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羽斷翼 wrote:
從1990年後..
那一年銀行有暴力升息過了??
2022年嗎??
我印象只有87年左右有漲過0.5%左右
而且維持不到1年...
其他每年都是下降..包含80-86年這幾年都是下降
看歷史:台灣利率歷史
民國79~80年房貸就是10%,房貸一年內升了4.5%
沒看過10%,表示你沒繳過,年紀比我家長輩小一些
當年股市崩盤,我爸手上好幾間如燙手山芋,資金壓力超級大
非市中心,台北以外的地方超級難賣...難賣到價格腰斬都沒人要
破車一台修幹麻 wrote:
雖然很嘴但卻是實話現...(恕刪)
買房靠自己+1
買房怪爸媽 尿歪怪馬桶
講不客氣一點
你為自己買房子付出多少代價
任何一個世代
買房都是一件困難的大事
就算父母當年買房
貸款利息也是10%起跳
甚至沒有優惠利率可以選擇
最後一樣努力工作存錢還貸款
將房貸還清
如果想學OO房仲
那種靠買賣賺價差
現在時機過了
價差不大還有可能被稅金
扣到不醒人事
現在選這條路不是好走的路
純自住型的
因為政策因素會緩跌數年
也因為你想買房我想買房
價格也會居高不下
抱怨完了回到主題
為了買房你做了什麼努力
地點不行就往外移
先求有再求好
如果都要已地段為首選
中古屋也是一種選擇
一切已務實為主
“負債越少生活會越好”
頭期款是入門票
連這個都辦不到
一切是空談
破車一台修幹麻 wrote:
雖然很嘴但卻是實話
現在年輕人要買房家裡沒幫助的話很難買得起房子
這裡有人買房是靠自己的嗎?
...(恕刪)
我買房全靠自己啊
我最高峰差不多八十幾間房 全是自己買的
不過現在差不多剩下二十幾間
台灣剩下十幾間左右
不過我一路走來 非常離奇 以後大概也不可能複製
我是在柯林頓提知識經濟的時候在矽谷工作
那時候Cupertino一間2000英呎有前後院的house大概一棟2x萬美金
我第一次到上海的時候 上海只有虹橋機場 浦東機場還沒開工
後來網路泡沫前把公司配股全賣光 回台灣然後又到到上海闖
上海中山公園到靜安寺附近差不多一平米八千人民幣
深圳有分關內關外 而深圳關外還一片荒涼
廣州天河區的社區 一平米不到二千人民幣
台北市區大概一坪十幾萬⋯
所以父母給不了的 自己必須創造而且抓緊機會
才有可能翻身

當然會有人開始嘴 買股票賺更多
其實很難 因為股票持有不了這麼久

即使是公司配股 鎖好幾年 也是發下來沒多久就賣光了
在員工分紅費用化之後 幾乎沒有什麼暴富的電子新貴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