛月收3800,扣除營運成本1800,一個車位還可賺2000
190萬(造價)/2000元=950個月=79年才夠本(不包含利息)
如果加上土地成本300萬/2000=1500個月=125年才夠本(不包含利息)
如果地段夠熱門,想進停車場得排隊或抽籤,引起民怨
如果以價制量,停車費勢必高漲!又會引起民怨
而享受到政府高成本低價承租的市民也不夠全面性!
且4億的費用只能解決200位車主的停車之苦
如果把4億用來推展大眾運輸,及補助鼓勵市民搭乘大眾運輸,或許可造福更多的市民
小弟想說的是,政府花大量的經費蓋社會住宅,是否真能解決住的問題?還是只能照顧到極少數幸運的人,問題依舊存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