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決定了, 明年(2009)下半再來撿好貨

M25 wrote:
我想知道明年的好貨會...(恕刪)


好貨平常不會浮出來 時機差的時後才捨得釋出

巴菲特說得好 : 只有當水池裏的水乾了 才能知道到底是誰在裸泳?

明年是好貨可能出現的時機 我個人是樂觀以對的~
EOS 40D + 17-55 F2.8 IS USM + TOKINA 12-24 F4 DX
馬賽克0445 wrote:
明年是好貨可能出現的時機 我個人是樂觀以對的~ ...(恕刪)

有好康的要道相報一下喔!
talkboard wrote:
有好康的要道相報一下...(恕刪)


這麼多人要好貨, 那有那麼多好貨嗎?
M25 wrote:
這麼多人要好貨, 那有那麼多好貨嗎?,...(恕刪)


確實很多啊,不然01仲介怎麼有辦法一直賣的這麼好...而且還是高價賣出..
沒好貨那能一直這樣賣...您說對吧!!
如果你要好貨的話,網上爬爬文,看看那位仲介最會賣好貨...

街上的空屋,那一間不是賣家的好貨??仲介店面貼一堆壁紙,那間不是嚴選或精選的好貨??
一堆好貨賣不出去...不如好好跟人家學習怎麼抬高價賣好貨吧..

房地產的不會下跌理論真的太多了..我來整理一下供大家參考
區域理論->地段理論->豪宅理論->好貨理論->人口理論
過幾天可能又有新一派的理論要出現了....
區域理論->地段理論->豪宅理論->好貨理論->人口理論>自住理論

自住理論: 自住的沒差,反正自住不會賣,高價買住起來特別爽,因為我買的房子特別貴

不過請別上當, 你會後悔一輩子
lee01 wrote:
區域理論->地段理論->豪宅理論->好貨理論->人口理論


大哥!!
人口理論是講人口越來越少 房價必跌的啦
不適合列在這裡呢...


幫您補充兩個

M型理論: M型右邊有錢人 不在乎房價跌
利率理論: 低利率 不會跌

justin0204 wrote:

人口理論是講人口越來越少 房價必跌的啦
不適合列在這裡呢...
(恕刪)

根據網上大大的說法是人口會增加,土地不會增加,故房價必漲...
而您這樣的說法,是否意味著破解了人口理論的說法...??
不過其它理論目前全部都被新聞破解了...

M型理論應規類在豪宅理論...
至於利率理論..多看幾天新聞看看有何影響或是板上大大怎麼證明或破解吧.....
lee01 wrote:
根據網上大大的說法是...(恕刪)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1/4534290.shtml

央行降息半碼 彭淮南看到什麼警訊?

【聯合晚報╱記者陳雲上/特稿】 2008.09.26 03:13 pm



央行總裁彭淮南到底看到了什麼必須預作處理的潛在危機?
報系資料照片
中央銀行短短十天內,相繼宣布調降存款準備率三至五碼、降貼放利率半碼,並擴大附買回操作對象和期限,等於央行可動用的三大寬鬆貨幣工具統統派出場。表面上是為提振低迷的經濟活力,但更令人擔心的是,央行總裁彭淮南到底看到了什麼?這才是讓央行貨幣政策出現如此巨幅、快速轉變的真正潛藏危機。

已注意到資金流動隱憂

就貨幣銀行學來說,央行最重要的三大貨幣工具,就是存款準備率、貼放利率和公開市場附買回操作。此次央行一口氣調降存準率、降貼放利率、並擴大附買回操作,學理上,代表央行貨幣政策已朝向「寬鬆」,但彭淮南在記者會上卻又始終不願正面承認,僅保守表示「希望降息,能達到兼顧控制物價、刺激經濟成長」的最理想結果。

但真實面,並非僅止於此,而是央行已經看到了未來經濟衰退的疑慮、甚至是金融市場、資本市場潛在的資金流動隱憂,「不得不」早點放鬆貨幣政策,提前因應未來可能出現的流動性危機。說得白一點,就像日前國務機要費案吳淑珍出庭前,法院提前將醫護人員、急救設備準備好一樣,目的都是in case of need的「預防措施」,為未來預作準備。

防患未然 央行和時間賽跑

正因為央行的貨幣政策有時差,只能就未來預期先去做,央行現在正在和「時間賽跑」,要搶在未來發生之前,依此推斷,央行預作防範的那個真正危機,現在還沒發生。

有人推測,雷曼事件及基金贖回潮影響,部分券商、保險公司或小銀行近期拆借利率大幅翻升,這些債信不足、或嚴重遭贖回的金融機構已經發生「調頭寸」壓力,甚至部分銀行、保險公司近期辦理增資案面臨增資價調降壓力,此時央行開善門,將附買回對象擴大至一般券商和保險公司,並將30 天操作期限拉長至180天,不難想見,央行這個「預防措施」開設的對象為何?

預留資金寬鬆有利條件

此外,美國金融風暴、帶來全球經濟、消費力衰退、股價落底、信用緊縮等疑慮,從台灣外銷訂單連三月跌落個位數成長中也可看到隱憂,加上百餘家上市公司股票市值已跌破公司淨值、公司忙著追補擔保品、不少準備籌資發債的營建、太陽能廠相繼宣告籌資暫緩,其中多少都已透露,在全球風聲鶴唳、信用緊縮下,企業獲利下滑、補擔保品壓力升高、銀行抽銀根將在所難免,若不預留資金寬鬆的有利條件,年底前新一波大規模的企業跳票、倒閉危機,恐將是台灣另一場本土金融、企業浩劫。

更應留意的是,國際局勢動盪,外資正加速自亞洲市場撤資,光近期,外資自台灣撤出的資金已超過4000億台幣,目前外資在台股占近六兆元的龐大資產,一旦國際局勢未見改善,台灣目前靠外資撐盤的台股資金動能,能否撐得住,央行是否預先看到了什麼令人擔憂的徵兆。

救股市?總裁看得更遠

尤其之前市場認定台灣M2貨幣存量相當充沛,但彭淮南在昨天記者會上卻直接反駁媒體「過去幾年調整後,你怎麼知道貨幣數量高不高」,及最新公布今年前8個月M1B平均年增率負成長2.57%、M2年增率更已跌破央行認定「2%-6%」下限之下的1.75%,就貨幣總量來看,台灣未來的資金動能已經出現「不足」的隱憂,逼得央行不得不提前大動作啟動三大貨幣工具。

也許有人懷疑,央行一連串降息動作,是否為配合行政院救股市步調?誠如彭淮南所言「10多年來從來沒有、以前不會有、未來也不會有」,央行理監事會獨立運作,不受高層干擾。因為光是從彭總裁眼中預見到的潛在危機,和全球金融局勢意想不到的大變化,彭淮南看到的,早已超越行政院團隊目前埋首滅火的危機,而是要預想如何跨越未來難以對抗的金融海嘯。


小弟看法是
經濟繼續爛下去
慢慢在這討論多空的就會越來越少
因為倒閉減薪會開始浮現
明年2009年
還能在這留言的
代表公司活著
才能撿好貨
亮紅燈吧 wrote:
小弟看法是經濟繼續爛...(恕刪)


對阿, 小弟也覺得新政府應該要重視未來的經濟重心要放在哪才是根本之道. 目前多空也只是短暫的現象. 如果未來企業倒光, 應該也不用買房了.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