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唯有實坪制且公設免費,才是揭露真實房價

dancingra wrote:
其實也還好啦我覺得未來可以請建商推一種「實惠宅」....

就是一建案中,2~5F 特定撥出幾戶,他們的門卡只能走消防安全梯上下樓,所以他們的公設支出會很低,就只要付安全梯的地皮持分以及「維生必要公設」使用維護費,費用上會很像華厦或公寓,外觀上看起來又是住在電梯大樓,豪華又氣派(只是無法走大廳,門卡不能搭電梯,但反正最高也就 5F 嘛,多走樓梯,強身健體很好哇!至於什麼戲水池、媽媽教室、KTV、會議室、閱覽室.... 不用!那都是無用公設,叫那些呆瓜盤子戶去付就好!)

.............................................................................

讓我試算一下,室內 25 坪,公梯兩座小估個 6 坪好了,公設比應該是 6/31 = 19.3%,嗯,很低;若一坪 70 萬,這樣子應該是 2170 萬不含車位(車位也不是維生必須嘛),應該很合適做到 3 房溫馨小家庭用了!敬請支持!


樓主都說了,冰棒一支一塊,談總價買一袋回去會變成 1 支 10 元,所以你的題目對他而言,會不會太難啊 ?
dancingra

你不要這樣,我衷心想為年輕人著想。[笑](不過我這話算一半認真的,這些實惠宅的買家,他們就放棄那些他們不愛的東西,減少他們總價;同時也不必改登記制度,「有登有付錢可使用」原則不變。[滾來滾去])

2022-02-07 13:26
果斷點下去 wrote:
看啥坪數 看總價買就對了阿

反正買房只看總價阿

路邊看板 是絕對不會寫 每坪 XX 起的

因為這樣寫是不會有人去看的

一定是只看 總價 XXX 然後就下單了

現在誰跟你看總價買 都加價賣了

一個價

買不買 不買還有別人買 別浪費時間

有沒有買過房阿


所以說...你買過很多房囉

貼上來大家笑一下吧
一鴛一

偷換概念不是錯,買房是看合約,合約清清楚楚,沒有甚麼實坪制虛坪制,完全沒毛病,建商若敢騙人就講出來,大家一起檢舉[真心不騙]

2022-02-07 13:20
果斷點下去

哀~老人家 台灣拿出來跟其他國家數據比 直接偷換概念阿

2022-02-07 22:02
hck13kimo wrote:
這位兄台找到正確的統(恕刪)


說得好。
台灣房地產的單價,就是平均數,為重要特徵值。
沒想到這個特徵值的算法,與世界上其他國家不同。
dancingra

你去看我 68 樓講的看能不能接受?能接受我覺得起碼有方向,你想對全台八成自有房屋者進行資產減除的動作,我覺得成功率更低。你用30年心血買下一間房,結果有人說要改制度,把你10年心血歸零,可以試看看。

2022-02-07 13:31
omniyeh

好厲害,房價還有 "特徵值" ?? 那請教教我,房價的 "特徵向量" 是怎麼定義的 ?

2022-02-07 13:33
lawtaipei wrote:
說得好。
台灣房地產的單價,就是平均數,為重要特徵值。
沒想到這個特徵值的算法,與世界上其他國家不同。


對啊 ! 買房還能把土地的錢加進去一起算,全世界有這樣的嗎 ? 所以這是多奸的商人啊。

土地公設是要用送的,不能算錢。

腦殘們請點讚。
dancingra

自地自建一次再部分分售給別人就會懂了。這跟打電競的覺得 VGA driver 都是免費下載一樣的天真。

2022-02-07 13:36
lawtaipei wrote:
說得好。
台灣房地產的單價,就是平均數,為重要特徵值。
沒想到這個特徵值的算法,與世界上其他國家不同。


先回答我一個問題??

全世界只有台灣有公設嗎??
omniyeh

他還發明房價 "特徵值",好厲害。當年念大一時,線性代數沒學好,我都沒搞清楚,"特徵值","特徵向量"。

2022-02-07 13:29
dancingra wrote:
其實也還好啦我覺得未來可以請建商推一種「實惠宅」....

就是一建案中,2~5F 特定撥出幾戶,他們的門卡只能走消防安全梯上下樓,所以他們的公設支出會很低,就只要付安全梯的地皮持分以及「維生必要公設」使用維護費,費用上會很像華厦或公寓,外觀上看起來又是住在電梯大樓,豪華又氣派(只是無法走大廳,門卡不能搭電梯,但反正最高也就 5F 嘛,多走樓梯,強身健體很好哇!至於什麼戲水池、媽媽教室、KTV、會議室、閱覽室.... 不用!那都是無用公設,叫那些呆瓜盤子戶去付就好!)

哦,有聽眾問「垃圾集中區」可以用嗎?當然不行啊,那又不是維生必要的,公所清潔隊都有定時巡收,敬請配合公所時程表帶垃圾下樓,不然看有沒有好心鄰居要幫你拿垃圾到垃圾集中場放!

又有聽眾問「我的網購寄來怎麼辦,警衛收嗎?」當然不行啊?那又不是維生必要,寄來沒人收,就自己問去哪兒領,或請假在家等人送來收一收就好,這沒問題的,住過 50 年老公寓的人都這麼活下來的!

各位,「集合式住宅大樓中的公寓」,我覺得這是很實惠的概念,完全是幫助年輕人進攻首都成家立業的完美做法,面子裏子都顧到,又不像地上權建案,害年輕人無法置產!

有聽眾說這是歧視.... 什麼?歧視?不不,這完全誤會了,這是市場導向,本著濟弱扶傾理念的好產品啊!

讓我試算一下,室內 25 坪,公梯兩座小估個 6 坪好了,公設比應該是 6/31 = 19.3%,嗯,很低;若一坪 70 萬,這樣子應該是 2170 萬不含車位(車位也不是維生必須嘛),應該很合適做到 3 房溫馨小家庭用了!敬請支持!

什麼,還是覺得太貴?這是XXXXX台北耶(00:35)......


大大問我對68樓的意見,
虛坪部分越少人分攤,公設比越高,那些買「實惠宅」以外的住宅,更是盤子中的盤子(例如:專有4坪,公設25坪)。
這些虛坪的維護費用更高,要維運就更困難了。
區權會開會要怎麼開?怎麼投票?表決權相同?在在都是問題。
首先謝謝您難得認真回答問題,我也不開玩笑認真回答。

lawtaipei wrote:
大大問我對68樓的意見,
虛坪部分越少人分攤,公設比越高,那些買「實惠宅」以外的住宅,更是盤子中的盤子(例如:專有4坪,公設25坪)。

對,你可以想像若一建案,80% 的戶型都是實惠宅時,剩下 20% 的住戶要去撐住整個案場的全部公設,包括取得所有權的費用(初始成本),以及未來月月要付的使用及維護費。若這資訊是公開的,而且那 20% 的人就是願意來買,那這是市場機制。你可以說他們是盤到一個不行,但他們有他們的自由,你也有言論自由,所以這不是問題,也就是說,同一社區,大家各過各生活,沒什麼問題。

lawtaipei wrote:
這些虛坪的維護費用更高,要維運就更困難了。

成本一定是高的,畢竟想過優質的生活,就要付出代價;如我所談,光講一個追垃圾車跟沒人收包裹,還有樓下大家搶車位,搶到鄰居都要開罵,這是我老家幾十年的生活寫照,我不想過那種生活,所以我願意付錢改善。

實惠宅比例一直拉高,拉到後面,電梯集合式集宅大樓其實就是退化成華厦或公寓了,沒錯吧?

我補充說好了,你可以想像實惠宅是什麼人會去買?必然是經濟壓力較大者,或斤斤計較者,或房蟲(買下來出租),但實惠宅多了會影響整個社區運作,所以比例很難拉高,充其量這只能說是一種自由市場中一點點的社會主義;以我來說我是不會不接受我的社區有這種實惠宅,但多了我真的不要,你要是跟我一樣住過幾十年老公寓你就會明白我的感受。

建商的角度,他們有做產品規劃的自由;實惠宅不見得沒利潤,建商也不是不懂大家都愛實坪大一點,但你看我的設算:25p + 兩座公梯 6p,這公設比也近 20% 了,25p 我要再放小一點,那公設比更大不是嗎?而若你說不付公梯公設費,要叫那些盤子戶幫你出公梯費用,那是不可能的(他們被你罵盤子中的盤子了,還要再幫你出錢,這總不能吃人吃那麼夠吧?) 建商對推出的產品也有它的調性,你看五股洲子洋一些案子,多數都是向著年輕化市場,但近市區的就不是(比較講一點奢華味),他們有決定他們產品訴求的自由呀!

lawtaipei wrote:
區權會開會要怎麼開?怎麼投票?表決權相同?在在都是問題。

這倒不會,登記不會有問題;而區分所有權的部分可以明確劃分,而區權人之間的共管約定也可以締結,只要全體合意便可(像露台就是一種例子)。就有點像外國人住台灣(沒有歸化本國),其實沒有投票權意思差不多,講好就好。
最進板橋有一個預售,其中有4戶一坪8x萬,最高一坪87萬,比其他人平均77萬一坪高出許多,實價登錄有註明:含約定專用的公設。簡單講,一坪多10萬買公設,然後自己用。
dancingra

謝謝您的例子,分數奉上。

2022-02-07 14:30
lawtaipei wrote:
大大問我對68樓的意見,
虛坪部分越少人分攤,公設比越高,那些買「實惠宅」以外的住宅,更是盤子中的盤子(例如:專有4坪,公設25坪)。
這些虛坪的維護費用更高,要維運就更困難了。
區權會開會要怎麼開?怎麼投票?表決權相同?在在都是問題。


能先回一下我75樓的問題嗎

每次問你都裝沈默

待風聲過了才又出來跳是怎樣

能正面點回嗎


還有..如果真的有專有4坪,公設25坪的房子

旦有人就是習慣犯賤的去買了他

那..我給87分...不能在高了

旦歡喜做..甘願受

誰買的誰承擔而已


而區權會怎麼開

等有一天

你終於了房

自然有機會知道

有機會唷

因為你不見的買的起有管委會的房子
lawtaipei wrote:
大大問我對68樓的意見,
虛坪部分越少人分攤,公設比越高,那些買「實惠宅」以外的住宅,更是盤子中的盤子(例如:專有4坪,公設25坪)。
這些虛坪的維護費用更高,要維運就更困難了。
區權會開會要怎麼開?怎麼投票?表決權相同?在在都是問題。


以後買房公設不要錢,也不能登記,大家都沒權利。區權會根本不需要開,不需要投票,沒有表決權,通通都不是問題。

公設留給建商。建商擁有排他性權利,沒買的人妄想講什麼話 ? 投什麼票 ? 人要有點自知,不要搞成不要臉。都沒買那部份了,還有臉來說我是 "區權人" ?

沒買鴻海的股票,不是股東,能去鴻海股東會上向郭台銘 "撒潑" 嗎 ?

買房公設不要錢,天下太平,萬歲。
omniyeh

老兄,您耐心解釋,但那傢伙有看嗎 ? 或看得懂嗎 ? 這些實坪粉不就是想搞成公設不出錢,但是還要拿權益,不勞而獲嗎 ? 這種月經文,看幾次就知道他們在搞什麼,毫無新意。

2022-02-07 14:38
dancingra

這就是年輕人口中的下流老人的特徵值:耐心。(雖然我自認沒那麼老啦)

2022-02-07 14:49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