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房價飆年輕人喊貴!「就直說多少買得起」神人點出一關鍵

meridian wrote:
我覺得只看房價所得比根本不準
房子買了住在裡面還得要持續花錢, 無論是管理費, 公共支出, 修繕費, 房貸等等
所以考慮完整持有成本才能跟國外比較
美國房子很便宜啦, 房價所得比才三倍, 台灣九倍根本是炒作
但是美國房貸過去10年平均約3.5%, 台灣才1.6%, 所以貸1000萬, 美國30年要還1650萬, 台灣大約1250萬
美國地稅平均1%多, 1500萬的房子一年要繳20萬的稅, 台灣大概1萬的稅
所以30年後, 一棟1500萬的房子在美國實際付出2750萬, 台灣1780萬
這還沒算水電費與修繕費美國大概台灣兩倍
實際上沒有表面上看到的差那麼多
房子真正貴的是中國北上港等大城市, 台灣真的只是中等偏貴而已


好像沒有考慮到台灣的房價含公設,美國的不含,台灣真的不是中等偏貴而已。
我覺得房價這議題可以操弄

年輕人想從政 可以從這議題下手

帶領一些人成立團體

可以玩曝光率

年輕人對房價恨得牙癢癢

效果應該不錯

選上要不要再打這議題就看個人(洪仲邱姊是一例)
超貸炒房炒到惱羞嗎?

我年收百來萬,自備三成抓200,新北10年/台北15年內繳的清就願意繳
一千萬住新莊兩房,每天花兩小時上班通勤,你的時間很賤價,我不是

寧願去吳興街住0公設老公寓,倒了更好等都更,事實上也不太可能倒

反正本來就有地方住,坐等崩盤那天再接,等不到我無所謂
jiahsien wrote:
這在蔣幹話...民國84...(恕刪)

你賺的少就以為別人賺的少
其實大家都很拼賺很多錢
現在台灣各行各業可是欣欣向榮
就水電來說
幫我改管的師傅2小時準備賺我5000
還很難喬時間
裝冷氣的1天最少2場
也是很難約
果斷點下去

有沒有想過你給的錢太少 很好約阿

2022-01-21 23:45
minglidx wrote:
看所得比吧.... 普通人 薪資 月收 三萬上下

拿到 四萬~五萬 以上的 只能算是少數 更多那種更少

一棟獨棟房子 兩三百萬差不多 公寓 / 大樓

則必須更便宜 不為啥 怪年輕人不刺激消費

不願意做啥貢獻 因為這種智障高房價

導致年輕人 往往房子買下去了 綁到結束

人生也快到結束了 有些更誇張的 甚至綁到下一代

人生一切 都奉獻給房子 後面就別談啥 追求 更好生活品質

這種無稽之談了 因為所得全都貢獻給無良房仲與建商了


時代不同...

旦如果你有棟獨棟房子

你願意拿出來只賣兩三百萬嗎??

更現實的一點

也許物以類聚

就是難道你身旁不存在任何一個月入10萬或更高的朋友嗎??

如果沒有..那我也沒什麼好說的..

加油吧..讓自己成為你朋友中的第一人


旦如果有...

你有想過為什麼人家能月入10萬以上

而你不行呢??

沒人要你把一生都奉獻給房子

會奉獻到一生

那是因為你自己的能力問題

而不是別人的問題

是你自己造成了光買間房就需要奉獻一生的現狀

怪別人先..先低下頭來看看自己吧
lovelva wrote:


沒有錯,都是年輕人的錯,以前貸款20年,現在要貸50年


我是不知道你貸幾年

旦我知道我小時候

我父親貸款幾年

零年..

連一天都沒有

因為銀行跟本不願意借我父親

那時代銀行用鼻孔在看人的

我父親作過很多行業

礦工...路邊攤..清潔隊..收破爛..銀行是不會正眼看一眼的

所以想買

自己想辦法去跟會

用會錢想辦法生錢出來買

到我父親第一次真的和銀行貸款

是付我家小孩的學費
micli1973 wrote:
我覺得房價這議題可以操弄

年輕人想從政 可以從這議題下手

帶領一些人成立團體

可以玩曝光率

年輕人對房價恨得牙癢癢

效果應該不錯

選上要不要再打這議題就看個人(洪仲邱姊是一例)



這以前就有人這樣做過了
最早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後來經商成了大老闆
這樣的活動也就消聲匿跡了
前兩年有人想要捲土重來
他也只是象徵性地出席而已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價值觀吧
何必要買房
現在這年代
要找到地方住很容易
不合理也不需要就不要買
就像比特幣一樣
你關不關心它都存在著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se3p wrote:
這以前就有人這樣做過了
最早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後來經商成了大老闆
這樣的活動也就消聲匿跡了
前兩年有人想要捲土重來
他也只是象徵性地出席而已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價值觀吧
何必要買房
現在這年代
要找到地方住很容易
不合理也不需要就不要買
就像比特幣一樣
你關不關心它都存在著



其實..買房很容易

單純的只看買房這件事

買房很容易

真的..

畢竟除了台北市..那個縣市會找不出200萬以下的房子的??


現實上..買房困難的是

要買到自己滿意而又便宜的房

很難

畢竟一堆人開出來的條件...

你當賣家都是你父母....

生來的目的就是讓你啃的



這真的就像找工作很簡單

旦想找到夢想中的工作

錢多事少離家近的

確是比登天還難一樣

如果年輕人沒辦法看清現實

那........

祝福他們吧
maxhappy1225 wrote:
這舉例有點差,要用GG舉例的話應該是:全台灣有80%以上的人都只有5公分的GG,請問要1. 大量生產20公分的套 or 2. 大量生產5公分的套,少數20公分GG的人花多點錢買20公分的套?


幾公分的就去用適當的套子
現在問題就是在這啊
五公分的硬要用二十公分的套子
除了買不起嫌貴以外
提醒他回去用五公分的
他還要講用套正義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