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本次通膨~終於看到會造成房價大跌的週期因素產生

man91517 wrote:
換個方式想,如果20...(恕刪)

不用想太多,目前台股已經有四間公司交不出財報了。最神奇的是其中一間公司前幾季財報都有獲利,怎麼到了今年就突然交不出了財報。
房價也是一樣,很多神話變鬼話就只是一瞬間。
Z3300

72年次還沒房是神話還是鬼話?

2022-04-05 8:06
omniyeh wrote:

要把 "結構上的因素改變了",誤當成 "結構性通貨膨脹",笑死人了。一開始立論就錯,後面更是毫無邏輯,一蹋糊塗。

你去看看全球供應鏈結構正在改變,這是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而台灣人善於適應環境變化的天性,要再一次的抓住這難得的機會。你就繼續搞不清好了,去當那底層被拋棄的一員


你說明的很棒啊~

全球供應鍊結構正在改變,生產端及運輸端的成本不斷上升,這創造出來的物價上漲,就是結構性通貨膨脹

我不懂你要否定什麼?

當然物價上漲所創造出來全球商品價格的上漲是必然的過程~所以央行才會升息~而且是被逼的升息

升息不是要打壓房價,而是告訴大家央行的立場就是不給漲~包括房地產

但我開場就說了~ 成本上漲的風險大於利潤~ 生產端及消費端能有多大的能耐去轉嫁?

升息就是貨幣成本提高的證明,負債要請量力而為~!

租金上漲就是反應投資方的成本上漲,要消費者(租客買單)

未來持續升息三年,試問你的利息會不會漲一倍? 大家又能負擔撐的住嗎?

美國如何割韮菜?如何讓亞洲房價崩盤? 就是讓利息成本壓死你~受不了就會殺低賣~

不要為了短利而錯判情勢~

所以要多觀察市場資金行情的態度~

不是叫大家不要買,但我會把重點告訴大家,量力而為~ 為何而漲? 買的初心在那裡?
pengkuofeng wrote:
負債所創造出來的資產增值是沒有基礎的

....
高職生就會初級會計學的 資產= 負債 + 業主權益
你向銀行貸款出來買房子,資產及負債都是增加的,但對於你個人及國家的生產力是"零"
但經過炒作房屋價格之後 資產增值了 ,銀行負債不變 , 你個人的資產也就增加了
這就是炒房,何來基礎可言,....


您這個「基礎」二字實在需要定義一下啦,不然會有人看不懂。

任何商品的參考價格來自於市場(公平市價),如果是有行無市,那手上的商品不會有客觀市價,無所謂是不是由貸款去支撐該商品。打比方說,100% 自有資金 3000 萬元買一棟南投深山中的房子,跟改成用 100% 貸款 3000 萬元買該房子,結果都是沒有辦法流通,那結果也是一樣,沒有客觀的價格可供參考,就很難講增不增值。

所以問題並不在於是否由貸款(或多少比例的貸款)形成,而是資產之估值上升或下降沒有客觀依據。

pengkuofeng wrote:
負債投入製造生產及研發生產當然就會有經濟基礎的產值

這是一樣的命題:「生產出來的財貨或勞務沒有人要買(有行無市),那不管是用多少比例的自有資本生產,皆是一樣的結果 --- 所以要看市場流通與行情情況」。

買房並出租,這是生產行為,亦即提供居住服務(勞務)。如果用 100% 自有資金現金買房,但都租不出去,那麼這是否有「基礎」呢?
dancingra wrote:
買房並出租,這是生產行為,亦即提供居住服務(勞務)。如果用 100% 自有資金現金買房,但都租不出去,那麼這是否有「基礎」呢?


現金買,是實力,是你已經付出的成本所得到的實質生產力

但負債不一樣~ 是預借的~ 不是每個人都能賠的起~
dancingra

這樣我懂了,你講的「基礎」是「賠不賠得起」的程度,用股票的術語大概就叫「維持率」.... [orz]

2022-04-06 14:44
pengkuofeng wrote:
這句話老實說....還用不到經濟學....要吐糟...也要有點實力好嗎
高職生就會初級會計學的 資產= 負債 + 業主權益
你向銀行貸款出來買房子,資產及負債都是增加的,但對於你個人及國家的生產力是"零"
但經過炒作房屋價格之後 資產增值了 ,銀行負債不變 , 你個人的資產也就增加了
這就是炒房,何來基礎可言, 如果是靠炒房為生的你....來發財的話....我沒法反駁
負債投入製造生產及研發生產當然就會有經濟基礎的產值
但你透過負債所創造出來的"資產增值"是沒有基礎的.....看法依然不變
因為資產價格一但下修....請問你的負債也會自動下修嗎?
吐糟回文....請量力而為...


我一帖 "沒實力" 的吐槽文,就給你搞了快半年才能回應,那您的可真 "高" 啊。
只有古代小農思想的人,才會把製造生產當成唯一的 "生產力"。

近代商業社會,卻是透過金融手段驅動經濟運轉,創造更多財富。當然,也有人在此被 "割韭菜",但那也是你個人的事。

很抱歉,這個世界就是有人敢用財務槓桿,來創造新的的財富,但沒人能保證你輸贏,不敢冒險的人,就自己安分的,不要看人家賺錢心理不樂意。

買房不見得是 "炒房"。看人家買房,你就當 "炒房",是你自己心態問題。

我已有舊房,我貸款再買新房換屋住,我高興啊,就跟拿錢去買新車是一樣的道理,你有意見嗎 ?

我舊屋租給人家,反正那麼多人倡議租屋就好,那我來供貨,拿房租貼補繳貸款,大家各取所需,你有意見嗎 ?

就是 Business,我就兼職是做個 "生意",你認為這叫 "沒生產力" ? 那銀行讓人存款,又放貸出去,就鈔票紙流動而已,左手進,右手出,比房子流動得更快,那你說銀行 "存放款" 業務的生產力是什麼 ?

資產會上漲或下跌 ?? 我根本無感,我有固定薪資,現金流軋的過來付貸款就行。

另外,還有會計帳中的固定資產,不會一直在 "重估",又不是公司要倒閉清算。我之前買的幾間房,我也沒在重估價格,在沒落袋為安之前都不算,對我而言,反正有足夠租金流入就好。

這些都不是你這種沒買過房的人能懂得。
dancingra

其實他有提到「因為資產價格一但下修....請問你的負債也會自動下修嗎?」這話反過來說:資產價格一但上升,負債也一樣不會跟著上升,這就是抗通膨的基本原理,只是他講的是另一個面而已,任何投資都有風險。

2022-04-06 15:17
omniyeh

呵呵,老兄,單獨左手買進,右手賣出,那叫炒房沒錯,是說不上生產力。明明那是少數敗類幹的事,他非要說成 "你向銀行貸款出來買房子,資產及負債都是增加的,但對於你個人及國家的生產力是零"。明顯以偏概全。

2022-04-06 15:22
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窮人的思維是要從河裡釣魚,釣魚的過程稱為生產力,魚就是勞動收入

富人的思維是把窮人的魚整桶拿走,一樣也是生產力,但叫做被動收入

大陸經過十年的文革洗禮,人民財產一切歸零,但三十年不到貧富差距又回來了。

這是因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窮人的思維不改變,貧富差距就會一直存在。



omniyeh wrote:
我一帖 "沒實力" ...(恕刪)


會講別人炒房賺錢的

就像看別人股市賺錢就說炒股

只能看出來滿滿的羨慕忌妒恨

做甚麼投資如果都穩賺的話

怎麼自己不借錢去做呢?
omniyeh wrote:
出租是有生產力沒錯,至於單純買賣房屋(不含裝修再售)的價差,那是資本利得,跟買賣金條一個道理。我想他想講的是「多數房貸戶支撐不住貸款壓力」,其一是升息、其二是失業或收入下降至無力支付利息。


大部分人買房,一定都有它需要這個房子的理由。並非只是單純的賺 "差價"。

只是個人家庭所需房屋,一樣有 "生產力",只是無法像公司的廠房固定資產,可以計算出產品或服務的生產力所得。

買房本就量力而為,大家都知道,心中各有各的帳本。這根本不用有人像念經一樣,反覆說來說去,其實是什麼都沒說。
趕快買房就知道經濟模型都是屁
XD
尤其是專家都買房了
為什麼空空的邏輯會這麼無腦?

食、衣、住、行就是民生四大必需品,必需品是要什麼生產力

吃飯又不會增值為什麼要吃飯?衣服穿過後就變二手衣為什麼要穿衣服?

車子一掛牌就變二手車為什麼要買車?唯一可能增值的就是置產買房子。

請搞清楚 ~ 這個叫做附加價值不是生產力!懂嗎?!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