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貞 wrote:
重點是薪資有跟房價、物價成比例成長嗎?沒有!!80幾年代高利率,但相對房價物價也比較合理(不能說便宜)~所以不覺得高利率有影響到生活~
物價(便當)
80年, 排骨便當35元
113年, 同一家便當店80元(很訝異居然還在原址營業)
薪資(公務員委五頂)
80年月薪2.2萬
113年月薪5.3萬
房價(台北中山區)
80年一坪40萬
113年一坪100萬
有比例成長嗎? 嗯...
買房最幸福的年代應是60年代中後期買房的長輩, 因為短短十年, 全台薪資不分軍公教勞是坐火箭一樣的加倍再加倍, 5千變2萬
80年後, 薪資普遍成長變緩, 1年不到5%, 唯獨約勞工10%人數不到的上市科技業一支獨秀弄出員工分紅配股以面額10元計價, 但以市價賣出年薪倍增(月薪增幅不大), 其餘90%勞工無緣此盛會
90年後, 好景不長, 政府要求分紅費用化, 分紅配股需以市價計算後, 上市科技業年薪因此腰斬, 回歸正常值, 被按下暫停鈕
100年後, 薪資幾乎停滯, 每年成長不到3%
110年後, 僅5%族群薪資因獎金分紅又開始爆發式成倍成長, 產業及公司更集中, 另外95%的人依舊無緣此一年薪成倍成長的盛會(月薪增幅不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